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风险人群与管控人员的区别?,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2-12-01日讯:
风险人群和管控人群虽然有交叉的地方,但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1、特定对象范围不一样,风险人群就是实打实的存在风险的一类人,比如感染病毒和无症状感染者就是风险人群,而管控人群则是可能存在风险的一类人,比如与病毒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
2、管理方式不一样,风险人群管理十分严格,有强制的管理标准,而管人群则相对自由一些,可以在规定的区域内活动,完成相关的管理措施即可。
区别一是风险人群是指在新冠肺炎的防范中与病毒容易接触的人,而管控人群是已经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了新冠肺炎病人的人群。
二是风险人群在全社会与管控人群特别是疫群不严重的地方相比较多。
三是风险人群在没有干疫情的地方也存在,而管控人群一般在有疫情的地方存在,没有疫情的地方一般都是患者的密接和次密接。
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的基本流程?
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依据风险分级管控标准、风险评估办法,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责任清单、防控措施清单,并进行风险公告警示,形成隐患排查清单,加强应急管理,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继续推行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制度,企业常态化自查自改自报隐患,建立动态化的“一企一册”。
二、规范信息上报程序
“一企一册”经企业法人代表签字和企业盖章后,按照行业类别分别报送相应监管部门和综合监管部门备案。区市综合监管部门每周汇总一次1、2级风险点(分别对应重大风险、较大风险)电子版信息,每年汇总一次1、2级风险点信息,建成“一县一册”,将纸质版报送市综合监管部门,市综合监管部门每周将区市有关电子信息数据报送省安监局。省安监局部署可接受企业“一企一册”信息化平台后,按省局有关要求组织报送。
三、建立风险点核查机制
镇政府、行业监管部门和专业监管部门对企业上报的风险点开展核查,主要内容有:风险点名称、风险点位置、诱发事故类型、风险等级划分是否准确,企业风险管控部门、责任人是否清晰,管控措施是否到位,存在隐患是否排查整治,应急处置措施是否管用,确保信息客观、准确、真实、管用。
四、政府部门信息协作共享
各区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通过各类信息平台将企业上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一企一册”信息定期与区级行业监管部门、专业监管部门共享,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应用网格化信息平台等将“一企一册”信息定期与市级行业监管部门、专业监管部门共享。
五、建立定期报告制度
各区市每年编制一次本地区重大安全风险“一县一册”,报送到本级党委、政府及安委会各位主任、副主任及成员和市安全监管局,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每年汇总编制一次青岛市重大安全风险“一市一册”,上报市级党委、政府及安委会各位主任、副主任及成员和省安监局。各级领导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重大风险进行研判,做到重点管控、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六、落实政府部门管控责任
按照“分级监管、属地为主”原则,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领域的1、2级风险点作为重大风险点逐一落实监管责任,定期对企业风险管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在线实时监控,确保每处风险有部门监管、有专人监控、有信息系统在线监测、有专家评估、有防范措施保障、有应急处置对策。对涉及区域性、系统性的重大安全风险,要定期组织专家研判,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和应对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七、实施执法检查
坚持关口前移、网格监管、综合施策,将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纳入对企业、政府的专项检查、蹲点执法、督导考核、安全生产巡查等内容。尤其对经过风险排查辨识,存在1、2级风险点的企业、重点部位,应纳入区市监管部门的执法检查内容,市级监管部门抽查;安监部门负责实施职责范围内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的监管执法,和其他行业领域的执法监督;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履行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执法。
八、加强督导考核
各级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情况 |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增加考核权重。要改进考核方式,把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从事后问责向事前问责转变,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过程监督和考核问责
专题推荐:
市场管控风险管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