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金融智库 > 正文

绿色发展的指标? 绿色金融发展模式?

时间:2023-08-20 00:52
本文关于绿色发展的指标? 绿色金融发展模式?,据亚洲金融智库2023-08-20日讯:

一、绿色发展的指标?

两者有以下区别:

1、概念不同 绿色发展指标是减少发展经济是对于生态的破坏,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生态文明的保护,两者概念不同

2、领域不同 绿色发展针对的是社会的工业发展,倡导节能减排,较少消耗,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节约

3、范围不同 绿色发展包含在生态文明建设里面,是具体的政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针对大自然的的建设,其中包含很多方面

二、绿色金融发展模式?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绿色金融的定义包括以下几层意思:一是绿色金融的目的是支持有环境效益的项目,而环境效益包括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二是给出了绿色项目的主要类别,这对未来各种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等)的界定和分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是明确了绿色金融包括支持绿色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和风险管理的金融服务,说明绿色金融不仅仅包括贷款和证券发行等融资活动,也包括绿色保险等风险管理活动,还包括了有多种功能的碳金融业务。

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包括:一是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规范发展模式,支持绿色产业。三是推动机制创新,引导民间投资。四是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加强绿色金融监管。

三、广东绿色金融发展历史?

广东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省,在绿色金融的发展中理所当然要承担重任。随着企业融资的方式多元化,传统的银行信贷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一些机构已经开发出了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及碳金融等新型绿色金融产品。本文概述了绿色金融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金融;广东省;绿色信贷

  G20峰会2016年在杭州召开,我国有将绿色金融纳入峰会议题,并提出绿色金融综合报告。目前绿色金融的相关业务主要以绿色信贷为主,商业银行对绿色项目或者企业发放贷款。银行的绿色信贷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创新了业务模式,开发出了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碳金融等新型绿色金融工具,现在市场接受程度并不高,规模相对有限。2016年12月,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加强环保与金融融合促进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环保与金融信息共享,加大金融机构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健全财政与社会资金的联动机制,金融服务水平在环保领域有待提高。为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广东省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将来在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有所突破。广东省将建成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推出能源效率贷款等绿色信贷产品,开展绿色信贷的资产证券化,发行绿色债券等,促进绿色产业的壮大与发展。

  1 绿色金融概述

  绿色金融指能使环境产生效益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业务。发展绿色金融要求强化金融机构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提高环境友好型的投资比重和抑制污染型的投资比重。绿色金融有包括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碳金融等。绿色金融发展面临新的机会,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贴息、担保等手段推动绿色信贷的发展,发展绿色基金市场,发展绿色债券市场,编制绿色股票指数,在环境较高风险区域建立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支持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和碳金融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试点区域,继续推动绿色金融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如表1所示,我国对于绿色金融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及政策。

  2 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

  201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了《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广东省成为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五个试点地区之一,为广东省加快金融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是我国绿色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也是广东省投资需求大的领域。增加绿色产业领域的投融资活动,给广东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8年5月,《广东省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企业认定方法》和《广东省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项目认定方法》发布的同时,也确认了首批绿色项目。

  2.1 绿色信贷

  2019年6月末,广东省各家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达5900多亿元,其中广州市绿色贷款余额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近几年来广州市绿色贷款如表2所示。在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带动下,深圳、江门、肇庆等城市也积极探索。广东省尤其是广州市的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2.2 绿色保险

  2012年5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发布后,广东保监局等负责实施绿色保险政策,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对相关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保险。到2019年2月底,广东省开展的绿色保险试点企业名单达到429家。

  2.3 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的发行,为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产业开辟了融资渠道。2016年末,广东省华兴银行公开发行10亿元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是广东省首单地方银行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的绿色债券,募集到的资金将用于环保、节能、清洁能源和清洁交通等绿色项目,为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促进能源与经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9年6月广东省六家金融机构获批发行绿色债券198亿元。内地造纸行业第一种绿色债券是由广州越秀集团发行的,募集了20亿元资金用于广州的再生纸的项目。广州发展集团拟发行48亿元的绿色债券,已经发行了24亿元。广东省绿色债券期限以三年、五年期为主,绿色债券信用资质整体较好。

