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为什么好多旅游达人在各种行业/身份里都做的成功?做斜杠青年是怎样的体验~?,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1-07-02日讯:
我叫另维,一个名字,但有几种不同的身份。
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和会计双学位在读的学生;
出版过几本畅销书的写作者;
做过公关;
曾经的NBA现场记者;
现在是旅行体验师;
即将会变成一名新手审计师。
这么算起来,应该算作是一名斜杠青年了。做斜杠青年,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喜欢什么,选对路, 还需要在自己的选择的那一条路上,一步一步走出来 。
每个斜杠青年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1、社交媒体影响命运的时代现在,是一个社交媒体影响命运的时代,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机会。
之前刚上大学后投了简历,最后在毕马威终轮面试的前三天,我领英的访客记录忽然多了两个陌生人。点开一看,妈呀,毕马威经理,毕马威高级经理。我的面试官!
我一直没打理自己的领英主页,信息乱七八糟,照片还是旅行美拍,此刻急忙想把主页设置成仅自己可见,研究了半天,好像没这功能。我点击经理们的主页,西装革履的头像,工作履历和工作内容、学历和职业技能,每一项都清楚楚,还有各种前同事和老板的评论。很绝望。
面试结束后的几天,他们又来一次,我才想起我上回光顾着绝望,忘记趁机整理主页了。主页还是毛坯房一般的老样子,我也没有再见过他们。
很长一段时间,我十分不服气。我简历准备得那么好,他们又没要求过领英,凭什么三番五次来看简历上有的信息?
后来我渐渐意识到时代不一样了。社交媒体早已精分成各种各样的生活工具,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履行着重要的职能。是我还把它当消遣。不肯付出,活该在上头栽跟头。
回想一下,其实社交媒体影响录取这件事,我早就见过。
我的朋友,大家都叫她宝宝萌, 宝宝萌大二时打校园工在美国大学的录取办公室里当前台。那一年新生录取到最后阶段,她送材料。走进录取委员会的会议室,看见一群招生老师围坐在电脑前刷Facebook。上班时间,嘻嘻哈哈。
她失望地想,你们在决定别人一生的命运啊!怎么敢弄得跟玩一样?!她竖起耳朵一听,马上意识到,招生办围坐一圈刷Facebook,就是工作。
录取只剩下最后几个名额,人还很多,大家都是高中生,成绩单和履历大同小异,实在是难以选择。于是老师们打开Facebook,输入申请人的名字,一一观看他们成绩单和申请文书之外的模样,边看边评论:“这些应该是她去年暑假在马尔代夫做保护海龟志愿者的照片了,和她文书里写的一样有趣转发了好多环境保护协会的文章,她真的是很喜欢海洋学哇,还考了潜水证!”
“他的个人陈述写得相当诚恳了,的确很关注政治,看他的主页我以为我在看CNN政治新闻哈哈哈,头像都是在模仿奥巴马的YES WE CAN!梦想是美国总统,wow,goodluck!”
“她的男朋友真可爱。”
“哦,我的上帝,他可真会骂人!居然还公然炫耀自己在SAT考场上作弊成功?”
“…………”
宝宝萌听得心惊胆战。寒窗十二年,决定命运的时刻,已经半只脚踏进梦想大学的校门了,居然就这么被社交媒体上的几句话搅黄?而他们到死也不知道。如果本科录取能这么做,研究生录取呢?用人单位呢?男朋友的家人和朋友呢?相亲对象呢?
…………
那天回去,宝宝萌在西拉法叶,我在西雅图,我们开着视频,一条一条讨论她Facebook上的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
这已经是好些年前的事了,在投简历前我一直没有想到这件事。
如今,已经博士在读的宝宝萌,领英主页的照片和文字全部一丝不苟,看样子是每解锁一项新技能和职业经历,都会及时更新。呈现出的专业气息,我看了都觉得真靠谱,好想雇。
她目睹一次别人的失误,马上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值。往后的几年社交媒体飞速发展,新平台层出不穷,她再也没有在上头放飞自我。而我花了同样的时间陪她选删Facebook,只觉得事不关己,看了一场热闹,什么也没有悟到、学。
生活的提示送上门来,我不肯思考消化、举一反三,非要自己绊倒才肯长教训。活该人生这条路,走得比别人慢许多。
2、社交媒体是你的另一张脸现在的社交媒体这么便捷,我们的生活习惯早变了。想了解一个陌生人,第一反应一定是看他的微博、刷他的朋友圈,然后自以为已经大致了解了此人。既然我们每一天都在如此对待别人,面试官查我的领英,招生办翻我的Facebook,又有什么好震惊的呢?
