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国际投资与债务协调,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1-04-22日讯:
1.国际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怎么样的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外贸经济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对外出口的也是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推动力。
出口就涉及到结算的问题,一般结算是以美元进行的,在结算的过程会产生国际的债务,那么国际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怎么样的? 一、什么是国际债务 国际债务又称外债,是在任何特定的时间,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已拨付尚未清偿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包括需要偿还的本金及需支付的利息。 国外的债务(商帐)追收,国际商帐追收不能单纯理解为讨债。
国际商帐追收是指通过与海外商帐追收组织、律所、侦探公司等机构联系及合作合法的进行商帐追收服务,降低企业风险率和坏账率,防范和规避企业由于使用赊销方式带来的信用风险。 二、国际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 1、外债使用不当 借债规模与结构确定后,如何将其投入适当的部门并最大地发挥其使用效益,是偿还债务的最终保证。
从长期看,偿债能力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短期内则取决于它的出口率。所以人们真正担心的不是债务的规模,而是债务的生产能力和创汇能力。
许多债务国在大量举债后,没有根据投资额、偿债期限、项目创汇率以及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和目标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出外债使用走向和偿债战略,不顾国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等因素的限制,盲目从事大工程建设。 由于这类项目耗资金、工期长,短期内很难形成生产能力,创造出足够的外汇,造成债务积累加速。
同时,不仅外债用到项目上的资金效率低,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外债根本没有流入到生产领域或用在资本货物的进口方面,而是盲目过量地进口耐用消费品和奢侈品;这必然导致投资率的降低和偿债能力的减弱。 而不合理的消费需求又是储蓄率降低的原因,使得内部积累能力跟不上资金的增长,进而促使外债的进一步增加。
有些国家则是大量借入短期贷款在国内作长期投资,而投资的方向主要又都是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从而形成泡沫经济,一旦泡沫破灭,危机也就来临了。 2、对外债缺乏宏观上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外债管理需要国家对外部债务和资产实行技术和体制方面的管理,提高国际借款的收益,减少外债的风险,使风险和收益达到最圆满的结合。
这种有效的管理是避免债务危机的关键所在。其管理的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到外债的借、用、还各个环节,需要政府各部门进行政策协调。
如果对借用外债管理混乱,多头举债,无节制地引进外资,往往会使债务规模处于失控状态和债务结构趋于非合理化,它妨碍了政府根据实际已经变化了的债务状况对政策进行及时调整,而政府一旦发现政策偏离计划目标过大时,偿债困难往往已经形成。 3、外贸形势恶化,出口收入锐减 由于出口创汇能力决定了一国的偿债能力,一旦一国未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其出口收入就会大幅减少,经常项目逆差就会扩大,从而严重影响其还本付息能力。
同时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进一步造成了对外资的依赖,一旦国际投资者对债务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大减,对其停止贷款或拒绝延期,债务危机就会爆发。 债务危机严重干扰了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正常秩序,是国际金融体系紊乱的一大隐患,尤其对危机爆发国的影响更是巨大,均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外债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外债结构对债务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外债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有: (1)商业贷款比重过大。
商业贷款的期限一般较短,在经济较好或各方一致看好经济发展时,国际银行就愿意不断地贷款,因此这些国家就可以不断地通过借新债还旧债来“滚动”发展。但在经济发展中一旦出现某些不稳定因素,如政府的财政赤字、巨额贸易逆差或政局不稳等使市场参与者失去信心,外汇储备不足以偿付到期外债时,汇率就必然大幅度下跌。