  2.4 绿色基金

  平安银行和粤科金融集团设立了高达63亿元的广东环保基金母基金,将会有200亿元资金投向环保领域。粤财信托有限公司通过创立《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广东节能减排促进项目资金信托计划》,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募集22亿元资金,投向广东省绿色环保企业及相关产业。广州市花都区设立三支绿色基金,分别是空港投基金、广州北站基金、绿色低碳发展基金,总规模达41亿元。

  2.5 碳金融

  广东省碳市场交易活跃度和碳金融创新度一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碳市场的壮大将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金融发展。广州市碳交所的碳配额交易量累计成交超过7000万吨,成交额超过16亿元。依托广州市碳交所不断创新的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业务,已有两家企业融资共260万元。截至2019年8月,广东省碳交易市场CCER(核证自愿减排量)累积成交达到3997.3万吨,占全国总交易量的20.41%,处于全国第二位。以碳排放权作为抵押帮助企业融资,成为广东省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碳金融为广东经济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提供了支撑。

  3 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3.1 金融机构的参与积极性相对较低,组织架构不完善

  绿色项目往往投资回收期较长,投资风险较高,所以很多绿色项目往往依靠政府的推动。发展绿色金融,金融机构是核心主体,但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处理绿色金融业务,造成中间信贷、审批、风险管理等流程缓慢,缺乏效率。   3.2 部分民营企业的环保意识薄弱,缺乏资金支持

  2016年,广东省首次发布针对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民营企业大约只有50%制定了降污减排制度。一些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有的民营企业在只关心自身利益的多少,并不考虑自身经营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有的民营企业明明知道自身经营会污染环境,还是会通过排放污水和废气等降低企业的成本。广东省的民营企业数量庞大,由于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往往申请的贷款难度大、自有资金往往有限,会有融资难的情况,有些民营企业有发展绿色产业的意愿,却没有资金支持。

  3.3 绿色金融产品的种类有待增加

  传统绿色金融产品满足不了现在绿色金融发展的需求,需要绿色金融产品种类的增加。广东省的绿色金融主要是绿色信贷业务,绿色债券近几年有所发展,并且绿色保险发展较少。广东省绿色债券在2016年才开始发行,截至2018年底,民营企业在广东省发行的绿色债券只有29种。

  3.4 企环境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风险评价能力不足

  虽然有些金融机构在贷款的时候,有将绿色环保作为信贷标准,但是到目前为止广东省没有相关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机构在广东省只有26家。广东省金融机构缺乏对国际绿色金融发展新趋势的了解,缺少获得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和环境风险管理经验的渠道。缺少权威的第三方绿色金融评估机构的评级,从而无法实现对风险有效识别和防范。

  3.5 缺乏“互联网+”绿色融资的对接平台

  建立“互联网+”绿色融资的对接平台是有效落实绿色金融发展的重点,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配合与支持。广东省对企业在生产中环境污染的违规事件还缺乏相应的发布机制。目前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息掌握不全,信息无充分对接和共享,对企业的环保状况和信用评级无法全面了解,导致企业在申请绿色融资时流程手续繁杂,耗时较长,金融机构在审核企业情况时成本较高。

  4 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

  4.1 将更多的资金投向绿色产业领域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可以安排专项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向绿色农业、绿色企业发放绿色贷款。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商业银行绿色票据再贴现业务。广东省还要争取中国人民银行的支持,将绿色信贷资产纳入货币政策操作中抵押物的选择范围,形成绿色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4.2 推动直接融资和资产证券化

  发行更多的绿色债券在金融市场上去筹集资金,吸引投资人。增加直接融资渠道,绿色企业可以用中长期的绿色票据和资产支持票据去筹集资金,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绿色企业项目建设与投产。

