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金融培训 > 正文

网上支付相关法律法规

时间:2021-04-18 14:24
本文关于网上支付相关法律法规,据亚洲金融智库2021-04-18日讯:

1.第三方支付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一、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哪些法律关联?

首先,从法律关系说,基本三方面:民商法、行政法律、刑事法律关系。主要的法律关系都涉及到了。

第三方网络平台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民商事法律关系。由于他涉及了金融安全,需要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监督,由于她可能有金融犯罪。涉及法律关系比较全面的,包含三方面。

二、网络平台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吗?

由于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规范,对于他涉及的法律只能比照传统的支付机构和电子支付他所涉及的法律进行简单的划分:

一般来说,我们对电子支付机构所涉及的法律是从四方面考量的:

1.支付主体涉及的问题,商业银行法等。

2.规范支付行为,比如支付结算、清算等一系列行为。

3.规范支付工具相关规定,比如支付工具除了货币、信用卡等,管理办法信用卡管理办法条例等等。

4.防止金融犯罪和保护消费者的法律法规,比如反洗钱法,除了洗钱外,金融犯罪包括欺诈、掠夺等等金融犯罪,保护消费者权益等等。

原则上说四个方面的法律对第三方网络平台来说,定义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四方面法律都是比较实用的,具体适用法律还会有不同。比如最后一方面,打击金融犯罪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金融犯罪包括洗钱、金融欺诈等等,支付第三方网络平台面临的问题,据我们研究感觉到,比传统支付领域还要严重一些。为什么这么说?第三方网络平台面临打击金融犯罪和保护消费者主要面临四方面和传统的不一样的难点:

1.主体的虚拟性,大部分交易是非实名的。

2.交易本身的虚拟性,网络发生的交易和本身的交易不一致的,如何核实这个过程由于网络交易的虚拟性,很难控制,这样的特点使得网络支付可能更容易成为洗钱、套现等等金融犯罪的温床。

3.由于网络的遍及性,使得传播范围广。

2.急

淘宝不会承担责任,因为它有自身合乎法律的免责声明。

法律声明

淘宝网提醒您:在使用淘宝网各项服务前,请您务必仔细阅读并透彻理解本声明。您可以选择不使用淘宝网,但如果您使用淘宝网,您的使用行为将被视为对本声明全部内容的认可。

免责声明

鉴于淘宝网提供的服务属于电子公告牌(BBS)服务,淘宝网上关于淘宝(TAOBAO)会员或其发布的相关商品(包括但不限于店铺名称、公司名称、联系人及联络信息,产品的描述和说明,相关图片、视讯等)的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会员依法应对其提供的任何信息承担全部责任。淘宝网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此外,淘宝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您应该对使用淘宝网提供的服务结果自行承担风险。淘宝网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服务一定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服务不中断,不保证交易结果的安全性、正确性、及时性、合法性(但上述情况可以通过淘宝网相关规则进行相应处理)。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淘宝网服务,淘宝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淘宝网尊重并保护所有使用淘宝网用户的个人隐私权,您注册的用户名、电子邮件地址等个人资料,非经您亲自许可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淘宝网不会主动地泄露给第三方(因政府执法部门、国家司法部门要求除外)。淘宝网提醒您:您在使用淘宝网提供的搜索服务时输入的关键字将不被认为是您的个人隐私资料。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淘宝网网页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淘宝网会员发布的商品信息)可能涉嫌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应该及时向淘宝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淘宝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在此情况下,淘宝网依法不承担任何责任。

淘宝网转载作品(包括论坛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淘宝网(包括淘宝网关联企业)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由于地址不明等原因,淘宝网使用部分文字、摄影作品报酬未能及时支付,在此深表歉意,相关权利人可与中华版权代理中心联系协助解决。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28号雍和大厦西楼三层,邮编:100007,电话:010-68003887(转),传真:010-68003940”。

目前对于互联网购物的法律还处于缺位状态,没有一部具体的法律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但你使用支付宝,实际上就是和卖方(不是淘宝,淘宝只是你交易中的第三方)订立了买卖合同,一旦卖方发生违反合同的欺骗情况,你有主张卖方归还原款并赔偿损失的权利。

3.关于第三方支付现在国家有哪些法律法规

与第三方支付相关的法律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与第三方支付密切相关的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主要法规可参考下列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令〔2014〕第1号 涉及恐怖活动资产冻结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2号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7〕第1号 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0〕第17号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2〕第12号 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6号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9号 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43号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6〕第7号 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

4.安全电子支付的法律法规

第一条为规范和引导电子支付的健康发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范支付风险,确保银行和客户资金的安全,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以下简称客户)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 电子支付的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