社交媒体不是一日三餐,时代给了如此产物,你不喜欢,可以不享用。但是一旦你用了,你所呈现的一切,都是你的另一张脸。脸能减分,也能加分,全看你怎么饬它。
比如我早年前遇到的一件事。
早两年,我还在做NBA现场记者,腾讯体育要招募新人,号召我们现役记者转发招聘启事,加速传播,于是我收到许多问询。
有个叫周亚当的男孩子,每天给我发私信,每次一篇800字作文,深情讲述他对NBA从小到大的爱,中学逃课看詹姆斯,大学人称小库里,连选研究生学校,都是为追寻克里夫兰骑士。如今腾讯体育招募在当地的华人记者,简直是为他而设的职业。他学材料工程,简历上没有新闻相关经历。每天按时私信,表明他势在必得的决心,强调虽然没经验,但他笃信爱能战胜一切。
我越同情,就越困扰。我不过是帮忙转简历,也无从得知这位陌生的周亚当到底对NBA了解几分,能把赛事报道写成什么样子,也不可能把这些抒情作文发给上司S姐。我看着他用心良苦,想帮他说话,却找不到能说的东西。只好眼睁睁看着他梦寐以求的骑士队现场记者证,发到了别人手上。
拿证的男孩叫冬词,也是在读的工程硕士,也没有新闻经历,也是隔三岔五发私信,说虽然没经验,但是真爱大过天。冬词多说了一句话。“我平时真的挺喜欢看赛事报道的,看完了也忍不住自己说上两句,都在这个微博上,写了有五年多了吧,请您指正。”
我认真翻了翻,眼前一亮。10000多条微博,几乎全都关于NBA。转发赛事新闻和球员微博,会附上一条像模像样的短评,也有不少长长的赛事感悟。这是个自娱自乐式的篮球评论日报啊!
于是我转发冬词的简历的时候,也多说了一句:“这位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是个体育博主,他有个微博经营得挺用心的,里面有好多他写的球评和赛评,这是链接。”
所以,即使你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有能证明你实力的内容,即使是局外人,也愿意在你前进的路上拉你一把。
冬词做了现场记者之后,我问他:“扛得住工作压力吗?”球赛晚上结束,结束之后有媒体室发布会,更衣室专访,走完流程至少午夜十二点。赛事报道要得急,稿子要连夜出。不少兼职记者兴冲冲争取到了机会,都受不了工作量,走了。
冬词说:“我以前看球赛,看完也会刷点相关新闻,然后要求自己写感悟,给自己的爱好来点当下记录,老了之后看这一套流程几乎没差,只是刷网络新闻变成了现场亲自问问题,自娱自乐的碎碎念变成了写给全国球迷的赛事报道这工作我很习惯,很喜欢!谢谢另维小姐姐!”
他的微博,不仅证明了他对NBA的了解,给了他有话可说的履历,更悄悄训练了他的写作习惯,让他提前适应了工作节奏。
现场记者的微信群里,常有经验丰富的科班记者切磋创作经验,顺便给一众虾兵蟹将开小灶。
冬词偷偷问我:“我怎么觉着×哥对我格外上心来着,我可是从中学就捧着他写的周刊长大的最近感动得都要招架不住了,我是不是得表示点什么?”
我说:“不是×哥对你格外上心,是你写的东西最多,方便他挑毛病,做Before & After的进步对比,所以老拿你举例子。”
冬词获得了最多的专业指点,报道和采访的水准都突飞猛进。在陪他长大的篮球周刊上开了《现场记者二三事》专栏,微博认证“NBA骑士队现场记者”,回国探亲还被拉去报道国内赛事,妥妥的正式员工待遇。
他硕士毕业的时候,面前已经铺好了两条人生路工程师或者体育记者,让他纠结了好一阵。他如今在知乎也是认证用户了,夜里是NBA记者的工程师,回答“做斜杠青年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冬词和周亚当都有微博。冬词用心经营的微博给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人生路,周亚当的微博我也看了。毕业于复旦大学,头像还是复旦的毕业红毯合影。再往下翻,就令人一言难尽了。
“苍老师威武!”,口水脸。
“这女的一看就是公交车!”