  4.3 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商业银行可以提高绿色信贷的比重,企业发行更多的绿色债券,保险公司推广绿色保险,投资基金公司可以设立绿色基金,进一步拓宽绿色企业融资渠道。银行可以专门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或者绿色金融创新中心,提高绿色金融服务的水平。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完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4.4 加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建设,构建绿色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开始的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并与企业信用评价相挂钩,有一定的效果,但在市场参与度、标准体系的设计、执行力等方面仍有待加强。建设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有助于巩固绿色金融的基础,促进绿色金融的多元化发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绿色企业评价的基础,需要构建系统且科学的绿色主体评估体系。加强与各级环保部门的数据共享与衔接,分享公共环境数据平台的信息,把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记录纳入全国的征信系统,支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建设,为银行信贷审核提供支持。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平台之间展开合作,建立绿色金融风险防控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化解并处置风险;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及企业落实环境风险评估和信息披露制度。

  4.5 支持绿色企业跨境融资

  鼓励引导港澳地区的金融机构参与广东省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经验交流,将绿色金融打造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业务的合作。鼓励港澳地区的金融机构在广东省设立分支机构或成立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公司等。支持符合条件的广东省绿色企业跨境融资,拓宽广东省的绿色企业在境外融资的渠道并提供政策支持,为广东省绿色企业营造国际化的融资环境。

  4.6 加强“互联网+”绿色融资对接平台的建设

  基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依托广东省原有的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的对接平台,广东省绿色企业的信用查询、信用评级、网上贷款的审批业务的可以更高效率的完成。打造线上融资对接平台,进一步增强绿色金融产融对接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互联网+”绿色融资对接平台包含工商、税务、环保、能耗、金融等绿色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为绿色项目信息查询、金融产品展示和线上融资对接提供平台。

  5 结论

  广东省将来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绿色金融业务,让绿色金融产品与地方政府的政策更紧密的结合,并发挥更好的效能。进一步扩大绿色融资的规模,让有绿色产业发展的企业都能得到绿色融资的支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创新,让绿色金融成为推动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广东省将会形成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大力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提供支持与经验借鉴

四、金融发展规模指标有哪些?

金融系统是有关资金的流动、集中和分配的一个体系。它是由连接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一系列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体,主要是以下4个指标:

1、利率、汇率的弹性与水平面。

2、金融资产的存量和流量。

3、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

4、金融市场的运作和功能。

五、金融科技可以助力绿色金融发展吗?

金融与科技的有效融合,可以更好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新途径,健全和完善金融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绿色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强化金融领域技术应用的相关政策措施及风险防控监管条例,从技术、业务和主体多方面细化相关政策制度规定,深化科技应用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国内持续加强金融科技顶层设计,推动实现科技与金融互通共融;另一方面,金融数据保护也成为监管重点方向,央行推动金融数据安全标准制定,强化对金融机构数据安全能力的第三方风险评估和漏洞检测。本文梳理了国内“金融+科技”相关政策,从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科技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实践应用,指出地方政府、金融行业和科技企业当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精彩观点|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金融+科技”经历了“金融信息化”、“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三个发展阶段。

科技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涉及范围较为广泛,由科技支持金融机构业务流程,再进行绿色金融创新成果数字化转化实现绿色金融场景应用,从而形成完整科技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链条。

将科技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路径进行分解,可以分为算力层、基础技术层、融合核心层、场景应用层四个层面。

科技驱动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挑战有科技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具体标准及政策指引有待明确,绿色金融科技专业人才队伍仍待充实,科技企业对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在绿色金融应用场景的研发投资相对较少。

为推进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实践中应用的不断深化,让融科技在绿色金融标准审核、信息披露、产品创新等方面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提出以下建议:深化金融业体制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搭建金融线上平台,提升信息的透明度;制定绿色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加对绿融科技的资源投。

