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金融培训 > 正文

中国能源战略投资论坛

时间:2021-05-29 11:14
本文关于中国能源战略投资论坛,据亚洲金融智库2021-05-29日讯:

1.中国的能源战略与区域经济合作

给你提供两个: 1。

如果说5月份的中哈石油管道全线通油,使中国首次实现了境外陆路输入石油的话,那么,10月20日在乌鲁木齐开幕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部长会议,在一定意义上进一步为中国与中亚各国搭起了一个共同实现能源安全的框架。 会议组织方亚洲开发银行的副行长金立群自豪地说,我们正在创造历史:不仅仅创造本国的历史,也创造着整个地区的历史。

中亚能源安全:“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亚洲开发银行所倡导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机制,目前包括阿富汗、阿塞拜疆、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八个国家。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能源行业协调委员会提出的能源合作计划,之所以受到区域内各国能源部门的追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促进相关国家能源安全的平台。

能源问题对于这个地区的每个国家来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亚洲开发银行评估报告说,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计划参加国拥有大量的能源资源,但在各国之间分布不均。

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拥有大量的水电资源,但是碳氢化合物资源的数量却并不多,而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拥有数量庞大的碳氢化合物可供出口。中国拥有的各种能源资源数量都很大,但是它快速增长的需求,远远超过了自给能力…… “因为地处偏远、基础设施不足,开采、运输成本高,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成员国所处地区的能源开发费用,远远超过了俄罗斯及其他主要产油国家。”

亚行报告说。 专家认为,这种能源资源巨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各国在追求国家发展目标的同时开展区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区域合作,将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一个合理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异常关键的组成部分。 合作、共赢架构求解能源难题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部长会议审议通过的能源发展中期(战略)计划提出,能源部门的目标是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稳定可靠、经济上能够承受、对环境友好并且数量适当的商业性能源供应。

这就意味着,在中亚区域能源合作框架之下,参与各方将得以共享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 亚洲开发银行专家称,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中亚国家,许多地区都缺乏安全可靠的电力服务,而重新启用苏联时期的电网系统,将可获得更加有效的电力供应。

亚洲开发银行中西亚局副局长姚先斌说:“有了一个合作框架平台,各国为了共同的利益,沟通就会顺畅得多。” 能源安全从本质上来说,包括能源资源的多样化和多样化的能源资源供应。

当前,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的8个国家正在围绕着这一目标实施一系列项目。 合作框架需要增强信任和加强沟通。

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胡红萍说,当前哈萨克斯坦等国经济对能源及其相关产业的依赖程度很高。中亚国家一方面会加强与邻国的区域能源合作;另一方面,也将会考虑多元化能源输出渠道,同时积极发展非能源产业以分散经济风险。

能源合作蕴藏重大商业机会 观察人士认为,随着中亚区域能源合作的发展,对该地区潜在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的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和开采的勘测,将成为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中之重。 亚洲开发银行报告指出:“所有国家都提出了一些可能上马的新的能源项目。”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地区具有潜在的新能源。 这份报告认为,能源行业的多项改革和机构的能力建设,将为更多的私人投资带来优惠。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能源行业协调委员会向本次部长会议提供的合作项目进度报告中,列出了一个长达42页的国际金融机构资助该地区的能源项目清单。姚先斌说,国际金融机构对基础项目的支持,更多的是为了私营部门“铺路搭桥”。

私营部门,不久将会成为能源项目最重要的参与者。 2。

近半个月来,有关东北地区的重头消息层出不穷,最惹眼的要数“东北地区开始构建‘能源战略共同体’”。“这是振兴东北战略中的重要步骤。”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许永盛称,“未来,国家将更多地从整体上考虑东北地区的能源发展建设布局。”而这主要是从地理、区位因素来考虑,东北地区的关联性和一体性强,适合形成“一盘棋”。

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东北地区虽然能源丰富,尤其是煤炭、石油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存在条块分割、产业趋同等结构性问题。

如黑龙江省的累计石油探明地质储量56.7亿吨,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剩余可开采储量5.68亿吨,约占全国总量的23%。但产业水平不高,集约化开采水平低,布局也不够理想。

再如辽宁的煤炭产业,深加工项目少,有些地区品种资源逐渐萎缩,对外依赖程度加剧,这些都制约着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显然,各方希望通过“能源战略共同体”的启动,从宏观调控层面解决这一地区能源发展上过去存在的诸多问题,消除羁绊,互利多赢。

实际上,在区域间建立“能源战略共同体”并不是东北地区开创性的举措。近年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能源的日益紧缺,一些区域都在着手搭建能源合作平台。

有专业人士透露,目前,长三角和京津冀各自的能源区域规划也在酝酿中。浙江省副省长王永明近日在相关汇报上批复“建议长三角能源大平台问题抓紧拟订方案”。

显然,长三角能源合作将破。

2.中国举行合作论坛首次论坛是什

楼主是想问什么?是想了解这个论坛是吗?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英文名,简称中非工业论坛,英文缩写“CAIF”),是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旗帜下推动中国和非洲在多个领域的发展与合作,致力于中非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中国和非洲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旅游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宗旨。

中国和非洲友好国家于2000年共同创立的集体对话与合作机制。在论坛框架下,中非双方就深入推进中非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中方推出了多项对非合作举措并积极予以全面落实,得到非洲国家的高度评价。

经过10年的发展和完善,论坛已成为引领中非关系发展的一面旗帜。 为了推进和深化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努力化解全球金融危机给中非企业造成的影响,建立诚信、安全、长效的中非工贸合作关系,使中非合作更加务实发展,2008年12月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下,中工合联合中非各界开办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论坛得到外交部、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等部委机构的支持,40多个与中国建交的非洲驻华使馆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等多个国际组织单位领导的支持。

