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金融法务 > 正文

1997亚洲金融风暴始末?

时间:2024-03-30 07:00
本文关于1997亚洲金融风暴始末?,据亚洲金融智库2024-03-30日讯:

一、1997亚洲金融风暴始末?

1996年的泰国,看上去即将成为一个“亚洲第五龙”,泰国人多年的经济增长,创造了自从二战以来最长的一次繁荣,整个东南亚的人民都开始普遍改善生活,泰国总理认为“人人开豪车,去夏威夷度假”的日子已经不远了。然而他们想不到的是,一场金融狙击战正在国际市场上蓄势待发。

当时泰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简单来说就是泰铢和美元绑定,因为美元是公认的国际货币,所以泰铢兑换美元稳定使得泰铢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稳定货币”。但是在当时的金融世界之中,很多人都看出了一个关键问题:美元贬值的太厉害了。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洲各国普遍经济开始腾飞,以日本为代表的出口导向型亚洲国家纷纷崛起,这些国家都在努力扩大生产,挤占全球市场。广场花园协定之后,日本等亚洲国家对美元的汇率增幅极大,导致日本经济出现了诡异的“极度繁荣”。大概说来就是因为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提升太快,导致手中握有大票日元的日本企业疯狂收购美国资产炒房。(甚至搞得一个东京能买四个美国)。

但是副作用就是出口行业受到重创,实体经济的底子坏掉了,实际上是虚假的房地产和股市繁荣,最终日经指数还是血崩了。

当然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日本一国,泰国 马来西亚甚至新加坡和当时的香港都有这个问题。各国汇率对美元都处于高位,但是由于泰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一时半会儿又不可能让泰铢贬值,这个时候索罗斯决定帮帮泰国,让他看看金融核弹的威力。

1997年2月开始,索罗斯等人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拆借筹款,大笔杠杆买入泰铢。根据他们的计算,泰国央行的外汇储备是不够维持泰铢汇率的。他们的手法很简单,从泰国银行借入泰铢,然后换成美元,然后在国际上一次性全部扔出去,等泰铢贬值之后,再换成泰铢还债。目标就是逼迫泰国央行放弃固定汇率制,到时候整个泰铢就会成为他们的“无限制印钞机”,被他们予取予求了。

对于索罗斯等人来说,挑战一个国家央行的货币能力,其实也不是第一次操作了,之前狙击德国马克就是一次成功作战。不过这次索罗斯很清楚,泰国的背后可站着全亚洲最强央行之一的新加坡央行。果然,1997年2月,索罗斯等人发动了试探性进攻,泰国央行快速反击,通过在市场上回购泰铢稳定汇率。之后的五个月,索罗斯等人用量子基金为主,吸引全世界的流动资本炒家入局,当时的泰国没什么强制金融管制(而且也不敢),所以国际炒家疯狂隔夜拆借,泰国央行只能指望用利息让他们亏到不敢进攻,但是这帮人就像开了无限资金的外挂一样。新加坡央行先前投入的120亿美元全部耗尽,庞大的外汇储备都即将告罄。

结果到了7月份,本来还信誓旦旦承诺泰铢永远不会大规模贬值的泰国央行被迫宣布施行“浮动汇率制”。结果瞬间索罗斯等国际资本就接管了泰铢的汇率,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泰国央行”。泰铢在国际市场上过山车一般的涨跌,完全被索罗斯等人操纵。泰国的房地产和股市一落千丈。泰国人民十几年积累的财富被洗劫一空。

关键问题在于,东南亚国家当时普遍都是债台高筑,外汇储备吃紧,索罗斯他们能用这个方法干掉泰国央行,其它国家也是很难幸免。不久之后,菲律宾、印尼等国家和地区都宣布浮动汇率制,同时为了限制索罗斯等机构隔夜拆借,大规模提升了银行的拆借利息,国内的企业现金流急转直下,大量企业宣布倒闭,一场金融狙击战彻底变为了金融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之下,货币资金自由化的金融问题大幅度暴露出来。各国央行只能坐看国际炒家从本国和离岸市场掏空自己国家的货币但是无能为力。唯一的对抗手段就是强行提高他们的借款利息,然而这样做会导致国内股市下跌,经济爆炸,同时这帮国家炒家还做空股市,股市下跌还会让他们有更多的资金形成恶性循环。

但是索罗斯等人还是算错了一步,当时他们的目标是横扫亚洲四小龙,在收拾了韩国新加坡之后,他们对香港发动的进攻最为猛烈,然而港币却异常坚挺,香港拿出了全部的勇气,顶着恒生指数归零的巨大风险与索罗斯等人殊死一搏。

结果从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接近一年的时间之中,香港和索罗斯等人反复拉锯。恒生指数从13600点跌到了6600多点,然而让国际炒家始料未及的是,1998年9月开始,俄罗斯卢布大幅度贬值,股市一泻千里。当时国际炒家在俄国股市下了重注打算高位做空,结果没等到高位就被套牢。瞬间资金链短缺,结果只能停止攻击港币,亚洲金融危机才宣告结束。

这次金融危机之中,各国突然发现,美国作壁上观,在背后给国家炒家提供弹药,多年外债和汇率储备不够,让对方有机可乘,自己的央行无能为力,无法管制资本流动。这似乎比金融危机,更值得人们深思。

二、1997亚洲金融风暴形成的原因?

