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风险管控 > 正文

行为金融学的项目背景

时间:2023-01-17 06:16
本文关于行为金融学的项目背景,据亚洲金融智库2023-01-17日讯:

一、行为金融学的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领域也在时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形势可谓瞬息万变,经历了极度的非理性繁荣与恐慌: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股票综合指数在一年内上涨6倍,又在随后的一年里下滑70%的跌宕起伏。与此相伴随的是美国爆发的房地产次级贷款证券化及衍生金融产品的高度泡沫化以及泡沫破裂所引发的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在巨幅震荡的洗礼下,人们对金融市场非理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却不能改变对金融投资一如既往的热情和疯狂。金融危机为行为金融学研究者和实践者提出了深刻的思考,正如行为金融学家赫什.舍夫林所说:“次贷危机从本源上说是根本性的心理问题,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泡沫。” 在金融行业,不管你是散户投资者、投资组合经理、财务顾问、投资顾问、交易员、分析师,还是投资委员会成员,左右市场的心理因素都很可能对你造成强大的影响。

二、标准金融学存在哪些缺陷,行为金融学如何对其进行了修正?

标准金融学,以资产定价理论为例,总是假设市场中的投资者,是理性人,永远是风险厌恶者,追求边际收益大于边际风险。忽视了人的可变性和非理性。

行为金融学在人的非理性方面做了大量补充,证明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并给出了在非理性状态下,投资者的行为表现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三、行为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

高德柏格 鲁狄格冯尼采合著 非常实用的一本行为金融教材 因为作者具备投行背景 所以应用性很强

由人民大学翻译

行为金融:洞察非理性心理和市场

詹姆斯蒙蒂尔著 理论性比较强

国内中文原著的教材 基本上还是 董志勇 北京大学出版的 行为金融学

四、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者情绪有什么区别

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者情绪的区别:

首先,行为金融理论是在对现代金融理论(尤其是在对EMH和CAPM)的挑战和质疑的背景下形成的。行为金融理论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接纳之际,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方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使得我们看到了金融理论与实际的沟壑有了弥合的可能。行为金融理论将人类心理与行为纳入金融的研究框架,但是由于涉及人类心理与行为研究的难度,加上行为金融刚刚起步,因而其本身也存在很多缺陷。

然后,投资者情绪是指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系统性偏差称作投资者情绪(stein,1996)。投资者情绪是个难以度量的概念,它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投资意愿或者预期。投资者能感觉到它的客观存在,但是要问它到底有多高、近期发生了何种变化,每个个体的投资者有因为有持仓、风格、财富、地位等因素的不同,给出不同的答案。不过所有人都难以否认的是,投资者情绪有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经济活动中,情绪是个不确定因素,它影响到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主观判断,进而影响到其投资行为,形成合力后,对市场会形成很大的影响。投资者情绪对未来市场波动的影响逻辑在于对正面消息、负面消息的逐级正反馈放大。


专题推荐:行为金融 非理性心理和市场真谛(5)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行为金融 非理性心理和市场真谛(5)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 备案号: 滇ICP备2021006107号-276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