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案,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1-04-18日讯:
1.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网上道德规范
社会最近发生的网络案件如网友见面、虚拟财产被窃等现象。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注意关于网络安全,网络道德问题,导入这节课“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的主题。
师:首先肯定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积极的、重要的影响。结合上节课学习的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犯罪问题,引出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生:通过教材中任务,找出信息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且填写任务单中相应内容。
师:列举网络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网上传播不良信息;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虚假信息给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垃圾信息泛滥成灾;等等。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解决问题兴趣。
生: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头脑风暴)如:依靠法律法规、依靠技术维护及做好网络道德规范宣传活动等等。
师:指导学生通过学习网站阅读网络道德规范及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生:阅读教材了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并且对自己的日常上网行为进行反省。
(1)设问:去过网吧的同学有多少?一般去一次是多长时间?在网吧里一般都做什么?平均一周去几次?
活动:民意调查,从而阐明“拒绝泡网吧,珍惜生命”。
(2)设问:在网络上,聊过天吗?泡论坛吗?玩过最近流行的网络游戏吗?在这些方面上,你投资了多少,收获了多少?
活动:民意调查,从而阐明“擦亮慧眼,分清虚实世界”。
(3)利用搜索引擎及部分相关资料,举实例,如网页木马、恶意代码、网络虚拟财产案、重要机构机密资料被窃等。
活动:让学生自己总结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号召学生“刻苦钻研网络技术,维护网络安全”,争做网络小卫士。
(4)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注意保护个人的相关资料,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生日、亲属关系、银行账号等相关内容。
活动:假如泄露了个人相关资料,会引起什么样的恶性后果?(让学生自己总结)从而阐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守护个人资料”。
师:组织学生讨论:“本校内的BBS中留有以虚假身份或匿名方式发布的大量帖子,部分内容粗俗,不健康不积极,还有的谩骂同学或是教师的。”教师与学生游览并且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
生:利用校内网站()中的BBS或登陆FTP进行网上讨论,发表个人看法。
师:指导学生登陆因特网法律法规网站,了解法律法规常识。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后案例:“破译密码窃取巨额储蓄资金 黑客被判无期徒刑”等等案例。
生:回答案例中主人公触犯了哪些法律法规。
师:在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下,信息课程日渐成为以后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倡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制定一个“网络课程学习守则”,并对学生制定的守则进行评价。
生:根据《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从“课程学习”、“交流讨论”“联系反馈”等方面讨论总结出学生自己的学习守则,并且努力自觉的遵守守则,并在班上交流。
师:指导学生为本班拟定一份“网络课程学习守则”。
生:各小组长负责完善各小组交流之后的学习守则,共同完成本班内的“网络课程学习守则”。
师:指导学生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单”的全部内容。
2.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个特点,不断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特点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创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氛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在耳濡目染中慢慢培养的,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进行教学,并有意识地提倡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来获得和利用信息。首先,做好学习信息课程的宣传工作,否则学生就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也变得很难了。所以我把水平高的学生和水平低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共同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让水平高的学生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其次,我也让学生不失时机的接收或收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科学知识。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也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思想意识情况。从而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内学习信息课的氛围。
2、提高计算机使用技术,培养学生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信息时代与计算机息息相关,提高计算机使用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以及网络知识等,这些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其中Office软件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从技术层面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更要引导他们利用这些软件来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
3、转化学生上网观念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广阔的信息资源空间,但是很多学生没有充分利用这些网络资源,也缺乏分析、辨别信息的能力。据调查,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内容,而且网络游戏充斥着暴力等内容,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转化学生的上网观念,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网的良好习惯,多角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一节时,教师可采取课堂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上网的道德修养和安全法规。辩论开始后,辩手们充分利用搜集到的信息开始了唇枪舌战,课堂气氛高涨。
3.如何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危害。
2、掌握网上道德规范标准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3、了解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二、过程与方法 1、在信息活动过程中,优浩律师事务所提示学会判断自己信息行为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2、通过一些案例的分析,能对侵犯自己信息安全的行为做出有效抵制和防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强自身的道德规范修养。 2、培养自我防范意识和积极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
3、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利用网络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
4.在网络上发布信息,我们要遵守哪些道德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负责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
(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
(五)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
第七条 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5.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57
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资源丰富,正确获取、处理、应用信息能力就如同“读、写”能力一样是人必备能力之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助于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提高;反之,中学生若缺乏良好的信息素养,会出现许多新问题。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阶段,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很多中学生经受不住虚拟世界的诱惑,从而上网成瘾,无法自拔,以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行为出现偏颇现象。
由网络引发的中学生犯罪与日俱增,多数网络游戏都是以扮演角色互相砍杀为主,充斥着暴力、欺诈、色情等内容,一些中学生受暴力游戏及黄色网站的诱惑最终在犯罪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十分必要的。
二、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1974年提出来的,它是指现代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要求,是指人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处理、加工、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信息素养主要包涵以下五方面内容:1、热爱生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
2、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3、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
4、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资讯。5、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所以良好的信息素养不仅可以降低学生获取信息的盲目性,提高自学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探究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三、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 联系我们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我认为有以下问题: 1、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认识的不足。
在学生眼中,信息技术课就是玩游戏、上网,缺乏对这门课的正确认识,积极性也不高,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学生信息意识的不足的一面。 2、学生的信息能力不足。
中学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不够,学生在信息能力的学习上也重视不够,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进行交流、学习的能力不够。 3、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不够。