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开展电子支付业务,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银行开展电子支付业务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客户和社会公共利益。

银行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电子支付业务的,其合作机构的资质要求应符合有关法规制度的规定,银行要根据公平交易的原则,签订书面协议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第四条客户办理电子支付业务应在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以下简称账户),账户的开立和使用应符合《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境内外汇账户管理规定》等规定。

第五条电子支付指令与纸质支付凭证可以相互转换,二者具有同等效力。 第六条本指引下列用语的含义为: (一)“发起行”,是指接受客户委托发出电子支付指令的银行。

(二)“接收行”,是指电子支付指令接收人的开户银行;接收人未在银行开立账户的,指电子支付指令确定的资金汇入银行。 (三)“电子终端”,是指客户可用以发起电子支付指令的计算机、电话、销售点终端、自动柜员机、移动通讯工具或其他电子设备。

第二章电子支付业务的申请 第七条银行应根据审慎性原则,确定办理电子支付业务客户的条件。 第八条办理电子支付业务的银行应公开披露以下信息: (一)银行名称、营业地址及联系方式; (二)客户办理电子支付业务的条件; (三)所提供的电子支付业务品种、操作程序和收费标准等; (四)电子支付交易品种可能存在的全部风险,包括该品种的操作风险、未采取的安全措施、无法采取安全措施的安全漏洞等; (五)客户使用电子支付交易品种可能产生的风险; (六)提醒客户妥善保管、使用或授权他人使用电子支付交易存取工具(如卡、密码、密钥、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等)的警示性信息; (七)争议及差错处理方式。

第九条银行应认真审核客户申请办理电子支付业务的基本资料,并以书面或电子方式与客户签订协议。 银行应按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妥善保存客户的申请资料,保存期限至该客户撤销电子支付业务后5年。

第十条银行为客户办理电子支付业务,应根据客户性质、电子支付类型、支付金额等,与客户约定适当的认证方式,如密码、密钥、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 认证方式的约定和使用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一条银行要求客户提供有关资料信息时,应告知客户所提供信息的使用目的和范围、安全保护措施、以及客户未提供或未真实提供相关资料信息的后果。 第十二条客户可以在其已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中指定办理电子支付业务的账户。

该账户也可用于办理其他支付结算业务。 客户未指定的银行结算账户不得办理电子支付业务。

第十三条客户与银行签订的电子支付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客户指定办理电子支付业务的账户名称和账号; (二)客户应保证办理电子支付业务账户的支付能力; (三)双方约定的电子支付类型、交易规则、认证方式等; (四)银行对客户提供的申请资料和其他信息的保密义务; (五)银行根据客户要求提供交易记录的时间和方式; (六)争议、差错处理和损害赔偿责任。 第十四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客户应及时向银行提出电子或书面申请: (一)终止电子支付协议的; (二)客户基本资料发生变更的; (三)约定的认证方式需要变更的; (四)有关电子支付业务资料、存取工具被盗或遗失的; (五)客户与银行约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客户利用电子支付方式从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活动的,银行应按照有权部门的要求停止为其办理电子支付业务。 第三章电子支付指令的发起和接收 第十六条客户应按照其与发起行的协议规定,发起电子支付指令。

第十七条电子支付指令的发起行应建立必要的安全程序,对客户身份和电子支付指令进行确认,并形成日志文件等记录,保存至交易后5年。 第十八条发起行应采取有效措施,在客户发出电子支付指令前,提示客户对指令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确认。

第十九条发起行应确保正确执行客户的电子支付指令,对电子支付指令进行确认后,应能够向客户提供纸质或电子交易回单。 发起行执行通过安全程序的电子支付指令后,客户不得要求变更或撤销电子支付指令。

第二十条发起行、接收行应确保电子支付指令传递的可跟踪稽核和不可篡改。 第二十一条发起行、接收行之间应按照协议规定及时发送、接收和执行电子支付指令,并回复确认。

第二十二条电子支付指令需转换为纸质支付凭证的,其纸质支付凭证必须记载以下事项(具体格式由银行确定): (一)付款人开户行名称和签章; (二)付款人名称、账号; (三)接收行名称; (四)收款人名称、账号; (五)大写金额和小写金额; (六)发起。

5.关于第三方支付现在国家有哪些法律法规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央行令,制定并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办法》于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保监会《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证监会《关于对通过互联网开展股权融资活动的机构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人民银行《非银行机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扩展资料:

产生原因:

