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如何理解金融市场是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关键环节(如何理解金融市场是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关键环节?),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3-05-10日讯:
一、如何理解金融市场是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关键环节
这个转化的实现,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只有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货币和资本有着本质的区别。货币一旦具有了价值增殖的功能,它就转化成了资本。因此,货币要转化成资本就必须找到价值增殖的载体,马克思在经过一系列考察论证之后,最终在自由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身上找到了这个载体,即劳动。
因此,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即资本家,要想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自由的劳动力。这里说的自由,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而且必须维持这种特殊的商品能够在商品市场上永远存在。同其他任何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独特商品所必须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生活资料的总和应当足以使劳动力能够在正常生活状况下维持自己,同时为了不断的补充这种特殊的商品以及提高劳动者的必要技能,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总和,就必须包括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和劳动力的教育费用。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劳动力才能作为一种商品而存在,必且通过劳动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劳动本身就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劳动过程就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面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它为人类活动的一切形式所共有。作为劳动过程与即将谈到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消费劳动力的资本家而言,他就是要不断的生产具有的使用价值的交换价值,要生产可以交换的商品,而且他要使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总和。他要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活动最终获得剩余价值。
然而商品本身就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光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不够的,因为商品最终是用来交换的,只有在交换过程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该商品的资本家才能最终获得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的剩余价值的实现是通过延长雇佣劳动力的工作时间或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在生产率一定的前提下,资本家只能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获得绝对剩余价值。用马克思描述价值增殖过程的语言来说,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之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而持续下去,那就成为价值增殖的过程。
商品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在商品流通领域实现的,即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终实现环节是在商品流通领域。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这样就得到一个双重的结果。
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资本家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卖出商品的价值必须大于它投入的成本。所以,它必须既在流通领域中,又不在流通领域中。
二、如何理解金融市场是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关键环节?
关键环节是: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识。是品德心理结构的 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道德信念的产生及道德观念的形成等。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人的道德认识的外在具体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与非道德行为相对。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两大类。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为。
三、金融市场实现了投资向储蓄的转化
金融市场一方面为资金需求者提供了通过发行证券筹集资金的机会,另一方面为资金供给者提供了投资对象。
不同资金供给者通过购买多种多样的金融工具,将闲散资金聚集起来,就可以为企业发展、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量资金。
四、金融市场在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起着什么作用
下面是资产证券化的标准流程:
1、发起人(发放贷款金融机构)确定基础资产并组建资产池;
2、组建特设信托机构SPV
3、将证券化资产所有权转移给SPV
4、信用增级。为吸引投资者并降低融资成本,必须对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信用增级,以提高所发行证券的信用级别。
5、信用评级。信用等级越高,表明证券的风险越低,从而使发行证券筹集资金的成本越低。
6、发售证券。
7、向发起人支付资产购买价款。SPV从证券承销商那里获得发行现金收入,然后向发起人支付购买基础资产的价款。
8、管理资产池
9、清偿证券
五、何为金融市场投资
投资权益是指为获取其他企业的权益或净资产所进行的投资。如对其他企业的普通股股票投资、为获取其他企业股权的联营投资等,均属权益性投资。企业进行这种投资是为取得对另一企业的控制权,或实施对另一个企业的重大影响,或为了其他目的。
权益性投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基本的金融工具。投资者持有某企业的权益性证券,代表在该企业中享有所有者权益,普通股和优先股就是常见的权益性证券。权益性投资形成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工资,投资方拥有与股权相对应的表决权。
