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风险管控 > 正文

薪酬怎么控制? 薪酬如何预算与控制?

时间:2025-01-21 18:44
本文关于薪酬怎么控制? 薪酬如何预算与控制?,据亚洲金融智库2025-01-21日讯:

一、薪酬怎么控制?

薪酬控制的主要途径有:

一、薪酬控制的对象;

二、通过控制雇佣量来控制薪酬(控制员工人数,控制工作时数);

三、通过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进行薪酬控制(基本薪酬,可变薪酬,福利支出及其他);

四、通过薪酬技术进行潜在的薪酬控制(最高薪资水平和最低薪资水平,薪资比较比率,成本分析)

二、薪酬如何预算与控制?

一、薪酬比例推算法 1、方法:薪酬预算总额=本年销售业绩预算总额×上年度薪酬费用 比率 上年度薪酬费用比率=上年度薪酬总额÷上年度销售总额 2、适用企业:业绩相对比较稳定的企业 3、注意: 如果销售总额未达到预算目标,就会导致薪酬的实际成本过高。因此需要将固定薪酬和变动薪酬分开做预算。用薪酬比例推算法推算出固定薪酬总额与变动薪酬总额,注意固定薪酬总额的控制。 预算额增加的部分,需要考虑预留一部分应急,如本年最低工资的上调,因业绩上涨增加的提成部分,因编制增加的上涨部分等。 二、盈亏平衡推算法 1、方法: 盈亏平衡点即为会计利润为0时的销售额;另外需要计算出安全赢利点的销售额。 薪酬预算总额=本年销售预算总额×合理的薪酬费用比率 最低薪酬费用比率合理的薪酬费用比率最高薪酬费用比率 最低薪酬费用比率=上年度薪酬总额÷安全赢利点销售额 最高薪酬费用比率=上年度薪酬总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合理的薪酬费用比率介于最低薪酬费用比率与最高薪酬费用比率之间即可。 2、适用企业:企业战略清晰,收入稳定,且财务水平较好。 3、注意: 合理的薪酬费用比率与企业战略相关,如采用扩张战略的企业,薪酬费用比率在该范围内,可以适当高一些。 三、劳动分配法 1、方法:薪酬预算总额=本年度预测人工成本×薪酬费用占比 本年度预测人工成本=本年度预算劳动分配率×本年度预算附加价值 本年度预算劳动分配率可参考上年度劳动分配率 上年度劳动分配率=上年度人工成本总额÷上年度附加价值×100% 附加价值=销售额-进货成本-(原材料+零配件+加工费+间接材料+其他外部组织创造的价值) 2、适用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 四、人员编制法 1、方法:薪酬预算总额=标准编制×平均薪酬水平= 平均薪酬水平是指各岗位的平均水平 2、适用企业:财务系统不太完善或者业务调整幅度较大的企业。人员编制法时候用每月或每季度的薪酬预算。 五、实现薪酬预算控制的方法 1、做好岗位分析,做好编制管控; 2、采用多种用工形式; 3、优化薪酬体系和结构,提高人效; 4、对薪酬数据进行密切的监控。

三、控制风险目的?

控制风险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从而保护组织或个人的利益。 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影响。控制风险可以减少组织或个人的损失,保障安全和稳定发展。 控制风险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的类型和程度。然后使用适当的风险管理工具,制定对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应急预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控和评估风险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是保持组织或个人持续竞争力和长远发展的必要措施之一。

四、审计风险中控制风险是什么?

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控制风险有以下几个特点: (1)控制风险水平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水平有关。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要的缺陷或不能有效地工作,那么错弊就会进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系统,由此产生了控制风险; (2)控制风险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无关。同固有风险一样,注册会计师无法降低控制风险,但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相关部分的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情况,设定一定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 (3)控制风险是审计过程中一个独立的风险。控制风险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这种风险与固有风险的大小无关。它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或程度的有效性的函数。有效的内部控制将降低控制风险,而无效的内部控制将增加控制风险。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完全保证防止或发现所有错弊,因此,控制风险不可能为零,它必然会影响最终的审计风险。

五、风险控制措施?

你好,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减少或避免潜在风险而采取的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控制措施:

1. 风险评估: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以识别可能的风险并确定其潜在影响。

2. 风险管理计划: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以减少或消除潜在风险。

3. 风险转移:将潜在风险转移给其他方,例如购买保险或签订合同。

4. 风险减少:采取措施减少潜在风险的可能性,例如培训员工、改进生产流程或更新设备。

5. 风险接受:决定接受潜在风险,因为它们的潜在影响相对较小或因为减少风险的成本太高。

6. 风险监控:不断监控潜在风险,以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风险的变化。

7. 应急计划:制定一份应急计划,以应对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

六、安全风险控制原则?

  1、可行、适用、有效性原则

  管理方案首先应针对已识别的风险源,制定具有可操作的管理措施,适用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经济、合理、先进性原则

  管理方案涉及的多项工作和措施应力求管理成本的节约,管理信息流畅、方式简捷、手段先进才能显示出高超的风险管理水平。

  

  3、综合、系统、全方位原则

七、什么是风险控制?

1. 风险控制是指在面临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的情况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策略来降低或避免风险对目标的影响。2. 风险控制的原因是因为在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如金融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健康风险等,这些风险可能对个人、组织或社会造成损失和影响。通过风险控制,可以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降低风险事件的影响程度,保护利益和安全。3. 风险控制的包括但不限于:风险评估和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估、风险预警和监测、风险应对和处理、风险传递和转移等。风险控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以保障目标的实现和安全。

八、风险控制的依据?

关于这个问题,风险控制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评估:对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确定风险的类型、程度、概率和影响等因素,为制定风险控制计划提供依据。

2. 监测和预警:及时监测和预警风险的变化和演化,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3. 制定风险控制计划:根据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计划,明确控制目标、控制措施和责任分工等。

4. 实施控制措施:按照风险控制计划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风险的发生和蔓延。

5. 监督和评估: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确保风险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九、风险控制的目的?

答题公式1:风险控制的目的是保护资产和防范风险。风险控制是为了避免资产损失和预防意外风险的发生。企业和个人通过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以规避一些风险,并在风险发生时及时应对。风险控制是企业经营和投资的重要管理策略。企业需要对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全面管理,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预案,以保障资产安全和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对于个人而言,也需要加强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采取合适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自身财产安全。

十、风险控制策略特点?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风险控制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总会有些事情是不能控制的,风险总是存在的。做为管理者会采取各种措施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把可能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带来的难以承担的损失。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是: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专题推荐: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上一篇:风险的构成要素?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 备案号: 滇ICP备2021006107号-276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