第三方支付采用支付结算方式。按支付程序分类,结算方式可分为一步支付方式和分步支付方式,前者包括现金结算、票据结算(如支票、本票、银行汇票、承兑汇票)、汇转结算(如电汇、网上支付),后者包括信用证结算、保函结算、第三方支付结算。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结算归属于贸易范畴。贸易的核心是交换。交换是交付标的与支付货币两大对立流程的统一。在自由平等的正常主体之间,交换遵循的原则是等价和同步。同步交换,就是交货与付款互为条件,是等价交换的保证。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现货标的的面对面交易,同步交换容易实现;但许多情况下由于交易标的的流转验收(如商品货物的流动、服务劳务的转化)需要过程,货物流和资金流的异步和分离的矛盾不可避免,同步交换往往难以实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三方支付

6.我国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电子商务类法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1月)

商务部:《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06年6月)

商务部:《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暂行)》(2007年3月)

商务部:《关于促进电子商务规范发展的意见》(2007年12月)

商务部:《电子商务模式规范》(2008年4月)

商务部:《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2009年11月)

国家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6月)

网络购物类法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10月)

全国人大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01年10月)

商务部商业改革司:《网络购物服务规范》(2008年4月)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5月)

电子支付类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05年6月)

中国人民银行:《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2005年10月)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2009年4月)

中国人民银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010年6月)

7.电子支付中有哪些法律制度

一、电子商务交易安全保护法 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法律保护问题,涉及到两个基本方面:第一,电子商务交易首先是一种商品交易,其安全问题应当通过民商法加以保护;第二,电子商务交易是通过计算机及其网络而实现的,其安全与否依赖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自身的安全程度。

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家相关部门就已经开始着手制订涉及计算机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维护经济秩序的相关法律法规,但到今天上述两个方面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以至到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法规,因而面对迅速发展的这种商品交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的新的交易形式难以出台较为完善的安全保障规范性法律条文。所以,如何充分利用已经公布的有关交易安全和计算机安全的法律法规,保护电子商务交易的正常进行,并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商务的法律制度,就成为当前非常迫切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联合国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法律保护 1、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 (1)《电子商务示范法》的制定 电子商务所引发的法律问题主要是指传统的法律体制如何接纳、调整这种新型的贸易方式,从而使其合法化。从世界发展现状来看,电子商务无论从体系上、组织上、模式上、法律上、管理上、技术上均还未完全成熟,各国也都处于摸索阶段。

电了商务是无确定界限的商务活动,它在提供新的商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尽管电子商务是全球性的活动,但调整它的法律却属于国家范围内的,公司和企业面临的是不同国家法律体系的制约,而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间并不完全兼容,甚至有的是相互矛盾的。

而各国法律均具有规制电子商务的可能性,这将会使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联合国以及各国政府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规范电子商务活动,并逐步取得各国的认同,使其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法律规范。

为此,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以下简称“贸法会”)作为EDI国际立法的中心论坛,自80年代初期即开始探讨EDI的法律问题,但各国法律均有对单证必须签字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规定,为此,贸法会建议各国政府: ① 重新审查涉及使用计算机记录作为诉讼举证的法律规则,以便消除对其使用所造成的不必要的障碍,确保这些规则符合技术的发展,并为法院提供适当的办法来评价这些记录具有法律上的可采纳性; ② 重新审查关于某些交易和与交易有关的文件要用书面形式的法律规定,以期酌情允许把该项交易或文件的计算机识读形式记录下来或予以发送; ③ 重新审查关于以亲笔签字或其他书面办法认证与贸易有关的文件的规定,以期酌情允许使用电子认证办法; ④ 重新审查关于提交给政府的文件须用书面形式并亲笔签字的法律规定,以期酌情允许以计算机识读形式向购置了必要设备并建立了必要程序的那些行政部门提交此类文件。 自1990年起,联合国贸法会(UNCITRAL)就做出了题为《对利用电子方法拟定合同所涉及法律问题的初步研究》的报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该报告指出,在今后有关电子商务的工作中将用“电子数据交换”替代以往的“自动数据处理”,由此电子商务的概念正式出现在联合国贸法会论坛上。 贸法会在向各国政府作出上述建议后,为了给各国制订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提供相应的范本,1996年5月,贸发会召开了第29届会议,认为《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及有关的数据传递手段法律事项示范法草案》通过以来的两年间,国际贸易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强劲,迫切需要统一的法律参考。

1996年6月,联合国贸法会提出了制订《电子商务示范法》设想,同年12月,将其多次修订的《电子数据交换和有关数据通信手段法律方面的统一规则草案修订条文》交由联合国大会讨论,并且以大会51/162号决议的形式通过,正式命名为《电子贸易示范法》(以下简称“《示范法》”)。为各国电子商务立法提供了一个范本。