1.经济因素:美国为了控制东亚东南亚的国家纷纷采取固定汇率制度,乔治索罗斯发现了其中的缺陷,开始伺机做空获利,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内在因素:整个亚洲开始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房产泡沫越来越大,银行不良资产增加;

3.世界因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什么大幅贬值?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

四、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国得到的启示?

启示一,货币一次性大幅贬值,往往是危机的开端。回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泰国央行放弃盯住汇率制度,允许货币大幅贬值是引发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启示二,增强资本流动可以,但重回资本管制需谨慎。

启示三,政府干预市场,需要对症下药,这很重要。

五、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前因后果?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洲各国普遍经济开始腾飞,以日本为代表的出口导向型亚洲国家纷纷崛起,这些国家都在努力扩大生产,挤占全球市场。广场花园协定之后,日本等亚洲国家对美元的汇率增幅极大,导致日本经济出现了诡异的“极度繁荣”。

各国汇率对美元都处于高位,但是由于泰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一时半会儿又不可能让泰铢贬值,这个时候索罗斯决定帮帮泰国,让他看看金融核弹的威力。

1997年2月开始,索罗斯等人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拆借筹款,大笔杠杆买入泰铢。根据他们的计算,泰国央行的外汇储备是不够维持泰铢汇率的。他们的手法很简单,从泰国银行借入泰铢,然后换成美元,然后在国际上一次性全部扔出去,等泰铢贬值之后,再换成泰铢还债。目标就是逼迫泰国央行放弃固定汇率制,到时候整个泰铢就会成为他们的“无限制印钞机”,被他们予取予求了。

之后的五个月,索罗斯等人用量子基金为主,吸引全世界的流动资本炒家入局,当时的泰国没什么强制金融管制(而且也不敢),所以国际炒家疯狂隔夜拆借,泰国央行只能指望用利息让他们亏到不敢进攻,但是这帮人就像开了无限资金的外挂一样。新加坡央行先前投入的120亿美元全部耗尽,庞大的外汇储备都即将告罄。

结果到了7月份,本来还信誓旦旦承诺泰铢永远不会大规模贬值的泰国央行被迫宣布施行“浮动汇率制”。泰国人民十几年积累的财富被洗劫一空。不久之后,菲律宾、印尼等国家和地区都宣布浮动汇率制,同时为了限制索罗斯等机构隔夜拆借,大规模提升了银行的拆借利息,国内的企业现金流急转直下,大量企业宣布倒闭,一场金融狙击战彻底变为了金融危机。

六、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是怎么造成的?

亚洲金融危机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

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泰国,印尼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中国香港地区也被波及,中国大陆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则几乎不受影响。

爆发原因

1.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2.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3.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国内学者的分析: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

触发因素

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

经济因素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预示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给亚洲一些国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1.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金融大鳄”“一只假寐的老狼”是对这个金融怪才的称谓。他曾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风暴这个事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2.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3.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4.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5.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内在因素

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得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2.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

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三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亚洲这些国家在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世界因素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间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在交换领域,发达国家能用低价购买初级产品和垄断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

七、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是怎么引起的?

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

1,贸易收支连年逆差,赤字逐年上升

1990年起,泰国的外贸逆差逐年递增、经常项目赤字连年居高不下、外汇储备每年只减不增:1990年外贸逆差、经常项目赤字和外汇减少额分别为:74.94亿美元、72.82亿美元和32.3亿美元,到了1994年已分别增加到:92.68亿美元、82.22亿美元和41.75亿美元。

贸易赤字产生的原因

(1)产业结构原因

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后,产业结构未能及时调整升级,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增长受阻。

(2)国际地缘政治变化原因

冷战结束后,对美国战略地位下降,美国开始加强施加压力要求其开放市场,进口增加。

(3)泡沫经济膨胀

长期高增长和泡沫经济导致高消费倾向,进口剧增。

2,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开放资本市场,取消资本管制(1992)

(1)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贸易逆变带来国际收支巨大压力,通过开放资本市场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2)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公众已经习惯了国民经济维持高速增长,为了取得选民信任,历届政府都极力维持经济高增长。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大量资金,在贸易收支逆差,维持经济高增长资金来源缺乏之时,通过开放资本市场引进外资弥补国内资金不足。

开放资本市场造成的直接结果: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提供了炒作泰铢的条件。同时,国际游资大量涌入、进一步助长泡沫经济膨胀、导致外债剧增。