信息技术还只是别的学科的辅助工具,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学生还没有达到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在学科中发挥作用。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个特点,不断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特点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创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氛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在耳濡目染中慢慢培养的,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进行教学,并有意识地提倡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来获得和利用信息。
首先,做好学习信息课程的宣传工作,否则学生就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也变得很难了。所以我把水平高的学生和水平低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共同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让水平高的学生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其次,我也让学生不失时机的接收或收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科学知识。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也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思想意识情况。
从而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内学习信息课的氛围。2、提高计算机使用技术,培养学生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信息时代与计算机息息相关,提高计算机使用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条件。
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以及网络知识等,这些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其中Office软件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从技术层面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更要引导他们利用这些软件来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
例如在必修课本《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一节中,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了分析信息,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3、转化学生上网观念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广阔的信息资源空间,但是很多学生没有充分利用这些网络资源,也缺乏分析、辨别信息的能力。
据调查,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内容,而且网络游戏充斥着暴力等内容,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转化学生的上网观念,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网的良好习惯,多角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例如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一节时,教师可采取课堂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上网的道德修养和安全法规。在完成教学内容前一周,教师可布置辩论题目。
6.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excel考哪些知识点
目 录
前言
教科书编写说明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本章概述
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
第二节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
本章概述
第一节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第二节 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第三节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第四节 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本章概述
第一节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第二节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第三节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本章概述
第一节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第二节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第三节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第四节 综合活动:我的家乡
第五章 信息资源管理
本章概述
第一节 认识信息资源管理
第二节 使用数据库
第三节 剖析数据库
第四节 综合活动:世界文化遗产之旅
第六章 信息安全
本章概述
第一节 信息安全及防范策略
第二节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网络道德规范
第三节 综合活动:信息技术问题辩论会
WORD EXCEL POWERPOINT 如果想要我有word文件发给你看看必修的,选修因各个学校不同,教材也不同,想要什么文件在联系我吧
7.信息时代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和信息道德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获取、存储、处理、传输信息行为已成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信息传播活动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活动之一。
人类的信息行为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人们的信息活动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如计算机犯罪、危害信息安全、侵犯知识产权、计算机病毒、信息垃圾、信息污染、网络黑客、网络迷信等一系列更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在信息活动中违法行为和道德失范现象严重的现实。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阶段,好奇心、逆反心理又很强,最容易出现信息行为道德失范的问题,但是中小学阶段又是道德培养最容易取得效果的时期,所以在我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应将信息道德素质的培养作为信息素养中最基本的素质加以重点关注。
一、青少年信息素养的构成及信息道德的涵义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成员(人)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利用等方面的能力。是个体成员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包括信息情感意识、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处理能力及信息伦理道德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信息道德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传播、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道德要求、道德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道德关系。与传统道德相比,信息道德更加注重以“慎独”,但实际上对个体行为起重大作用是往往是强大的道德舆论压力。
而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由于以信息化的数字为中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呈现出间接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而个体的道德自律便成了正常的道德关系得以维系的主要保障。
二、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的目标分析 信息道德的培养是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品质,使其养成遵守信息行为规范的习惯,并使其信息行为能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的总目的相协调,信息道德教育既是社会提出的要求,也是中小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对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 1)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与道德责任感; 2)培养中小学生文明的信息行为习惯,就是要将信息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外化,养成良好的信息行为习惯; 3)培养信息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即培养中小学生在面对各种各样信息时做出评价、判断、选择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能以负责的态度自觉选择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 4)培养平等、互助、合作的精神,即培养中小学生尊重他人的观念与生活方式,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正确处理自已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树立共享资源、协作工作、共同发展的观点; 5)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信念和远大的道德理想,使中小学生能在信息活动中自觉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6)培养严格的自律精神。信息道德教育要以培养中小学生高层次的道德境界为目标,使中小学生的信息行为由他律向自律演进。
2、从培养中小学生信息道德品质的角度分析 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四种基本心理成份,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取决于这四种心理成分的发展水平,如果这些心理成分在人的品德结构中能够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互相脱离、比例失调、差距拉大,就会造成品德结构上的缺陷,影响品质的健康发展,甚至形成不良品德。良好的信息道德心理品质是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也要以培养学生信息道德品质心理因素为目标,使四种心理成分能协调、健康的发展。
1)提高信息道德认知 2)升华信息道德情感 3)锻炼信息道德意志 4)强化信息道德行为 三、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道德教育的渗透 1、教师要有崇高的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获取、使用、生成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教师,是否具备崇高的信息道德,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思想教育学生,以什么样的知识教给学生的立场问题。
教师的信息行为应在不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不危害社会、不违反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发生,也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学生。互联网的开通,使人类突破了信息交流传递的空间限制。
教师在接触各种各样信息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有用的、有正确影响的信息进行加工、合成,以生成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学生的信息,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判断评价信息的好坏。 2、信息技术课教师在课堂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
组织学生学习网上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不破坏网络秩序;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