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中国普及金融理财知识教育之路还有多远呢?,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1-07-22日讯:
金融常识普及教育只有从本国国情出发才能收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中国的普及工作应注意以下的国情特点。首先,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国际化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家庭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都频繁面临前所未知的领域。比如,我们有理由相信,完善个人信用记录系统并将个人信用信息充分用于房屋按揭和消费信贷市场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趋势。
而我们对这一过程对中国信贷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无太多经验可循。这就要求常识普及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着眼于当前以及未来的投资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
其次,中国人口在收入、财富和教育水平等方面很不平衡。处于不同收入、财富和教育水平的家庭对理财工具和金融常识的需求也有很大区别。
这就要求普及工作有针对性,着眼于不同人群的具体需求。和富裕人群相比,弱势群体的信息来源有限,投资渠道狭窄,社会经济保障薄弱。普及工作应特别注重他们的需要。
第三,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比较特殊,老龄化进程很可能还将持续数十年。常识普及则应特别重视退休金储蓄这一课题。
此外,和老龄化相关而常被忽视的一个问题是,随着人的老化,人的认知、分析和判断能力都可能会下降。这些变化使得老年人往往成为金融诈骗的对象。常识普及工作可以引导老年人对财产做出最为安全的处置或者委托可靠的专人管理。
第四,相对而言,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普通家庭可以使用的现代金融产品,存在时间还很短。
金融常识普及教育也是刚刚起步。居民科学投资理财、分散防范风险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相当多的散户投资者对股票及其风险的认识是十分片面和模糊的。由于获得正确和科学的市场分析的渠道相对有限,这些投资者就很容易被误导而在市场动荡时蒙受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讲,常识教育应在最广的范围内深入浅出地强调最基本的经济和金融原理?比如“未雨绸缪”“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股市不是赌场”“没有免费午餐”等,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中小投资者由于策略错误而遭受重创的机会。
第五,研究是政策的基础,数据是研究的前提。美国联邦储备局所采集的消费者金融问卷调查内容丰富且已连续存在了30余年。美国密西根大学所采集的收入动态面板研究已运行近50年,涵盖了一个家庭多至祖孙三代的理财基本数据。中国在家庭理财和金融常识普及的研究和数据采集工作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过去10年间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金融常识普及可以和数据采集相配合,摸清目前中国居民金融常识普及现状和薄弱人群,从而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政府在中国社会经济的诸多领域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金融常识普及工作同样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参与。政府部门、科研单位、民间组织三股力量结合,才能广泛地、深入地、科学地提高人们的金融知识水平。
。
专题推荐:
中国(150)多远(3)之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