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金融培训 > 正文

畜牧法律法规

时间:2021-04-26 11:42
本文关于畜牧法律法规,据亚洲金融智库2021-04-26日讯:

1.畜牧兽医法律法规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的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繁育、饲养、经营、运输等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所称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条规定公布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

蜂、蚕的资源保护利用和生产经营,适用本法有关规定。第三条 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发挥畜牧业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第四条 国家采取措施,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发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事业,开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和畜牧兽医信息服务,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第五条 畜牧业生产经营者可以依法自愿成立行业协会,为成员提供信息、技术、营销、培训等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成员和行业利益。

第六条 畜牧业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义务,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第七条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畜牧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牧业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工作。

第八条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畜牧业生产经营者改善畜禽繁育、饲养、运输的条件和环境。2、《执业兽医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执业兽医执业行为,提高执业兽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保障执业兽医合法权益,保护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活动的兽医人员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执业兽医,包括执业兽医师和执业助理兽医师。

第四条 农业部主管全国执业兽医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执业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执业兽医的监督执法工作。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对在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执业兽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条 执业兽医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按照有关动物防疫、动物诊疗和兽药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依法执业。执业兽医应当定期参加兽医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第七条 执业兽医依法履行职责,其权益受法律保护。鼓励成立兽医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3、《兽药管理条例》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药管理,保证兽药质量,防治动物疾病,促进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兽药的研制、生产、经营、进出口、使用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兽药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兽药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国家实行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办法和具体实施步骤,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第五条 国家实行兽药储备制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灾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时,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紧急调用国家储备的兽药;必要时,也可以调用国家储备以外的兽药。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三条 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本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本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本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第四条 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一)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二)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三)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前款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具体病种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

2.畜牧兽医法律法规

原发布者:紫鸢牧业706

第一章畜牧业法规与行政执法概述第一节基础知识一、法的基本理论与畜牧业法规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则的总和。2、法的基本特征(1)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从行为规范反映和调整的领域来看,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3)法的核心内容在于规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4)必须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3、畜牧业法规畜牧业法规是指由国家或相关行政部门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确保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总和。这里所指的畜牧业法规是广义的法规,泛指与畜牧业相关的所有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而从法的具体表现形式看,畜牧业法规又可分为以下表现形式:(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我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依据。因此宪法是制定畜牧业法规的基本依据,也是畜牧兽医行政的根本法律依据。(2)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3)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法律全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的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繁育、饲养、经营、运输等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所称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条规定公布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

蜂、蚕的资源保护利用和生产经营,适用本法有关规定。第三条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发挥畜牧业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第四条国家采取措施,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发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事业,开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和畜牧兽医信息服务,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第五条畜牧业生产经营者可以依法自愿成立行业协会,为成员提供信息、技术、营销、培训等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成员和行业利益。

第六条畜牧业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义务,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第七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畜牧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牧业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工作。

第八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畜牧业生产经营者改善畜禽繁育、饲养、运输的条件和环境。第二章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第九条国家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以国家为主,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个人依法发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事业。

第十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负责畜禽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估和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的审定,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论证及有关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咨询工作。第十一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畜禽遗传资源的调查工作,发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状况报告,公布经国务院批准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

第十二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畜禽遗传资源分布状况,制定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制定并公布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对原产我国的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遗传资源实行重点保护。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及本行政区域内畜禽遗传资源状况,制定和公布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及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分别建立或者确定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任务。享受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未经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处理受保护的畜禽遗传资源。

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应当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采集和更新畜禽遗传材料。有关单位、个人应当配合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采集畜禽遗传材料,并有权获得适当的经济补偿。

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第十四条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前,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保护方案,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经评估论证后批准。经批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实施检疫。

从境外引进的畜禽遗传资源被发现对境内畜禽遗传资源、生态环境有危害或者可能产生危害的,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商有关主管部门,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第十六条向境外输出或者在境内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同时提出国家共享惠益的方案;受理申请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向境外输出畜禽遗传资源的,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实施检疫。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前,不得向境外输出,不得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

4.我国养殖业法规概况

一、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逐步由农村副业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畜牧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从根本上讲是得益于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其基本经验:一是坚持改革开放。