这时,银行到期再也不愿贷新款了。为偿还到期外债,本来短缺的外汇资金这时反而大规模流出,使危机爆发。
(2)外债币种过于集中。 如果一国外债集中于一两种币种,汇率风险就会变大,一旦该外币升值,则外债就会增加,增加偿还困难。
(3)期限结构不合理。 如果短期外债比重过大,超过国际警戒线,或未合理安排偿债期限,都会造成偿债时间集中,若流动性不足以支付到期外债,就会爆发危机。
2.与国际债务相关的知识有哪些
商账追收行业是信用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
当前企业面临严峻的商账难收问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商账问题愈加突出,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当初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先后两次取缔商账追收业务活动,是因为当时从事此项业务的一些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按照行业的规则办事,因而屡屡出现严重违法乱纪和刑事犯罪行为,当今中国能从事此项业务只能是律师事务所或者律师等法律机构或个人。
企业资信调查、信用管理咨询、信用管理培训等信用管理分支在我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企业信用调查和信用评级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国内已形成了相当规模,培养了一批业界的领导企业。随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信用管理专业技术日趋完善。
但商帐催收业作为信用管理的重要分支不仅没有与其他信用管理分支共同发展,反而遇到了政策禁区。 没有商帐催收业的社会化信用体系是不完整的社会化信用体系。
问题的关键是商帐催收业自身如何发展,政府如何规范和管理。 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逾期应收帐款和司法程序的繁琐以及对商业关系的“摧毁”作用,也导致商帐催收市场存在并呈膨胀之势。
开发商帐催收业,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 现代商帐催收作为债务信息的传递者和中间人,能够协调商业矛盾,减小交易成本。
管理严明、运作规范的现代商帐催收业不仅不会破坏社会秩序,而且是现代商业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3.解决国际债务危机措施包括哪些
国际债务又称外债,是在任何特定的时间,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已拨付尚未清偿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包括需要偿还的本金及需支付的利息。
国外的债务(商帐)追收英文为"international debt collection",译为"国际商帐追收"或“海外商帐追收”,国际商帐追收不能单纯理解为讨债。 国际商帐追收是指通过与海外商帐追收组织、律所、侦探公司等机构联系及合作合法的进行商帐追收服务,降低企业风险率和坏账率,防范和规避企业由于使用赊销方式带来的信用风险。
一、债务重新安排 当一国发生债务危机无力偿还外债时,解决方法之一就是与债权人协商,要求将债务重新安排。 这样一方面债务国可以有机会渡过难关,重整经济;另一方面债权人亦有希望收回贷出的本金和应得的利息。
债务重新安排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官方间债务重新安排,一般通过巴黎俱乐部(parisclub)来进行;商业银行债务重新安排则由商业银行特别国际财团(有时称为伦敦俱乐部)组织。 1、官方债务重新安排 官方债务重新安排是由“巴黎俱乐部”负责安排的。
“巴黎俱乐部”会议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要求债务重新安排的债务国和各债权政府,一起协商寻求解决的办法。通常,参加“巴黎俱乐部”的债务国,要先接受imf的经济调整计划,然后才能向会议主席提出召开债务重新安排会议。
获得重新安排的借款只限于政府的直接借款和由政府担保的各种中、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很少获得重新安排。典型的重新安排协议条款包括:将现在所有借款的80~100%延长时间偿还,通常有 4-5年的宽限期,然后分8-10年时间偿付。
至于利率方面,会议不作明确规定,而由各债权国与债务国协商。 此外,其中有一小部分是采用再融通方式解决,即借新债还旧债。
2、商业银行债务重新安排 商业银行债务重新安排在某种意义上比官方债务重新安排更复杂。因为商业贷款的债权银行数目可能十分庞大,每家银行自然都会尽最大努力去争取自己的利益。
而且,商业贷款的种类很多。 例如,欧洲债券市场的首次外债重新安排中,债权人以不同贷款形式分成三个集团:一是债券的持有人,二是中、长期的银团贷款债权,三是短期信贷的债权人。
它们经过将近两年的时间才达成初步的协议。商业银行主要对本期或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务重新安排,有时也包括到期未付的本金,但对利息的偿还期不予重新安排,必须在偿还利息欠款后,重新安排协议才能生效。
债务重新安排后典型的还款期为6-9年,包括2-4午的宽限期。利率会高于伦敦银行同业间拆放利率。
二、债务资本化 债务资本化是指债务国将部分外债转变为对本国企事业的投资,包括债务转移股权、债务转用于资源保护以及债务调换等,从而达到减少其外债的目的。 1、债务转换股权 债务转换股权是1983年以来出现的解决债务国部分债务的办法。
