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金融专硕考研调剂,B区211还是发达城市双非?,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3-08-19日讯:
金融专硕考研调剂,B区211还是发达城市双非?
过来人先上结论,选城市!选城市!选城市!
如果以就业为目的来做选择题,那么城市因素是首选。在城市因素基础之上再考虑学校和学科优势。比如题主这里,如果可以的话首选一定是华东政法和西南财经。
优势1 实践机会多多
金融就业的细分领域是非常多的,找工作的时候非常的卷,也非常需要读书阶段的实践经验积累。关于金融就业细分领域可以参考这个回答。
金融专硕就业方向有哪些?通过实习或者与学姐学长交流等方式,可以帮助自己更快的找到感兴趣的方向,大致锁定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路径,甚至可以通过实习提前介入机构的工作内容,从而获得直接留用的机会。
但这些的前提,都是能够有这种实践机会,如果学校所在的城市并没有那么多机构,也无法提供各类实习岗位,就算学科优势突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比如,选择了北京、上海的学校,就算学科优势没那么突出,但由于这些城市实践机会非常多,各类机构满地开花,也总是会有机会去实习,去真正接触机构。在未来就业的时候,在实习经历这一块就不会输太多分。
为啥说不会输太多分,而不是能取得更多优势呢?因为金融就业真的太卷了,好多第一梯队的同学学校好,实习经历也好。所以,如果想尽量找齐就业机会,还是要从实习经历上加加油,尽量体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优势2 老师的资源更丰富
更好的学校肯定会有更好的教师资源,这里的资源更多的是老师在社会职位上的。
但毫无疑问的是,北上老师的校外资源大概率是会更好的。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北上高校老师的社会职位以及可能给到同学们的就业指导,如果有我没讲到的,大家也可以直接点这个免费讲座,里面包括很多总结好的知识重点、框架梳理、择校方法和就业指导等内容,好的工具往往让备战事半功倍!授课老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等金融 top 名校,满满的干货。
比如随便搜索了一下人大商学院的教授们,有当央企独董的,有在上市公司做独董的,有在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做高级顾问的,有在机构做首席经济学家的,有在大牛期刊做特邀编审的,有在各种协会做理事的。
比如华东政法的校外导师,也有很多来自金融机构的中高层。所以,地理位置确实给了学校更多的可能性。
优势3 校友资源集中
北上学校的金融专业毕业的同学,大部分都选择留在当地机构就业,使得地理优势造就了更为集中的校友资源。
其他城市毕业的同学如果从事金融行业,有可能留在当地,也可能来北上深机构就业,也可能去别的行业从业,整个校友资源在金融行业的力量就没那么集中。
事实上,从事金融行业,同业交流和同业资源是很重要的。校友都能留在同一个城市,方便线下联络沟通是很大的优势。
比如华东政法21年硕士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金融类占比第三,虽然每届人数没那么多,但如果大部分留在上海金融机构就业,那校友资源还是比较丰富和集中的。
比如云大这种,实话实说,昆明的机构资源完全没办法跟上海或者成都比,想去多实习什么的都是有心无力。
优势4 机会成本低
毕业之后选择就业城市是一个大的命题。是去是留这是个问题。
如果能留在上学的城市,其实是非常便利的。
首先,经过这几年的学习,自己肯定已经非常熟悉当地的环境,也有很多朋友,有一种游刃有余的熟悉感。
但如果毕业以后换城市去工作,心态上肯定会有一些冲击,要在陌生城市从头开始,自己租房,自己做饭,自己去认识新的朋友,对刚毕业的同学们来说还是很有挑战的。
第二,如果换一个城市工作发现,这个城市自己完全不适应或者不喜欢,再考虑搬家或者换城市换工作,这个机会成本是很高的,一切又要重头开始。
我有朋友就是在几个城市的机构间辗转,一些户口或者是买房等硬性指标也因为这些辗转无法满足,个人认为并不是一个好的生活状态。
当然,人各有志,比如有人就喜欢多尝试,喜欢新鲜感,当然也ok。只是说,这种机会成本的问题确实是需要考虑的。
正在学金融的同学,还是尽可能把就业当做自己选学校最关键的考量指标,多参考学长学姐和老师们的建议,前人踩过的坑要尽量避免,前人成功的经验要多多吸取。尤其是在择校方法和就业指导方面,听听专业老师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准确的备战~
总的来说,如果以就业为前提条件选学校,考虑到现在金融就业这么卷,还是尽可能多的获取确定性的优势,比如城市优势。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