六、金融市场是资金由什么向什么转移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旧的国际秩序正在松动,过去的世界格局也正在转型,而新秩序和新格局目前尚未形成。面对此番大变局,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轻易选择逃避,也没有哪个大国可以单独面对。
第一,世界权力重心正在东移,旧的国际秩序已表现出衰弱甚至瓦解迹象。过去五百年,随着西方率先进行几次工业革命,西方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由此奠定的国际秩序也就有了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不啻是西方列强在争夺国际空间。
二战后,亚洲国家日本虽然实现经济腾飞,但也只是自觉成为西方一部分而已。然而,近年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工业国家快速发展,世界经济重心逐渐向非西方世界转移。有些学者称为世界“权力重心”东移。未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势头仍将迅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18年12月发表的《未来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战略选择》报告中预测,到2035年发展中国家 GDP将超过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和投资中的比重接近60%,全球经济增长重心将从欧美转移到亚洲,并外溢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七、金融市场将向什么市场转化
金融市场又称为资金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经营货币资金借款、外汇买卖、有价证券交易、债券和股票的发行、黄金等贵金属买卖场所的总称,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的结合共同构成金融市场整体。
金融市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 按融资期限,可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短期金融市场亦叫货币市场,包括票据贴现市场、短期存贷款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市场等;长期金融市场亦称资本市场,包括长期贷款市场和证券市场。
(2) 按交易对象,可分为本币市场 (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等。
八、金融市场怎么理解
股市是经济晴雨表,这是道琼斯理论对股市最经典的归纳。自提出来后,100多年来几乎没有人会从根本上去否认它。但股市反应经济的过程却不那么简单,其间充满了复杂性与多变性。
1、股市与经济增长率。近10多年间,我国GDP的实际增长率最高是1992年的14.2%,从1993年开始,连续7年下降,直到1999年到达低谷。但在这7年中,我国股票市场以上证指数的年平均数来算,有5年上涨。尤其是1995年到1999年,GDP增长率连续4年下降,降幅达30%以上,股票市场却连续4年上涨,涨幅达到110%。相反,2001年到2005年的4年间,GDP的增长率连续提高,股票市场却连跌了4年。由此看来,股市对经济的反应并不那么机械地对等。
2、股市与公司利润。我们做了两个方面的统计,一个是上证指数与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1994年平均17.77%的净资产收益率开始,到1998年9.17%,我国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连续4年下降,降幅高达48.4%。而这4年的股票市场有两个为强势整理年份(1995年和1998年),两个为显著上涨年份(1996年和1997年),上证指数的年平均数4年间上升了78.76%。
一个是指数与利润增长率。为更准确地反应客观状况,我们统计了扣除新股贡献后的上市公司可比利润增长率。从1994年以来,上市公司可比利润增长率有5年为负,分别是1995、1996、1998、2001、2005年。5年中有两个上升年份(1996和2001年),两个强势整理年份(1995和1998年),真正的下跌年份只有2005年。这一结果依然叫人气馁,号称经济晴雨表的股市竟然连公司利润增减都无法提前反应。
那么股票市场究竟反映什么?从统计数据看,股票市场反映了4点。
首先,股市从总量趋势上反映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总量的长期趋升推动股价指数的长期趋升(如图)。这种反映同样也不是机械的,即宏观经济总量的上升并不一定会推动股市上涨,股市只是围绕宏观经济总量在上下波动而已。这种波动不是无规则的:每当股价指数到达一个高点,股市就会由升转跌;到达一个低点,就会由跌转升。而促使这一转折的因素很多,有时是公司利润的增减,有时是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有时是利率变动等。
其次,股市从平均数上反映公司盈利水平。我们统计了1995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得出一个数据:12.41%。然后我们以1995年的上证指数年平均数661点为起点,按12.41%的年均升幅算出各个年份的上证指数的理论值,最后再将实际的指数与之比较,显示两种趋势高度重合,只是当市场乐观时,指数就在它的理论值上方运行;当市场悲观时,指数就在它理论值的下方运行。
其三,股市与利率的关系比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尤其是1994到2001年的7年间,以1年、3年、5年3种基准利率平均数计算的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从12.36%下降到2.61%,这可以完全解释这7年的牛市历程。2001年,由于股市估值已大幅度透支了利率下降效应,大盘开始调整。2002-2003年,伴随利率小幅下降,股市进入相对平稳阶段。2004-2005年,利率重续升势,股市又跌一波。2006年,虽然平均基准利率由3.03提高到3.21,但其间上市公司的可比利润出现53.61%的巨大升幅,推动股市大幅上涨。2007年,虽然平均基准利率提高到4.31,但上市公司可比利润达到63.88%,推动股市以更大的幅度攀升。
其四,股市与CPI的关系也比宏观经济紧密得多,而且股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前反映CPI的变化。
总而言之,股市是这样的市场:它以宏观经济总量为最主要的依托,以公司利润的长期平均增长率为中轴线,并以一定的乖离率围绕经济总量和公司平均利润增长率运行。其间的阶段性涨跌则由4个因素决定:一是指数在GDP通道中所处的位置;二是市场的估值处于高位还是处于低位;三是CPI(公司利润增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的运行趋势;四是与流动性以及社会资本平均收益率密切相关的利率政策。
目前,指数处于GDP通道的下轨,市场整体估值处于低位,利率进入下降周期,唯一不确定的只剩下CPI的走势。在此背景下,大盘总体上仍会处在一个上涨有压力,下跌有支撑,一惊一咋,忽冷忽热的筑底阶段。
九、如何理解金融市场成为市场机制的主导和枢纽
教师起主导作用是由于教学的本质决定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或学习活动的主体。
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越是充分发挥,就越能保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越是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越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
十、金融市场如何使储蓄转化为投资
逻辑上应该是储蓄增加,会让投资增加。因为凯恩斯认为,储蓄是投资的根本。主要投资金额来自储蓄。当然,两者的增加量不一定相等。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