基本步骤为:(1)由政府进行协调、转换的债务需属于重新安排协议内的债务。债权方、债务方和政府各方经谈判同意后,委托某中间机构将贷给公共或私人部门的贷款向二级市场打折扣出售。
有时外国银行亦把债权直接打折扣售给债务国中央银行。(2)投资人向债务国金融当局提出申请。
在取得同意后,即以这一折扣价买下这笔债务,然后到债务国中央银行按官方汇率贴现,兑换成该国货币。(3)投资人使用这笔货币在该债务国购入股权进行投资。
于是这笔债务便从债务国的外国贷款登记机构注销而转入股票投资登记机构。 除由政府进行协调解决的债务交易外,尚有不经政府协调的债务人与投资者之间的,直接交易。
由外国投资者从国际二级市场以折扣购进尚未到期的债券,而债务人则用本国货币提前支付这些外债。当转换完毕后,双方即在一定期限内通报债务国中央银行,注销外债。
有些到期外债还通过国内证券交易所公开拍卖,由债券持有人通过提出折扣进行竞争,从债务国中央银行处换取该国的货币进行投资。
4.什么是国际债务
国际债务又称外债,是在任何特定的时间,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已拨付尚未清偿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包括需要偿还的本金及需支付的利息。
国外的债务(商帐)追收英文为"international debt collection",译为"国际商帐追收"或“海外商帐追收”,国际商帐追收不能单纯理解为讨债。 国际商帐追收是指通过与海外商帐追收组织、律所、侦探公司等机构联系及合作合法的进行商帐追收服务,降低企业风险率和坏账率,防范和规避企业由于使用赊销方式带来的信用风险。
债务危机是指一国不能按时偿付其国外债务,包括主权债和私人债务,表现为大量的公共或私人部门无法清偿到期外债,一国被迫要求债务重新安排和国际援助。 而国际债务危机则是由于国内国际共同作用的结果,债务危机的产生在于内因,具体表现为外债规模膨胀、外债结构的不合理、外债的使用不当、外贸形势恶化,出口收入锐减、金融环境的恶化等,这些原因往往对国内外造成不少影响。
首先对债务国来说,不止投资规模缩小,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增长也变得缓慢甚至停滞,社会生活上没有了保障,很容易发生暴力违法事件,而且会产生国际信誉问题。 对于债权国来说,出口减少,应收款可能变成坏账,延缓经济的恢复。
最后,便是对国际金融的影响, 在同一个金融体系里,债权人跟债务人是相联系的,一方受到了危机,另一方也会受到牵连。如果是巨额债务,更是可能导致体系的动摇。
对于解决国际债务危机,我认为各国央行实行的政策也是有关系的。 央行应该在货币通胀的时候坚定货币政策,不能因市场的改变而随便动摇政策,当然略微恰当的调度也是需要的。
体制或是政策应该适应当时发展情况,无论是市场的还是政府的,都应该时刻关注经济走势,不断的改善优化其体质或政策,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如当时的希腊政府的宽松的财政政策虽然有了些年的经济状况较好,但是由于没有去改善其财政状况而保持着宽松的财政政策以至演变成严重的财政赤字。 经济水平不一致,积极政策的不协调也导致欧元国家的财政政策各自不同,货币政策也受到约束,财政政策跟货币政策的矛盾,导致经济内部矛盾爆发。
一个国家并不是有义务去援助另一个国家,但是出手援助需要援助的国家,在一定程度来说,也是保持了经济的发展,缓解债务危机引起的恶化,这也意味着一个国家要敢于去做出决定,敢于改变模式,敢于制度的改革。 而对于受援助国来说,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来解决,不能过分依赖于外资以及财政政策,一旦援助方的政策或者简单来说,利息率的改变,可能对债务国雪上加霜,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尽快适应当前发展。
对于外资,我们不应盲目的借入,借入后,应该合理的去使用,妥善的管理,避免造成浪费。 另外,借入外资后还是要时刻关注国际货币利率的变动情况,了解国际经济的发展状况,随时对外资进行调整。
增加国内储蓄也是必要的,外资只能说辅助,并不能在全球经济危机发生时得到多少帮助,国家应该适当的提高储蓄率,合理消费,在发生危机时,还能保护好自己,避免发生“黑色星期五”吧。 最后,一个国家本身还是要保持生产,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在迅速变化的时代里,保持先进科技水平是必要,否则最终会演变成落后国家,在维护自己的权益的时候都没有对抗的手段。
5.国际债务融资内容有哪些
国际债务融资的内容: 国际债务融资是跨国公司国际融资的最重要方式。
包括国际银行贷款和国际债券融资两种形式。 (一)国际银行贷款(主要是欧洲货币市场融资) 一般说,国际银行贷款包括任何在国外银行的借款。
但对跨国公司而言,最主要、最有特点的是欧洲货币市场融资。 欧洲货币市场(euro-money-market)又称“境外货币市场”,是对欧洲货币进行交易的市场。
该市场的特征是非居民(决议双方都不是交易所在国的居民)、非本币(交易的货币不是交易所在国的货币)、非管制(受到的管制和限制很少)。在这个市场上起主要作用的是大跨国银行。
欧洲货币市场的贷款利率是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利率)。一般跨国公司等工商企业借款的利率要在libor利率基础上加一定的百分点(如1点、2点)。
与欧洲货币市场类似,在亚洲地区形成的亚洲美圆市场的主导利率是sibor利率(新加坡)和hibor利率(香港)。 除了正常的欧洲货币市场融资外,跨国公司的国际银行贷款融资还常常涉及辛迪加贷款(银团贷款)。
当跨国公司的借款额超过了一家银行的贷款能力时,就可能采用辛迪加贷款(银团贷款)方式。参加辛迪加贷款的银行分为牵头银行、管理银行和参与银行。
