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绿色金融体系,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3-07-09日讯:
一、绿色金融体系
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正成为业界共识。“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召唤和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绿色复苏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在12月10日召开的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研讨会上表示。
近期,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中国的绿色金融之路该如何扬帆?在创新研讨会上,政策的制定者和业界专家们给出了方向。
绿色金融取得长足发展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当前,以“国内统一、国际接轨”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刘桂平称,多项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已取得重大进展,中欧绿色金融标准对照研究工作也即将完成。部分绿色金融标准草案稿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先行先试,既指导了试验区的绿色金融工作,也切实提高了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质量。
刘桂平表示,截至目前,各试验区已开发上线16个与绿色金融有关的系统,有效解决了绿色项目识别问题,降低了绿色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扩大了绿色金融服务的范围和覆盖面。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体系充满活力。“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涌现。”刘桂平说,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1.55万亿元,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一位;截至今年6月末,绿色债券存量规模1.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日益完善。“人民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展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资产配置、强化风险管理,也为货币政策应对气候变化预留了空间。”刘桂平说。
完善绿色金融标准
业界认为,在迈向“3060目标”的进程中,绿色金融的发展仍有不少想象空间。
一方面,绿色金融标准亟待进一步明确。“在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例如,绿色金融的创新和科技手段的使用仍需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绿色金融标准尚未统一。”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及首席财务官Leslie Maasdorp说。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建议,应当以碳中和为约束条件,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保证绿色项目、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目录中的项目不损害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另一方面,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需要进一步扩围。“建立覆盖面更广的、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并逐步将披露要求扩大到金融机构。”马骏表示,碳排放和碳足迹应该成为披露的基本要求。
此外,碳市场金融属性有待强化。香港能源交易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杰夫表示,要充分认识到碳市场的金融属性,强化碳市场在碳减排和配置绿色金融资源中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发展碳金融产品和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提高市场流动性。
创新发展绿色金融
支持实现“3060目标”
为持续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刘桂平表示,将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复苏的重要作用。围绕“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不断改善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的融资环境。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功签署为契机,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实现‘3060目标’。”刘桂平表示,将逐步把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人民银行政策与审慎管理框架,高质量建设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碳减排的体制机制。系统性推进碳排放权和碳金融市场发展,提高碳价格形成效率。
中国是全球唯一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国家。“自下而上”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已成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一张名片。
刘桂平表示,将深入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基层实践,要继续做好试验区建设工作,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提出碳中和目标。“鼓励试验区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模式,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清洁交通等领域创新发展,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二、绿色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绿色金融已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问题。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够在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绿色金融已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国际标识。
中国是全球绿色金融的重要倡导者和引领者。
2016年,中国担任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首次将绿色金融引入G20议程。
三、绿色金融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绿色复苏的重要支撑。
四、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变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现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的目标是什么?绿色金融的目标是为了支持环境和气候保护,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投资环境友好型的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开发节能环保技术等方面来支持环境和气候保护同时,绿色金融还可以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遵循可持续的业务模式,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绿色金融的目标还包括加强环保与财政部门合作,建立绿色债券市场,制定绿色金融标准和指南,推动绿色金融的规范化发展通过这些目标的推进,绿色金融可以为实现全球环境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绿色金融又被称为
绿色金融倡议的缩写是,lsjrcy。
五、首次把绿色金融列入
工商银行无疑是绿色金融领域的“老大哥”。早在2017年率先提出“绿色信贷”发展理念并大力推进其建设,随后进一步明晰了发展目标并完善体系建设,树立了国有大行的典范。
工商银行将绿色金融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
2019年,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农业银行将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要求贯穿于信贷业务各环节,实施全流程管控,严格执行环境和社会风险“一票否决制”。
农业银行持续发力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同时,农业银行致力打造服务模式领先、产品体系领先、市场份额领先的“绿色投行领军银行”。2019年共发行绿色债券7期,募集资金390亿元,通过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债券、绿色银团贷款、绿色并购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逾900亿元,资金投向清洁能源、绿色交通、污染治理与污水处理等领域。
2019年,建设银行绿色金融的主题是应对气候变化,授信审批实行“环保一票否决”,严控高环境和社会风险客户信贷新增。重点支持有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清洁交通领域、清洁能源领域,分别投放6057.48亿元、3134.54亿元。同时支持企业采用节能减排的新设备、新技术,向节能减排改造领域投放1363.18亿元。
中国银行于2019年制定并发布了《中国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引导信贷资源投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 生态制造等绿色产业。充分发挥全球一体化优势,大力支持“走出去”企业绿色项目融资,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 持续推出可持续发展债券、绿色资产支持票据等创新金融产品,为绿色产业开辟多种融资渠道。2019年在境内全市场发行贴标绿债 334 支,金额共3434.52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发行137支绿色债券,金额共1916.16亿元。