01 科技赋能绿色金融的政策环境与发展路径

(一)科技助力金融发展政策环境

科技的快速发展与渗透,对金融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在科技助力金融行业发展形态不断变更升级的情形下,国内出台了一系列中央及地方相关产业支持和监管政策,旨在加快科技赋能金融行业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金融+科技”经历了“金融信息化”、“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三个发展阶段。1993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随后经过金融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及互联网金融发展;2014年,互联网金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金融科技产业正式成为国家政策引导方向,直到2019年金融科技业首份顶层文件《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发布,为科技推动金融发展指明道路;202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稳妥推进金融科技发展,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提出将科技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同时,更加强调了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原则。

图1 中央关于科技与金融的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贸易金融网、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为响应中央科技与金融相关政策,地方各政府、人民银行、工业园区等结合当地特点做出地方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8年以来,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陆续发布金融、科技相关产业政策,通过人才补贴、融资支持、研究奖励、专项投资基金等优惠政策引进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及研发组织,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金融发展。

图2 地方上关于科技与金融的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贸易金融网、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科技助力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背景下,绿色金融作为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及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技与绿色金融的结合可以更好助力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科技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涉及范围较为广泛,由科技支持金融机构业务流程,再进行绿色金融创新成果数字化转化实现绿色金融场景应用,从而形成完整科技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链条。一般来说,将科技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路径进行分解,可以分为算力层、基础技术层、融合核心层、场景应用层四个层面。一是算力层,作为数字化时代的物质保障,包括5G移动网络、高性能处理器、高速数据存储设备等设施;二是基础技术层,涵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可以促进绿色金融业务高效发展;三是融合核心层,是指通过新兴科技手段实现绿色金融的各类通用业务需求,如在业务流程、管理应用、产品服务等领域的创新运用,将技术与绿色金融进行深度融合;四是场景应用层,主要通过金融科技构建绿色金融业务的实现与应用方式,具体业务领域可细分为环境风险治理、环境效益分析、ESG应用、碳金融、绿色信贷等多种应用场景,实现数据统计、风险监测、业务流程管理、绿色金融交易等多项功能。

图3 科技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路径

资料来源: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融合发展架构及应用方向

02 科技驱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实践与应用

为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再仅仅局限于后台数字化服务。目前,已有多个绿融业务领域开展实践探索各类应场景层出不穷。清华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完成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创新性应用场景驱动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通过采用或集成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将其应用在ESG分析、环境风险管理、环境效益测算、绿色信贷、碳金融、绿色债券等十余个绿色金融的业务场景中。除此之外,目前中国已有60余家机构应用金融科技的技术手段服务于绿色金融场景,这些机构包括金融企业、研究机构、金融技术服务提供商等,主要集聚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地区。

图4 中国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的应用场景(2020年)

注:针对调查范围内的六十余家机构,在该绿色金融领域运用金融科技的场景数量,占这些机构全部绿色金融科技场景数量的比重

资料来源: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以ESG数据库、环境效益测算和环境风险管理三个应用场景为例,简要概述科技驱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创新实践情况。借助科技手段建立ESG数据库和评价能力,比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ESG评级标准,建立ESG数据库;依托科技实现环境效益测算定量信息披露,环境效益测算内容主要包含绿色信贷规模、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绿色金融标准及认证等,通过建立评价体系,持续完善环境权益市场交易定价机制;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方法进行环境风险建模及智能定价,环境风险建模流程、数据统计分析及预测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应用使得建模结果更加高效准确。

03 科技驱动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国内绿色金融蓬勃发展,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业务流程管理、合规风控等金融科技应用场景的需求逐渐增多,这种变化趋势对于信息处理的时效性、精准度、整合度等提出更高要求。过去,在有效识别绿色项目、业务监测、开发绿色金融创新产品等方面,金融科技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市场、技术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具体而言:

科技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具体标准及政策指引有待明确。科技助推绿色金融发展还面临着政策上的障碍,缺少详细评价标准与实施细则。此外,针对现有的成功应用案例也缺乏一定的总结及推广。

