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1998合金投资牛股,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1-05-12日讯:
1.唐万新的德隆经营
德隆模式唐万新的生活形象是不修边幅的,他不爱穿西服、不爱打领带,甚至还不接受采访、不参加公开活动、不随意拍照。
这“几不”原则为唐万新平添了几份神秘的色彩。而唐万新似乎也把这种神秘带到了股市,带到了德隆著名的“三驾马车”。
在他看来,用足够的钱控盘一只股票并非难事,然后靠反复抵押股票融资推高股价也不算极难的事。但能做股票做得像德隆一样勇敢,勇敢地让世人都知道是德隆明庄,做出“品牌效应”则是件极难的事情。
品牌效应--资金回头率高达97%在1998年,一位业内小有名气的操盘手“花荣”在其举办的“操盘手”培训班里曾专门讲过德隆坐庄模式——接力棒。那时坐在台下的机构户、大户们也听得是面红耳赤。
那个时间,正是德隆坐庄新疆屯河的初始时期,江湖中但凡有点消息来源的人几乎都知道,但就是很少有人能在底部一直跟上天。说白了,没人忍受得了德隆式的大跌式“洗盘”,很少有人能在被套30%以上,还有信心坚持到股价翻上几倍。
正是这种跟庄的艰难和长庄的赚钱效应,才使得德隆品牌更加坚挺。很多人是心甘情愿地把资金交给德隆的,在委托理财业务盛行的那个年代,德隆的名声听起来比很多机构更有信誉。
也正因为此,德隆所接下的委托资金也迅速膨胀,很多大机构资金是德隆的常客,鼎盛时期,资金的回头率曾最高至97%。控盘坐庄--股东账户超过四万个谁都知道德隆是控盘坐庄,但很少有人知道德隆为三只“招牌股”所准备的股东账户就有24705个,而德隆控制的股东账户更多过四万个。
这也是让操盘手们很“仰视”德隆的一个小点。有些券商坐庄有两、三千个账户也就了不得了,相比而言,德隆显然在为三驾马车构筑一项巨大的“工程”。
谁都知道操控了四万个账户炒股肯定是有罪的,当初吕梁等庄家就是因此获罪的,但对于操纵证券价格罪,唐万新起初一直不愿意承认。湘火炬、新疆屯河、合金投资这三只超级牛股一直是以滚雪球的模式完成上涨。
最牛的2003年年底,三只股票的流通市值分别增长了37.34倍、26.71倍、26.70倍,总市值高达200多亿元。在此期间,几乎所有熟悉股票的机构都知道德隆拿了三家公司超过90%的流通股,但唐万新还是一直讳言“坐庄”二字。
江湖第一庄--人工堆成的雪山叫庄家唐万新也罢,叫庄家德隆也罢,反正很快德隆就有了“江湖第一庄”的美名。在“无庄不欢”的那个年代,因为有了笑傲江湖的地位,德隆很少畏惧让市场知道其买了哪些股票,唐万新配合坐庄而鼓吹的产业整合,更是让很多不合理的事情看上去很合理。
但人工堆成雪山再大也有融化掉的一天。2004年4月13日,不堪资金重负的德隆系在瞬间倒掉,三驾马车200亿的市值十余个跌停后成过眼云烟,曾经飞在天上的股价现在都在2元徘徊。
疯狂敛财--承诺收益越抬越高要想完成唐万新“接力棒”式的操作模式,就必须有足够的源源不断的资金在背后支持股价。随着委托理财资金的往来进出,股价逐渐被推高,靠德隆自身来解决融入资金的收益根本就不可能,而唐万新的“产业整合”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高度的空中楼阁,因为上市公司的钱早被德隆占用,而上市公司在股价极度透支后也早不值钱。
德隆只有变本加厉地非法融资,承诺收益越抬越高。吸钱触角--伸向金融外的各个领域为了更快、更方便地搞到钱,唐万新把吸钱的触角伸到了能伸到的每个领域。
德隆的实业看上去做得很大,在相继控制了天山股份、ST中燕、重庆实业、沱牌曲酒之后,德隆已经把产业链布局到了番茄酱、水泥、汽配、娱乐、饮料等行业,在2004年成为中国第一大民营企业集团。北京曾经最著名的迪厅JJ就曾在三年内给德隆盈利了三千多万,但可惜由于资金需求太大,JJ的盈利不过是“贴补”德隆日益膨胀的“费用”开支而已,其资金缺口有多大可想而知。
迅速膨胀--非法吸收存额460亿在唐万新此次受审前,他曾经控制的德恒证券、中富证券、伊斯兰信托、金新信托、南京国投几大机构非法吸存资金案已相继开庭。据司法机关统计显示,仅上述几家金融机构非法吸存额就有460亿元。
唐万新的梦想是,借助资本市场的杠杆之力,通过产业整合把实业做大。为此,唐氏团队在短短的几年中就控股和参股了多家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城市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公司、保险公司,完成了庞大金融帝国的布局,为其后来几年疯狂非法融资提供了渠道。
危机爆发--护盘失败出逃缅甸资本曾经帮助唐万新和他的德隆帝国迅速膨胀扩张,但由资本构建的没有“地基”的金融帝国最终还是拖垮了德隆。从2000年底和2001年,中科创业、亿安科技的先后崩盘让德隆的客户相继嗅到了“危险”的味道,而银广夏的财务造假曝光也让曾经很坚信唐万新“产业整合”故事的人开始清醒。
一直风平浪静的“中国第一庄”感受了从未有过的紧张,挤兑压力的暗流在德隆内部此起彼伏。从2000年开始,德隆每月的护盘及其他成本已达到上亿元,而漫长的熊市也让德隆压力倍增,在用收购金融资产堵窟窿的方式死扛了三年之后,“中国第一庄”终于扛不住了。
在2004年4月13日开始惊心动魄的跳水。到2004年5月25日,“老三股”的市值蒸发了160亿元。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