辛迪加贷款的利息计算比较特殊。 具体为: 辛迪加贷款利率=周期成本+首尾成本 周期成本=(libor+附加利率)*已支贷款额+承诺费率*未支贷款额+代理费 首尾成本有管理费和参与费组成,占整笔贷款的0。
5%—1%。 除欧洲货币市场融资和辛迪加贷款外,近年来,欧洲票据(euronote market)和欧洲商业票据(euro-commercial paper)也成为重要的融资形式。
欧洲短期票据是非银行机构(大公司、企业)签发、由承销银行包销的短期可转让债务融资凭证。欧洲商业票据是由公司或银行签发的短期债务融资凭证。
由经纪人推销,无包销条款。欧洲票据融资的特点是成本低、灵活方便。
(二)国际债券融资 国际债券融资是通过发行国际债券筹集资金的形式,是国际债务融资的另一种形式。 1、基本概念 债券是公司为了筹集资金向社会公众发行的一种约定时期偿还本金并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的有价证券。
当债券的发行人与购买者属于不同国家时,债券就是国际债券。 国际债券又分为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外国债券是国际借款人在外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以发行所在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欧洲债券是国际借款人在标价货币所属国家之外发行的国际债券。
2、外国债券市场 外国债券市场的特点如下: 外国债券发行受发行当地金融当局管理,手续比较复杂; 外国债券发行所筹集的资金使用无限制; 外国债券发行规模较大,一般超过5,000万美元,多的可达1亿—数亿美元; 外国债券发行市场集中度高,美、德(90后卢森堡)、瑞士、日本为四大市场。 3、欧洲债券市场 欧洲债券市场的特点: 手续自由灵活,不需官方批准; 发行成本较低,一般低0。
125—0。25百分点 发行量大,一般1-2亿美元起 投资安全系数高,获利机会多 欧洲债券的发行程序分为准备阶段、信用评级阶段(并不必须)、招募与推销阶段。
6.各国会计与财务报告趋同或协调的前景如何
财政部2006年2月25日发布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下文简称“新准则”),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上一致,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然而,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不适应。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迫切性 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经济飞速发展。
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商业语言同一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为迫切。会计准则作为世界商业语言全球趋同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的需要 全球股票市场,全球商品期货市场的形成,汇率和利率的交换,资金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意味着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 我国资本市场对于境外投资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同时境外投资者对我国有一个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财务会计体系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另外,对希望到海外上市的公司来说,国内、国际不同的会计准则是这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大障碍。 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资本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透明度问题,不能解决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如实地向社会披露信息的问题,那么我国的资本市场就没有发展前途。
经济国际化的需要 过去20多年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较好地把握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在扩大进出口贸易、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国内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加入WTO更促使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利于境外投资者了解境内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从而促进他们对境内上市公司进行投资。 尤其是对QFII以及将来更广泛开放市场后进入的国际投资者而言,会计准则趋同带来的透明度的提高以及相互理解的增强,可以大大降低境外投资者进入的风险,为国内公司吸引外资创造便利。
