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报告,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3-07-07日讯:
一、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报告
绿色金融是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首次提出的,对这一概念国内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
二、金融支持绿色领域
一、绿色金融的定义
根据《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方案》、《绿色信托指引》等文件,绿色金融主要包括贷款、直接融资、证券投资、股权投资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业务模式。
二、绿色金融业务模式
绿色信贷对客户进行分类,实行差异化管理。近年来我国绿色信贷余额稳步增长。
2. 绿色债券
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几大债券品种,相关监管部门均已推出了支持绿色债券发行的指导文件。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展前景广阔,也是信托可开展的业务模式。
3. 绿色投资
绿色投资采用系统性绿色投资策略,对能够产生环境效益、降低环境成本与风险的企业或项目进行投资。兴全绿色投资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中诚信托低碳清洁能源1号圆基风电投资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案例可为绿色证券投资、绿色股权投资提供参考。
4. 碳金融
碳金融主要业务模式包括碳排放配额/CCER抵质押贷款、碳排放配额售出回购、借碳交易、碳排放配额/CCER交易、碳排放配额托管等。
三、信托公司如何开展绿色金融业务
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部署了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未来绿色信托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绿色信托贷款、绿色资产证券化具有较好的业务基础。信托公司可探索开展与碳收益挂钩的绿色股权投资信托、碳排放配额/CCER碳资产交易信托、碳资产托管服务信托等创新型业务。绿色公益慈善信托可作为信托公司开展绿色金融的特色业务。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金融业应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为节能减排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国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已开始探索开展各类绿色金融业务,未来绿色金融业务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具有较大的业务创新空间。
三、绿色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一,发展绿色金融关涉到国家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发展绿色金融的根本目标是“实行最严格(现代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为何绿色金融可以造就最严格的(现代化)环保制度呢?单从绿色金融本身而言,从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绿色金融并不仅仅是某种金融产品的“绿色化”,比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也不是某些金融机构的“绿色化”,比如赤道银行等,而是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的“绿色化”。也就是要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角度出发,对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整个金融体系进行绿色再造,将其引向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终极发展目标。
因此,发展绿色金融的根本之处在于对现有金融体系展开一场“绿色制度革命”,包括从产品到工具再到政策等在内的系列制度要件。其中最核心的制度要件正在于将金融体系与我们所需要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相衔接,将金融体系打造成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天罗地网”。一旦所有的生产和消费等经济行为都被纳入到绿色的金融制度体系中,就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而言,这就意味着,我们构建了一个更现代化、更严格的绿色环保制度。
故此,发展绿色金融实则就是环保制度的建设问题,关涉到国家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关系到我们能否建设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其二,发展绿色金融有助于实现国家生态文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绿色金融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补充。
根据2016年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出台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这恰恰就是从根源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污染“外部成本无法内部化”以及环境保护“外部收益无法内部化”的双重发展困境。作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理应将各种资本引导到有助于环境保护和控制污染的绿色产业中。但受各种因素制约,资本市场等金融体系却迟迟无法展开“绿色革命”,致使出现污染性投资“严重过剩”而低碳清洁投资却“严重不足”的供给侧结构性弊病。
为了解决这一弊病,政府开展干预责无旁贷。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提高污染投资成本的政策,并制定减税、补贴、配额等相应制度来促进绿色投资发展。但从普遍发展规律上看,政府对投资的“绿色”干预始终存在高成本、低效率的种种不足。如果能真正发挥市场本身在绿色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无疑将使绿色发展事半功倍。
正是在此背景下,基于市场经济原则产生的绿色金融应运而生,那就是将绿色发展的标准加诸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金融血脉中,使得绿色发展成为金融资本市场中的新兴游戏规则,进而彻底扭转市场经济行为主体对节能环保的行为预期,形成绿色发展与经济金融发展的“激励相容”,解决污染投资过剩而绿色投资不足的症结。
四、绿色金融政策支持
1.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进行
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融资渠道,其不仅仅能够进行金融服务以及金融工具的提供,而且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资源的良好配置,促进资源整合,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而当前由于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当优化自身的服务,不断将绿色金融理念融入发展过程中,推动资源得到更合理地配置,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2.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根据相关的数据分析以及调研可知,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与环境绩效之间是存在正相关关系的,而商业银行要想推动自身更好地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离不开绿色金融的,而大力进行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推动商业银行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效把握国家的产业政策,更好地进行信贷规模以及信贷结构的调整,有助于其更好地进行商机的把握,推动其进军更加优质的项目、企业以及行业,促进自身长期竞争优势的不断提升。随着我国政府大力提倡环保发展,环保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这推动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进行,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遇与空间。商业银行大力实行绿色信贷,能够更深化地降低资源消耗、推动环境污染的有力降低,并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坏账”“死账”“呆账”的困扰,促进其经营绩效的有效提升。
3.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社会效益的快速提升
随着环保发展的不断深化,公众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提升,民众以及政府对金融企业和工商企业提出了新的社会责任要求。因此过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商业银行应当积极顺应这一趋势,有效采用金融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改善,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为自身树立良好的形象做基础。同时,从社会财富增加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积极进行绿色金融的有效发展,能够促进就业环境的合理改善,推动就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人们物质财富的有效提升,从而能够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五、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金融已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问题。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够在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绿色金融已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国际标识。
中国是全球绿色金融的重要倡导者和引领者。
2016年,中国担任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首次将绿色金融引入G20议程。
三、绿色金融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绿色复苏的重要支撑。
四、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变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六、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
促进绿色消费应该发展绿色金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绿色化发展,金融机制是推进绿色消费的基本手段.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创新绿色消费金融机制,完善绿色信贷制度,建立绿色保险体系,构筑绿色社会信用体系等,并配以相应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准入政策,促进绿色消费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