交通银行近三年绿色类客户数占比一直保持在99%以上,向清洁能源、水利环境、城市水务、城市轨道交通等低碳环保行业倾斜信贷力度,已向包括节能环保、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清洁交通、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等绿色项目投放超120亿元专项资金。
邮储银行持续加大对污染治理、清洁能源、绿色交通、供水节水等绿色产业支持力度,同时将限制性行业 列为“审慎进入类”,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实施差异化授信 政策,严控“两高一剩”行业贷款。
此外,2019年邮储银行在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内成立了首家绿色支行邮储银行湖州市吴兴绿色支行,未来将积极探索绿色银行在信贷资源、资金定价、产品创新、业务流程等方面的经验。
国有大行作为绿色金融主力军,应当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推行绿色发展责无旁贷。绿色金融这一命题待解,仍需商业银行以实际行动解答。随着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日趋完善,绿色金融标准逐渐明晰,商业银行探索绿色金融的意愿也会有所增强,实体经济将通过金融这把“温柔的手术刀”去除顽疾病灶,早日实现高质量发展。
六、绿色金融何时提出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绿色金融的定义包括以下几层意思:一是绿色金融的目的是支持有环境效益的项目,而环境效益包括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二是给出了绿色项目的主要类别,这对未来各种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等)的界定和分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是明确了绿色金融包括支持绿色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和风险管理的金融服务,说明绿色金融不仅仅包括贷款和证券发行等融资活动,也包括绿色保险等风险管理活动,还包括了有多种功能的碳金融业务。
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包括:一是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规范发展模式,支持绿色产业。三是推动机制创新,引导民间投资。四是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加强绿色金融监管。
七、绿色金融确定为十四五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与数字产业集群的机会。
八、将绿色金融确定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
趋势一:绿色低碳引领发展,能源结构优化提速。
2020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宣布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能源消费将保持低增速和低增量发展态势。煤化工等高碳排放项目将加速收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有望超过20%,清洁能源将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目前,我国太阳能、风能、水能可开发量分别超过100亿千瓦、35亿千瓦、6亿千瓦,供给量充足但利用率较低等问题突出。
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储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将加速,解决能源并网、能源消纳等关键技术,为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将加快能源结构高频次和高标准调整步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将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以高经济效益、低能源消耗为主线的产业结构优化将成为各地“十四五”规划的重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趋势二:绿色制造水平提升,进一步推动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建设。“十三五”时期,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但电器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机械装备、钢铁冶炼等高能耗、重污染行业仍存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渗透率不足、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建设不完善、绿色制造核心环节存在瓶颈等问题。因此,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构建更加完善的绿色制造技术体系,将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进一步看,重点行业企业和工业园区仍是“十四五”时期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主体,在绿色工厂创建过程中,提高清洁生产技术水平、改善末端治理效果、提升污染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程度;以及在绿色园区创建过程中,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和能源梯级利用率、推动提升园区数字化和智慧化管理水平仍将是“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迫切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趋势三:绿色制造加快推进协同融合,新型业态不断涌现。近年来,人工智能、纳米新材料、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为我国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发展带来诸多机遇。以水处理为例,通过定向培养高效脱氮除磷微生物菌种、采用抗污染的分离膜材料等行业间协同融合手段,大幅提升了水处理效率和效果。
通过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更是催生了智慧环保等新业态,解决了环境及污染信息全面感知、环保数据高速传输,以及应急事件智能决策等传统环保工作痛点,使得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创新。2020年我国智慧环保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40亿元,相比2015年增长了165%。
“十四五”期间,打破各行业间的应用壁垒,实现多领域协同融合将成为提升节能环保技术水平的重要路径,也将成为环保企业优化环保装备产品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我们预计,随着物联网、云计算、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行业间协同融合的持续深入,智慧节能、物联环保等节能环保新型服务业态将不断涌现。
趋势四:面向防疫功能的环保新业态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十四五”期间,以下四个涉疫领域将迎来质变和快速发展。
一是环卫及消杀将向智能化发展,例如大连甘井子区疫情期间开展智能垃圾分类及消杀试点工作,可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实现垃圾减量14%。
二是危废处理将向集中化发展,以目前的产生量和处理能力估算,预计到2022年,全年危废产生量将达到1亿万吨,处理能力缺口超过2000万吨,包括医废在内的危废处理能力提升刻不容缓。
三是环境应急监测将向精准化发展,2020年环境监测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5%,远高于前三年增长速度均值16%,预计到2025年精密环境监测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
四是室内空气净化将向专业化发展,预计到2025年,室内空气净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其中,医疗场所专用的高精度专业化净化设备市场规模将达600亿元。
趋势五:行业集聚持续增强,“专精特优”成中小企业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节能环保行业的集中度较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据统计,营收超百亿元的企业数量,美国有26家,我国有10家;固废行业CR3企业市场占比,美国达49.6%,我国仅7.8%;水处理行业CR3企业市场占比,美国达17.2%,我国仅8.1%。
我国节能环保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一方面,将技术、产品与服务相集成的节能环保业务综合服务模式可以快速增强企业技术实力和资本运作能力,促进中小企业以集团合作的方式规范发展,提高我国大型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全国90%的节能环保企业都是中小企业的现实。“十四五”期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更加趋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和协作配套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集成化与差异化相结合将助推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良性发展。
趋势六:节能环保市场结构迎来重大变革调整。工业节能方面,“十三五”末,我国节能工程综合服务市场规模约2.0万亿元,占工业节能市场比例约为45.5%。“十四五”期间,高效节能技术的持续研发与突破将促使传统生产过程升级,包括变频控制技术、能量系统优化技术等高效节能技术将广泛融入到工业生产中,高效电机、余热余压利用等工业节能细分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
环保方面,“十三五”时期,水处理和固废处理始终占据我国环保市场前两位,约为40.0%和35.0%“十四五”期间,随着国家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力度,以及陆续启动重点区域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环保市场将进一步向专业化、细分化调整,危废处理、环境修复和环境监测等新兴领域市场空间将加速释放,有望成为引领高附加值环节和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九、何为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是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首次提出的,对这一概念国内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