…………
3、一个人要有自己的领地,社交媒体是最好的土壤有些人毕业时会抱怨前路难行,因为官二代和富二代手握大把机遇和人脉,自己连个证明自己的机会都没有。可是你有社交媒体啊!社交媒体的天然属性,就是打破壁垒,让我们越过层层关系网,直接把才华展现给世界。
从前我们的班级里,有人爱画画,有人是麦霸,有人好吃,有人到处玩,有人成天就知道穿衣打扮。现在,社交媒体迅速崛起,爱画画的做了手账博主,爱唱歌的成了平台主播,好吃的变成了美食博主,爱玩的做了旅游博主,爱穿衣打扮的变身时尚博主。在班里传阅的才华,只一转身,就呈现给了全世界。
而那一个账号,就是广袤世界里独属于自己的小小领地。无门槛,零成本,因为展现的都是自己所喜爱的,吸引着天涯海角志同道合的人。撞上好运气,再做大一点,就变成了拿爱好赚钱的斜杠青年。
我所认识的斜杠青年,没有一个是到处找工作,找七八份工作一起做得来的。他们通常在本职工作之外,有一个不肯放弃的爱好,这爱好漫长地吞噬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发荣滋长,长出一片崭新的生活领地。产生收益,自然而然叫他们多了一份工作。
社会心理学说,自我复杂度(Self-complexity)提升人的安全感和幸福值。就是说,如果你的生活里只有工作,或者只有爱情,失去它就是失去一切,这样的压力会让你倍感焦躁、痛苦。而如果白天上班,晚上还要经营社交媒体小领地,自我足够复杂,就不会过度焦虑单一的失去,也没精力。
所以,我们其实不需要乞求别人赐予铠甲。找到一块领地,我们就是自己的铠甲。
4、学会用社交媒体创造价值我沉迷社交媒体,重度中毒。尤其是刚上大学的时候,简直睁眼刷、睡觉刷、蹲坑刷,热门话题如数家珍。说不定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学校里和“七小时”小组一起自习,我稍微打开微博看几眼,他们已经又写了一屏幕代码。而我花在控制自己不碰手机上的精力,比学习还多。
请教Tinker、卢娜和Yuhao学霸,人类的微博刷不停的冲动,他们到底是怎么控制的?!
他们说,我们没有这种冲动。
很长一段时间,我绝望地想,这就是我和优秀的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了。
后来我去奥美实习,新媒体组。我爱玩微博这件事,人生第一次受到了肯定甚至夸奖。当时的公司,加班加得没尽头,税前日薪50块,每周三下午有个“大师讲堂”,时常有世界各地的广告界大牛前来做讲座。他们总是大讲特讲新媒体营销。我每天都在亲眼见识社交媒体产业来势汹汹。
我开始有意识地计划微博内容,像我管理的品牌官微一样,文字图片提前编辑,只在高峰时段发送。借势营销,细细琢磨自己的关键词,思考定位。
我一点一点想明白,我是内容创作者。平台斗得你死我活,但内容是永恒刚需,内容的展现方式越来越多元,我必须不断接受和学习新的方式,才有可能避免被淘汰。
那一年,我在上海静安租房,给奥美卖命半年,积蓄都亏没了,只带走一肚子微博学问。
我的重度社交媒体依赖症没有好转,但时常回翻微博,看到自己认真编写的句子、记录的生活,会觉得花的时间也不算完全浪费。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小领地,负罪感缓解了一些。几年之后的现在,因为用心经营了一连串社交媒体,我变成旅行体验师,兼职收入比工资还高。
关于有意识的计划微博内容,在这里我也回答过了
社交媒体不是叫你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它不过是个平台。一个平台,它的属性是学习工具,交友,日记本,施展才华的舞台,还是打发时间,追踪明星出轨吸毒,掌握新型骂人套路,传播负能量的工具,全是你自己的选择。
社交媒体和毒品一样,叫你浪费生命,精神萎靡,还时不时莫名其妙和陌生人展开骂战,收获一肚子气。你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就会发现,社交媒体也和高考一样,具有改变命运的魔力。
多好的时代啊。
更好的是,它没有门槛。
他们可以,我可以,你也可以。
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可以。
专题推荐:
达人(7)好多(3)斜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