绿色金融科技专业人才队伍仍待充实。绿色金融对应的新能源、碳资产、节能减排、环保科技等行业是金融公司较为陌生的领域,与传统产业相比,虽然市场前景较为广阔,但业内竞争激烈,技术迭代较快,对绿色产业人才储备和投研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技企业对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在绿色金融应用场景的研发投资相对较少。大部分的科技公司主要投入集中在解决运行效率问题的场景,例如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项目识别、环境效益测算和ESG产品开发等方面。但是,针对信息透明度、可用性及可追溯性问题的金融技术创新和应用较为缺失。

04 对策及建议

为推进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实践中应用的不断深化,让融科技在绿色金融标准审核、信息披露、产品创新等方面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针对上述挑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深化金融业体制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绿色金融产业政策体系要不断优化与完善,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实现需要有体制和机制创新作为载体,同时通过“科技+绿色金融”的融合应用研究,构建适合金融业稳健运行的金融科技及绿色金融发展体制。

搭建金融线上平台,提升信息的透明度。金融公司可以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企业线上管理平台,使委托人对金融公司和产品的情况有更深入地了解,可以较大程度提高信息透明度,进而提升委托人对公司的信任度,以便作出正确的投资判断和风险评估。

制定绿色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加对绿融科技的资源投。建议金融公司制定融科技推动绿融发展战略、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建相应的体制机制、才队伍、技术储备,加大对绿色金融科技的资源投入。

六、哪些指标用来衡量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指标

绿色发展为核心的政绩考核的指标

“绿色发展指标”是中国于2011年开始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的一项主要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政绩考核的指标。

科学的“绿色发展指标”主要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利用清洁煤炭比例,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减少,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占GDP比重等与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关系的指标。

背景介绍

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复杂时期,而全球”绿色工业革命““内外因素”的双重压力使得中国必须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工业革命”。

中国酝酿“十二五”用“绿色发展指标”考核

中国正在进入资源环境矛盾凸显期,人与自然之间差距扩大期,长期以来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又形成了“倒逼”机制和“外部压力”,客观上迫使中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型。

五年规划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手段,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2010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实施最后一年,同时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筹划之年。为了良好的制定“十二五”规划,中国政府搜集各方智慧、征求各方意见,来编制“十二五”规划草案。这一草案将于2011年3月提交全国两会审议通过,以指导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十二五’规划不仅是中国第一个绿色发展规划,更将成为中国实现绿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2]  为了实现中国的“绿色现代化”,专家拟定出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2006年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所确定的战略目标,这一时期需要将我国纳入科学发展轨道。这也是我国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阶段,我们希望中国争取能够在2020年前后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高峰。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需要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从高增长变成低增长,甚至零增长。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降低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比重,并提高服务业比重。

第二步,2020年到2030年是提前实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也应该进入到二氧化碳大规模减排阶段,力争将203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2005年的水平,这个减排比例即使在全世界来看也还是比较高的。

第三步,2030年到2050年是我国实现发达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我国需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进一步大幅下降,并且与世界同步。根据世界的减排路线图,全球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到相当于1990年水平的一半,因此中国也应该将自己205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削减到1990年一半的水平。

不过,尽管中国有决心成为全世界最“绿”意盎然的国家之一,巨大的GDP增速、能源消耗型经济增长的惯性以及公民环保意识的不到位,都将对中国顺利走上“绿色之路”形成重重挑战。

所以,全民支持是中国走上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

反应与评价

事实上,中国已经决定主动实现绿色转型,在全球和亚洲转型中“先行一步”,以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许多国家更加突出“绿色复苏”的理念,纷纷实施所谓“绿色新政”,把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作为经济刺激计划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同样也在积极发展绿色经济。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任执行主任莫里斯斯特朗:“中国政府非常负责任,这是令人敬佩的勇气和承诺。但中国能源利用的效率只有发达国家的1/4,“因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孙翠华: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在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方面正在做出巨大的努力。“‘十一五’以来,中国仅推动节能降耗这一项,就相当于减排11亿吨二氧化碳。”中国各城市有两千多个节能减排项目处于申请批准阶段,如果都能得到实施,预计在2012年前能减少2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何建坤:中国GDP中的能源强度一直在明显下降,但是2009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冲击导致中国扩大产能、拉动经济,GDP中的能源强度随之又重新抬头。这说明中国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将是一个艰难、反复的过程。