我国在发展畜牧业政策方面有两项重要突破,一项是八十年代初期推行牲畜作价到户实行户有户养,极大地激发了生产者的养畜积极性;第二项是于1985年率先放开了畜产品价格和市场,流通渠道的畅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同时使市场机制较早地进入畜牧业经济运行中,使生产者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逐步增强。二是坚持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三是增加畜牧业投入。十八年来,国家逐年增加了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地方各级政府对畜牧业发展在资金投入上都有一些倾斜政策。

与此同时,积极引进外资,成效也十分显著。四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

在稳定发展生猪的同时,大力发展饲料转化率高的禽类和饲用精料较少的食草畜禽。五是依靠科技进步。

据测算,科技在畜牧业发展中贡献率由“六五”期间的35%升到47%左右。 畜牧业生产 1996年是中国畜牧业生产持续增产的第十八年,全国畜牧业总产值持续上升。

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上升到31.4 %。肉类总产量为5915万吨,比1995年增长11.3%,其中猪牛羊肉为4772.6万吨,比上年增长11.9%;奶类产量735 .8万吨,比上年增长63万吨。

禽蛋达到1954万吨,比上年增长16.2%;绵羊毛达到29.8万吨,比上年增长7.47%。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达到49.5公斤、16公斤和6.1公斤。

畜产品的结构更趋合理。在肉类结构,猪肉的比重已由1979年的94%调整到68.3%而其它肉类的比重则上升到31.7%. 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1996年规模养殖进一步发展,猪、牛、羊的出栏率进一步提高,1996年猪的出栏率达119%,牛的出栏率为27.6%,羊的出栏率为70%。随着猪品种改良技术的推广,我国瘦肉型猪发展很快,目前饲养和推广最多的是引进品种,其中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推广数量最多,使生猪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牛快速育肥技术的推广,不仅使牛规模养殖迅速发展,而且提高了牛肉的质量。 饲料工业 中国饲料工业发起于七十年代中后期。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饲料工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由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机械工业、饲料加工工业,以及饲料科研、教育、培训、质量监督、检测等构成的饲料工业体系。1996年中国饲料工业产值达718.7亿元(按90年不变价格计算)亿元;时产吨以上加工企业12107个,其中,时产5吨以上的达企业1503家。

1996年全国工业饲料产量5610万吨,配合饲料5181。3万吨,浓缩饲料418.9万吨,添加剂预混料72万吨。

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生产国。 中国饲料工业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养殖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节约了大量粮食。

同时,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政府在鼓励、支持饲料工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提倡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其中包括农作物秸杆利用。 服务体系 1993年国家颁布了《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卜使中国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步入了法制轨道。

目前我国已建成了自上而下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农业部设有全国畜牧兽医总站。

省地县乡四级普遍设有畜牧兽医站、家畜改良站、草原工作站(简称畜牧三站)等推广服务机构。村还设有兽医防疫员。

全国有各级各类推广服务机构5.6574万个,共有职工109万人。其中省级机构203个,9000人;地级机构1298个,2万人;县级机构8824个,10.9万人;乡镇机构46249万个,34.5万人。

村级畜牧兽医防推广、防疫服务人员60.7万人。过去,推广服务体系的服务基本集中在生产环节,而现在已开始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配套服务。

中国政府重视畜牧成人教育工作。目前,除了普遍开展职工和农民的短期培训外,还开展了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绿色证书”(农民技术资格证书)教育等。

“绿色证书”教育是一个重要转折,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从而提高畜牧业生产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6 年末,畜牧行业接受“绿色证书”培训的达到11万人,其中获得“绿色证书”的有2.5万人。

草业建设 中国草原面积约4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0%。其中可利用草原3.2亿公顷。

北方牧区有草原2.9亿公顷,其他分布在南方草山草坡和沿海滩涂。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6年底,全国人工种草累计保留面积近21417.2万亩,其中,人工种草11611.4万亩,改良草场8023.32万亩,飞播草场2095.8万亩。

全国治虫灭鼠面积近7000万亩。 在中国,草原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草原大部分位于边疆和边远地区,基本上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多民族杂居区;黄河、长江、淮河等众多水系的源头和中上游大多分布于草原地区。因此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减少”三。

5.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主要依据有哪些法律

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主要的法律依据有:《动物防疫法》第七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畜牧法》第七条第一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牧业监督管理工作。”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第三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

《动物防疫法》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第十五条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饲养、经营动物和生产、经营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畜牧法律法规


专题推荐: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上一篇:快递行业法律法规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版权所有
  亚洲金融智库网主要提供风险管控,网络安全,舆论公关,金融法务,金融培训等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