“第一届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于2009年11月21日-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中非双方国家领导、业界专家、企业代表深入探讨了中国与非洲之间工业、能源、矿产、电子、科技、建筑等众多领域在未来深入合作发展的话题。

就中非双边贸易政策、中非投资环境经营战略、中国企业对非热门投资采购项目等方面进行了更加切实有效的剖析讲解。 论坛得到中非各界广泛好评。

本届论坛达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产品采购意向交易额约30亿美元,现场签订投资采购项目100余个。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下设专家委员会、中非合作网、中非国际商学院、中非商务杂志。

日常工作机构为秘书处,机构包括:办公室、商务部、国际部、贸易部、外联部、会务部、宣传部、法律中心、信息中心、评估中心等工作部门。 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秉承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在双边、多边商务合作方面发挥着愈来愈积极的作用。

3.中国的能源战略是什么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能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维持国家实力的稳定上升。

鉴于能源供应不足可能成为中国崛起的最大障碍之一,能源安全在中国大战略中的地位悄然上升,并越来越成为中国战略考虑的重心之一。在全球化浪潮中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能源大市场中去,制定新的能源战略势在必然。

由此,中国能源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国内保障供应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关乎国际能源供求和能源地缘政治的战略问题。

未来数十年里,全球油气资源供应充足,油气供需发展的总体态势会越来越安全,中国的积极参与可以改善和加强世界能源安全体系,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油气进口将成为中国的重要战略武器。从中国的角度看,利用国际石油资源是中国优化能源结构和确保能源安全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中国应该树立走出国门、分享国际油气能源的战略思想,加大利用国际资源的力度,以最终保证中国未来中长期的油气资源供应,增进能源安全。

建立稳定的石油安全机制 中国能源安全的基本方针是“大力开发两种资源,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即立足于国内能源资源,不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的供应,其次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国际机遇,积极参与和开发国际能源资源。无论从经济发展的目标,还是环境保护的目标看,调整和改善中国长期以来煤炭在能源中占绝对优势的能源结构,促进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多样化都是中国可持续能源战略的必由之路。

面对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必然趋势,逐步增加石油进口以弥补国内供需缺口几乎已成定局。鉴于此,建立稳定的石油安全机制至为关键。

我们强调,中国应进一步扩大对海外市场的战略性石油投资,以此建立稳定的进口石油安全机制,实现平时中资油田向国际市场出售石油、特殊时期仅向中国市场供给石油的目标。同时,加强与产油区相关国家的合作,开辟稳定的能源供给新基地,确保油气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从来源上减少能源供应的脆弱性。

建立蛛网式能源战略通道 中国应下大功夫加紧蛛网式战略通道的建设,有效降低中国在海上石油运输被中断所导致的脆弱性,减少对西太平洋战略通道的依赖。在这个问题上,中外分析家都强调了输油管道的潜在战略利益。

首先,加强中国南海石油的开发,并着手建设通往缅甸的石油运输管道。南中国海有石油资源235亿吨、天然气资源10亿立方米,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基地,中国应加强与东南亚相关国家在南中国海石油开发上的合作。

其次,加强东北亚能源合作,建设东西伯利亚——中国——韩国——日本的天然气管道,以及西西伯利亚——中亚——中国——日本的石油管道建设;再次,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加强和中亚国家以及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中国对中亚和俄罗斯能源资源的投资,能够为中国提供避开美国海军控制的航道的石油供应线,降低中国由于中东石油供应阻碍甚至中断所造成的脆弱,而且中国的陆上军事优势将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建设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到中国的输油管道,可以确保中国能源供应来源多元化,从而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通道事关中国的经济安全和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应不遗余力地建设蛛网式战略通道,并大幅度提高确保战略通道畅通的能力。

战略通道建设将是一项投资大、风险大、见效慢的事业,应发挥中央政府在战略通道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完善以国家银行为主体的政府投资和融资体系,在投资规模和信贷规模上应重点向战略运输通道建设倾斜,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保障重点建设项目。 加强国际能源合作 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可以增进整体的能源安全,降低区域内或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价格,建立互利的能源安全共同体。

从油气进口国的角度看,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制定,必须考虑亚太其他能源短缺国家?穴尤其是日本、韩国?雪的需求。亚太地区在全球原油消费量所占比重基本维持在28%左右,但是,亚太探明石油可采储量仅占世界的4.2%,石油产量10.5%。

中、日、韩都是世界主要消费大国,日本和韩国基本不生产石油,日本年进口量2亿吨以上,韩国年进口量1亿吨以上,中国2005年进口量也会超过1亿吨。目前三国进口均依赖中东地区。

在激烈的石油市场竞争中,中国的石油安全越来越与这些国家休戚相关,应该加强与它们的能源对话,共同探讨解决地区油气短缺的方案与措施,避免区域能源冲突与恶性竞争。其次,从油气产地国的角度看,中亚、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已经与中国开展了积极的能源合作对话。

中国应该促使能源合作纳入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更加积极地促进中亚合作、参与远东能源开发,使得远东到中国东北的石油天然气管道成为连结中亚和东北亚的纽带,获得更大的安全系数。中国可以促动参与建立区域能源共同体,以促成包括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东盟国家、港台地区等在内的区域能源安全体系。

其基本途径是:加强与东亚进口国的合作,争取共同开发周边国家如中亚、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共同开发中东的油气资源,共同建设输油管道和战略通道,减少经济、政治风险。东亚能源安全共同体不仅可以解决能。

中国能源战略投资论坛


专题推荐: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版权所有
  亚洲金融智库网主要提供风险管控,网络安全,舆论公关,金融法务,金融培训等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