3,维持固定汇率制

泰国经济以出口导向未主,因此维持汇率的稳定极为重要。为了防止外汇风险,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发展环境,泰国政府在实行名义上的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维持泰铢汇率稳定(钉住美元,将泰铢对美元的汇率长期维持在1:25的水平)

4,泰国外汇市场的隐患

(1)外汇市场平衡靠吸引国际资金维持,一旦有风吹草动,游资撤离,后果堪忧。所以需要保持大量外汇储备平抑外汇市场。

(2)短期外债剧增,政府须保留大量外汇储备偿还外债。泰国的外债从90年代开始急剧膨胀,1990年其外债为280亿美元,到了1996年已膨胀至9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仅1998年即将到期的短期外债就达400多亿美元,超过其全部的现有外汇储备。

(3)泰铢汇率不能自由浮动,不利于及时化解市场压力。

5,国际投机基金的炒作

国际投机基金看准泰铢贬值趋势和制度管理缺陷,有备而来,冲击泰铢,成为引发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投机基金的操作手法

a)悄悄买入大量外汇期货合约。

b)借入大量有贬值压力的货币(泰铢),在现汇市场买入外汇(美元),打压泰铢,制造市场恐慌心理,引发外汇大幅升值。

c)等外汇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后,对冲囤积的外汇期货合约,赚取投资利润。

过程:

第一阶段:

1,爆发: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2,扩散: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汇率相继受到冲击,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盾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3,发展:10月下旬,港币受到冲击。同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新台币一天贬值3.46%。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至此,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烽烟再起

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冲向世界

1998年8月初,港币遭受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行业,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

与此同时,俄罗斯卢布也遭受攻击。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造成俄罗斯股市记录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直至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方告结束。

八、1997金融风暴真相?

1997年金融风暴真相是: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所以爆发金融风暴。

九、亚洲金融风暴详细过程?

20世纪80年代,亚洲国家掀起了金融自由化浪潮,推动着全球跨境资本规模显著上升。90年代初,美国陷入短暂的衰退,发达国家持续降低利率,1992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只有3%,发达国家的低利率就使得国际金融机构始转向发展中国家投资,以获取更多的回报,亚洲经济高增长以及稳定的汇率成了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亚洲国家资本账户开放,吸引大量短期资本流入。比如泰国在1996年基本放开资本项目,泰国当年吸引直接投资23亿美元,而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规模高达155亿美元。由于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开放,同期中国吸引直接投资为402亿美元,但是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只有39亿美元。

亚洲国家在金融危机前其实拥有良好的经济基本面。1991-1996年,发生危机的四个国家(印尼、马来西亚、韩国和泰国,以下简称“危机四国”)基本面很好,经济增速7%-9%,通胀率在10%以下,储蓄率在30%-35%,投资率在32%-41%之间。除了韩国外,其他国家财政均为盈余,泰国1997年危机爆发前财政盈余一度达到了GDP的2.6%。

再来看看这其中的风险:

但是这里大家要注意风险敞口和金融脆弱性。第一,由于投资率高于储蓄率,“危机四国”的经常账户均为赤字,规模达到GDP的3%-8%。第二,为了弥补贸易赤字,“危机四国”私人部门均严重依赖短期借贷,外汇储备较少。银行和私人部门的海外债务支撑了国内的投资,存在严重的货币和期限错配。1996年,泰国的短期借款占银行贷款的1/4,占货币供给的246%,同期中国的数据只是4%、7%。第三,国内金融自由化,东南亚国家发展滞后,金融监管不力,裙带资本主义盛行,道德风险问题突出,企业和银行追逐高风险投资。

山雨欲来风满楼:

1995年美元升值,这导致钉住美元的泰国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出口竞争力下降,贸易逆差扩大。同时1996年,泰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冲击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1996年2月-1997年6月,股市累计下跌62%。国际收支恶化,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了泰铢贬值的压力。泰国央行为维护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不断的消耗外汇储备。1997年7月2日,泰国因外汇储备耗尽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泰铢大幅度贬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亚洲多个国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泰铢贬值后,印尼、马来西亚、韩国的汇率也失守,货币大幅贬值,资本大幅流出。由于银行和企业拥有大量短期海外债务,在资本流动逆转后,遭到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的双重打击,银行和企业资产负债表严重受损。金融机构和企业大量破产,经济陷入严重衰退。1998年,“危机四国”的GDP下滑6%-14%。中国由于对短期资本流入的管理,受到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随后亚洲金融危机传染到俄罗斯,1998年8月17日俄罗斯宣布债务违约。1999年1月,危机又进一步传染到拉美国家,巴西发生债务违约。

十、亚洲金融风暴始于哪个国家?

泰国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泰国,印尼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则几乎不受影响。


专题推荐: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 备案号: 滇ICP备2021006107号-276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