本文关于合同风险管理定义什么?,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1-05-07日讯:
1、合同风险是指合同利益遭受损失的可能。 2、合同风险的产生,有合同当事人的原因,也有合同当事人之外的原因,如遭遇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合同利益的取得或实现出现障碍。 3、在合同法上,广义的风险是指各种非正常的损失,它既包括可归责于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导致的损失,又包括不可归责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导致的损失。 4、狭义的风险仅指因不可归责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带来的非正常损失。 5、合同风险中很重要的一项是价格风险,而所谓价格风险,是指货物发生损坏或灭失时买方是还应支付货款的风险。
合同在履行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及特点
B不是全部物资,而是重要物资。第六个环节:管理供应过程(第十条、第十二条)管理供应过程,主要是指企业建立严格的采购合同跟踪制度,科学评价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并根据合理选择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办理运输、投保等事宜,实时掌握物资采购供应过程的情况。该环节的主要风险:1.缺乏对采购合同履行情况的有效跟踪2.运输方式选择不合理3.忽视运输过程保险风险后果:可能导致采购物资损失或无法保证供应。主要管控措施:有4个1跟踪合同履行情况依据采购合同中确定的主要条款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对有可能影响生产或工程进度的异常情况,应出具书面报告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需求物资的及时供应。2.建立并执行巡视、点检和监造制度对重要物资建立并执行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巡视、点检和监造制度。对需要监造的物资,择优确定监造单位,签订监造合同,落实监造责任人,审核确认监造大纲,审定监造报告,并及时向技术等部门通报。3.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根据生产建设进度和采购物资特性等因素,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办理运输、投保等事宜。4.实行采购登记制度或信息化管理实行全过程的采购登记制度或信息化管理,确保采购过程的可追溯性。 2
合同风险一旦发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而一定要做好合同风险的事前防控工作。(一)、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全面准确地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未雨绸缪,避免风险的发生。1、审查合作方的基本情况。先要了解对方是否具备法人或者代理人资格,有没有签订合同的权利。否则该合同往往会因为主体不适格而无效。审查合同主体资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查看一下对方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参加年检的证明资料。不能仅凭其名片、介绍信、工作证、公章、授权书、营业执照复印件等证件,因为从实际工作案例中我们发现有的企业由于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已经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这时如果你稍有疏忽,就可能掉进一些不法分子设置的陷阱中。2、审查合作方有无相应的从业资格。我国法律对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做了限制性规定,没有从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定的业务,如果与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此类合同将给本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专题推荐:
风险管理(196)履行(6)同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