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为什么金融机构也要进行风险管理控制,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2-02-28日讯:
风险控制理论上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从金融风险管理控制的角度看,金融风险管理控制机制的放松,就会使得金融机构的竞争过于激烈,杠杆率大幅提高,金融资产过度膨胀,信息披露不充分。过于复杂的衍生工具,尤其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使得风险评估变得困难,过于依赖于评级机构,也使得风险承担者与控制者严重分离,不利于风险的有效控制。当基础资产出现问题时,金融机构多倍收缩金融资产,引起连锁反应,产生巨大的系统风险。
进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控制很大程度上会使实际损失降低到最少。控制的阶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损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减少实际发生的损失。
金融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加强风险管理控制从而使得金融机构达到更好的有效监管的作用。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加强协调,更多的保护中小投资者、保户和储户的角度加强监管。只有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控制机制及细节方面的要求,加强监管部门的协调,更多的从保护中小投资者、保户和储户的角度加强监管,严格资本账户管制,密切关注各类资本的跨国、跨地域性的流动,防止由于资金的大进大出对金融市场造成严重的冲击。同时,协调好汇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在通胀可控的前提下维持经济增长。经济的稳定增长,是金融安全的根本,风险管理控制是前提。
专题推荐:
风险管理(842)进行(125)金融机构(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