《示范法》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该示范法出台的目的是促进协调和统一国际贸易法、消除因贸易法不充分和差异而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阻碍,为各国在制定相关法律时提供一个值得参考的示范法规。

它不仅能够帮助那些在传递和存储信息的现行法规不够完善或者已经过时的国家去完善和健全其法律法规和惯例,也有助于所有国家增强他们使用的通讯和信息办法的立法,并有利于那些目前尚无这种立法的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正在迅速增多。

然而,以非书面电文形式来传递具有法律意义的信息可能会因使用这种电文所遇到的法律障碍或这种电文法律效力的不确定性而受到影响。 《示范法》的目的即是要向各国立法者提供一套国际公认的规则,说明怎样去消除此类法律障碍,如何为“电子商务”创造一种比较可靠的法律环境。

此外,《示范法》中表述的原则还可供电子商务的用户个人用来拟定为克服进一步使用电子商务所遇到的法律障碍可能所必需的某些合同解决方法。 《示范法》在规定数。

8.电子支付的法律制度是怎样的

美国保证电子商务安全的相关法律2.电子支付的法律制度随着网上交易的发展,许多企业与消费者开始采用跨国界的电子支付方法。

为了保证电子支付的安全性,需要制定和实施电子支付的法律制度。制定电子支付相关法律时,既要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又要积极同国内及跨国网上交易的其他政府合作,制定出符合需要的法律法规。

美国对于网上交易的电子支付法律方面先行一步。目前,在美国80%以上的美元支付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每天大约有2万美元通过联储电子资金系统(Fdewire)及清算银行间支付系统(CHIPS)划拨。

为了适应电子支付的需要,美国制定了《1978年电子资金划拨法(Electronic Fund Transfer Act of 1978)》。 这部法律的主要内容是保护银行客户的合法权益,适用于客户是自然人的小额电子资金划拨。

1989年,美国全国统一州法专员会议和美国法律学会批准了《统一商业法规》第4A编,对大额电子支付系统进行了调整。该法第一次对电子支付下了定义:电子支付是支付命令发送方把存放于商业银行的资金,通过一条线路划人收益方开户银行,以支付给收益方的一系列转移过程。

该法详细规定了电子支付命令的签发与接受、接受银行对发送方支付命令的执行、电子支付的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责任的承担等。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9.电子货币涉及哪些法律问题

1、电子支付及其特征

2、电子货币及其特征

3、电子支付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

4、电子支付产生的法律问题

5、电子支付的监管

电子支付又称电子资金划拨(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简称EFT)

支付是为了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而将资金从付款人账户转移到收款人账户的过程,支付工具和支付系统的演变和发展是与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相一致的。20世纪50年代末,当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得到应用后,发达国家的一些银行利用计算机、终端机、电子信息网络等电子通讯设备建立了高速划拨资金的电子支付系统。

电子支付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支付结算方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从而得到迅速发展,各国相继建立了大额电子支付系统和主要为消费者服务的POS系统、ATM系统。

而货币作为支付工具在历经了实物、贵金属和纸张载体之后,在支付领域最引人注目的电子货币出现了。电子货币的出现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而因特网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利用电子货币更快地处理经济事务。

新的支付工具和支付系统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的同时,也对传统法律制度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对电子货币和电子支持系统予以密切关注,并颁发了相应的法律。

数 据

·来自中国银联的消息,2004年中国电子支付交易量大幅增加了80%,达到18万亿元。而银联卡的银行间交易金额估计超过7000亿元,其中超过4000亿元来自银行信用卡。

·美国80%以上的美元支付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每天大约有2万美元通过联储电子资金系统(Fdewire)及清算银行间支付系统(CHIPS)划拨。

·2004年工行B2C在线支付交易量超过1000万笔,交易金额超过2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与78%。而在2000年,该业务仅实现交易879笔,交易金额仅11万元.

相关法律法规

司法解释 ·关于办理利用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部门规章 ·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税务总局﹑银监会﹑外汇局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制定电子汇划收费标准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当前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

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征求意见稿)》

10.关于第三方支付现在国家有哪些法律法规

与第三方支付相关的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与第三方支付密切相关的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主要法规可参考下列内容:中国人民银行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令〔2014〕第1号 涉及恐怖活动资产冻结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2号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7〕第1号 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0〕第17号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2〕第12号 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6号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9号 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43号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6〕第7号 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

网上支付相关法律法规


专题推荐: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上一篇:华林证券投资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版权所有
  亚洲金融智库网主要提供风险管控,网络安全,舆论公关,金融法务,金融培训等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