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艺术品被称为下一轮投资风囗,怎么做才能把控风险?,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1-05-26日讯:
谢谢邀请。艺术品投资和艺术品收藏的本质是有区别的。
这个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这个概念不清楚,什么时候都存在风险。
因此,我还是先谈谈艺术收藏和艺术投资的不同吧。
按理来说,不论收藏还是投资,都要占用富裕资金。毕竟没有资金是谈不上收藏与投资的。
但是,从投资以后的动态来看,那些频繁二次抛售的艺术品更接近艺术品投资。他们这些机构或个人猎取大量艺术品的目的,就是推动一种市场效应:热卖=值钱。于是会拉动“抢先机”效应,引起竞争性资金投入。这也就是俗话所谓的“炒作”。不过,艺术品市场的现象非常复杂,不是所有的炒作都是故意假的的,有些是无形中形成的“炒作”火爆场面。
这就是艺术品市场的复杂性,你不知道这场“炒作”究竟是一个机遇还是一个陷阱。
比如,目前黄宾虹的书画价格刚猛,于是大家就会去争夺“黄宾虹”这块儿大肥肉。
本来,争夺黄宾虹的作品真的没有错,因为,黄宾虹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如果你得到了黄宾虹的作品,不论买贵了还是正合适都是对的,因为,价格只是市场的反映,市场价格是无法完整反映他的艺术价值的,这就是说,优秀艺术作品,永远都是稀缺的瑰宝,它的价格当然也会与社会财富一起成长的。
但是,恰恰这个时候容易出现赝品,如果是赝品,不论买贵还是正合适都是“亏了”的结果。
而在赝品之中,也确实有一些艺术水准很高的赝品,如果遇到这样的作品,那就还不算亏,因为艺术品的评价体系,也是以艺术价值为基础的。
因此,一场“炒作”的背后,实际上是一次金钱与艺术与造假的混合大战,这场闹哄哄的大战,只有结束之后,才会水落石出云淡风轻。当局之时,你是不会看得很清楚的。那么,结果就是:从投资来说,有的是赢家,有的是冤大头。几百万没了还不说,哪个拎着几幅假画的老板,可是出尽洋相了,以后还怎么混啊!
以上我们说的是在名人名画这个范围里面的投资风险,包括已故和在世的艺术家,情况都是一样类似的。
由于名人名画投资风险很大,往往一些投资玩家会另辟蹊径。
他们启动资金集中目标,通过舆论手段和展览“轰动”效应,制造明星效应,于是又拉动出一个“争抢先机”的热点,那么这个艺术家从并不出名,一下就名声大噪起来。
一场投资升值机会又来了,于是引来无数热钱投入。
如果是纯粹的商业行为,我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原因是,这不是艺术家个人所能左右的,但是,对于艺术的价值却值得谈论。因为,艺术最后不是值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它的艺术有什么价值问题。
从艺术的绝对价值来说,不是多少钱的问题,而是艺术的价值贡献问题。历史上有名的作品,都对艺术的价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艺术品最终是要回到艺术的本位,欣赏这个基本层面上来的。
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有时代的深刻印记,那些貌似伟大的作品,有时,我们是不会看清楚的,而真正伟大的作品,我们往往视而不见也很正常,古代如此,今天依然如此。
这就是作为艺术品投资的风险。我们把控风险,主要是要用好价钱收藏到好作品,而不是一些平庸的作品。究竟哪些是好作品,哪些是平庸作品?这就是一个学问。在艺术价值的学问上,我们不能相信价格,我们应该相信学问。因为,艺术品最终也是一个学问,而不是赚钱的媒介。
如果艺术品只是转来转去的赚钱工具,那艺术真的就是游戏了,艺术品投资,不过是一场投资游戏。而实践证明,艺术品投资也确实为优秀艺术品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机会。
所以,真正投资收藏艺术品的风险,就是有没有学问的风险。
以上我们说了艺术品“投资”这个事情。
下面我们说说,艺术品收藏。简单来说,艺术品收藏就是艺术品的“消费”。一般情况下,他的艺术品消费,主要是供自己(包括集团机构)来欣赏的,这种投资是真正的收藏,也是真正的艺术品消费者。
我们主张和提倡的就是,艺术品一定要有一个消费市场来支撑艺术品市场的繁荣,这样,艺术品市场才会真正理性正常地发展。所以,对于艺术品收藏家来说,应该是没有“风险”的,因为他是终端消费者。如果有,那也是收藏了假画的问题,而我们一直强调的是,艺术品收藏,一定是一个学问问题,简单的资金“炒作”肯定要坑一批人和资金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品市场经历了总体良好发展的势头。但是,艺术品市场也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速度的制约。
目前,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平缓,收藏资金有一定收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面,收藏热度肯定会降下来的,至于下降多少,还需要观察。
而经历了大繁荣的艺术品市场,肯定会把一些水分挤出来的。
收藏也会有一定提高。所以,对创作和收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艺术品收藏的本质精神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艺术品要有艺术。只要紧紧把握这个核心,注重艺术也是学问,收藏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专题推荐:
称为(2)一轮(2)艺术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