知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中国新一轮经济社会转型进程中,黑猫将被淘汰,只有‘绿猫’才是好猫”。[1] [2]

未来期望

“十二五”时期,一旦绿色指标被纳入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中,中国各省区市就将采取更多切实的举措来推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而不是为了保护地方利益、拉动GDP数字增长而敷衍了事。中国计划于2011年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规划,绿色发展指标大有希望成为规划的重中之重,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中“绿色”指标内容也将必不可少。[2]

可以预见,在政绩考核这一强大的指挥棒的指引下,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国家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舒适。[3]

新考核标准

中国酝酿“十二五”时期用“绿色发展指标”考核地方官员政绩

正在此间参加上海世博会“环境变化和城市责任”主题论坛的政府官员和学者指出,中国计划于2011年开始实施“十二五”规划,其中绿色发展指标有望成为规划的重中之重,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中“绿色”指标内容也将必不可少。

中国政府正在搜集各方智慧、征求各方意见,编制“十二五”规划草案。这一草案将于2011年3月提交全国两会审议通过,以指导中国下一个五年发展。

“‘十二五’规划不仅是中国第一个绿色发展规划,更将成为中国实现绿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知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胡鞍钢参与了中国“十五”“十一五”以及“十二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

据悉,正筹划中的“十二五”规划中正在考虑构建绿色发展指标,很多专家建议新增包括“可再生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等“绿色指标”。 胡鞍钢表示,科学的“绿色指标”应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利用清洁煤炭比例,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减少,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占GDP比重等指标,希望2011年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规划中能用这些指标考核地方官员。

学者分析指出,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复杂时期,“内外因素”的双重压力使得中国必须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工业革命”。

中国实施绿色转型的决心令世界有目共睹。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举办前夕,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把该指标纳入强制性的国民经济发展纲要中。

与会专家表示,为了兑现承诺,中国政府必须要在“十二五”规划中增加碳减排内容,并用这些指标考核官员。

“中国政府非常负责任,这是令人敬佩的勇气和承诺。”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任执行主任莫里斯斯特朗评价说。

考核

而在中国即将展开的新一轮绿色发展浪潮中,将“绿色指标”作为对地方官员的指挥棒成为各方所愿。

尽管困难不少,但莫里斯斯特朗对中国能够兑现节能减排承诺、实现绿色转型颇具信心。他认为,中国的特别之处是体制的优越性,能很有效地解决非常复杂的局势和问题。[4]

七、为什么要发展绿色金融?

一、绿色金融已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问题。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够在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绿色金融已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国际标识。

中国是全球绿色金融的重要倡导者和引领者。

2016年,中国担任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首次将绿色金融引入G20议程。

三、绿色金融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绿色复苏的重要支撑。

四、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变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八、促进绿色消费发展什么金融?

促进绿色消费应该发展绿色金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绿色化发展,金融机制是推进绿色消费的基本手段.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创新绿色消费金融机制,完善绿色信贷制度,建立绿色保险体系,构筑绿色社会信用体系等,并配以相应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准入政策,促进绿色消费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九、农村金融发展有哪些指标?

(一)总人数和乡村人口的填报。(二)财政类统计指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填报。(三)上市公司数据的填报。(四)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填报(五)“农信社农户信用档案户数”指标名称修改为“农信社(农商行/农合行)农户信用档案户数”,填报农信社、农合行和农商行数据

十、金融发展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

近几年我国越来越重视绿色金融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如何在有效地完成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绿色发展,使得发展绿色金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意义进行总结,并通过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发展绿色金融对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以及能源消费的影响


专题推荐: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 备案号: 滇ICP备2021006107号-276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