我国政府改革国内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建立新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明智的选择。 从新准则看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客观环境和特点 我国尚处在经济转轨时期,既要吸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尽量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又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简单地照搬照抄国际会计准则 。
新准则使我国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认可的质量基准更加接近。 二者相比之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在市场经济还未完全发达、政府还具备相当影响力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了“量体裁衣”,以适应这种情况;关联方披露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调整,以反映我国拥有许多国有企业的背景;资产减值的计提准备不得转回。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如果情况发生变化,企业可以根据情况重估其资产价值,但我国不允许如此操作。 慎重处理了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关系 新准则在对待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关系上,坚持了四项原则。
即对于完全相同的业务,要以国际会计准则执行;对于形式上一致、实质上不一致的业务,要争取与国际协调;对于原来没有出现、现在出现的问题,要做到与国际一致;最后一点,则是特殊问题要特殊解决。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动态前进的过程 随着新准则指南陆续出台,这些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间的差异程度也将逐渐呈现。
在有些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为依据的国家,准则制定者发现对于保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差异的理由越来越不充分。风险在于,人们所热衷追求的财务报告的国际可信度可能很大程度上最终消失,即使人们认为准则差异所产生的影响大于实际情况。
鉴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了与美国准则趋同而可能继续变化的现状,我国的会计准则应随时更新,并修正新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1993年颁布的基本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中,我国首次接受了国际上通用的会计思想,全面使用了借贷记账法,当时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尚处于一种低度相关的阶段。
1998年初我国颁布了“现金流量表”等八条具体准则,从已颁布的几条会计准则来看,国际会计核算思想在准则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贯彻,具体准则规范的内容与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取得了一致,这时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程度较1993年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体现出了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高度相关。 而新会计准则除极少数事项外,已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趋同。
对新准则的几点思考 小企业会计信息应该遵循的准则 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准则。小企业权益资本构成单一、不对社会公众融资、会计信息使用者较少,要求小企业和大企业一样执行统一的会计准则披露信息显然不切实际,也不可行。
近几年,国际会计界已经认识到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小企业会计信息需求有别大企业会计信息需求。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第17次会议提供了题为《中小企业会计》的讨论稿,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上是针对上市公司和大企业的,未考虑小企业的会计需求和特殊问题。
会议提出,另对小企业制定一套会计准则。《非公众会计责任主体》将于2007年开始施行。
我国小企业目前执行的是《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后执行新会计准则显然也是不现实的。然而小企业和大企业。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