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金融智库 > 正文

智慧城市金融是什么? 智慧城市金融服务

时间:2023-09-22 10:59
本文关于智慧城市金融是什么? 智慧城市金融服务,据亚洲金融智库2023-09-22日讯:

一、智慧城市金融是什么?

智慧城市作为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建设概念,它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意念,集成城市的组成系统和服务,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构建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构建智慧金融体系

智慧经济作为智慧城市体系评价的首位可见经济的运营与发达程度直接决定了智慧城市的规模与评级。在智慧经济的影响下势必会有一大批智慧金融产业蜂拥而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之后,我国研究和实验数字货币的步伐加快各种数字货币实验和应用的信息被披露。这反映出中国的主权数字货币的应用试点进展较顺利,可能很快会进入落地阶段。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人民银行制定政策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后续视情扩大到其他地区。大体而言,这就是在全国大范围铺开的意思了。

原来的计划是未来3年将有30-50%的基础货币被数字货币替代,现在看,这个计划是大为提前了,那么按照现在的速度,未来3年流通中约有一半的流通货币将会是数字货币。

面对即将上线的庞大的数字货币,人们不经会将目光投向银行与互联网公司,它们是否有足够的准备?现在的技术能否支持大规模、高频率的交易?

数字货币作为智慧金融的一部分带来的是新的场景,新的金融业态和新的生活方式,智慧金融数字化是为了更好的配合智慧城市的建设。

面对智慧金融的数字化进程,智慧金融的服务体系也随之要得到相应的变革与提升。“更开放、更普惠、更专业、更严谨”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各家金融机构的“四大进步”。这四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了金融机构的各个业务领域。金融功能已经突破了时空限制,延展服务边界,既无处不在又挥之即去,融入百姓生活各种生活场景,传统金融行业由封闭走向开放合作。一直让金融行业视为惯例的2/8法则在一定程度也被打破,金融科技手段大幅降低了成本,延伸了触角、提升了效率,即使是财富管理、融资信贷等复杂业务也能便捷高效、安全的提供给服务,使长远客户的金融需求也能得到有效的满足。

面对未来智慧城市中高净价值客户金融服务的个性化、订制化、智能化特征更加突出,金融服务的定价更加精细。在大数据管理的实际应用下风险管控的手段更加多维、实时,为数字经济提供丰富风险管理工具,打造全面风险监控的智能风控体系。

二、智慧城市金融服务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智慧城市正逐渐崭露头角,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融合金融服务和智慧城市发展的行业,智慧城市金融服务在这个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智慧城市金融服务?

智慧城市金融服务是指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以金融科技为核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提供更加高效、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和解决方案的过程。它将金融行业的创新与智慧城市建设有机结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金融服务可以涵盖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 智能支付:通过移动支付、无人支付等技术手段,让城市居民和游客的支付更加方便快捷。
  • 智能投资:利用智能投顾、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投资理财服务。
  • 智能保险: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智能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提升保险行业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 智慧消费: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推荐算法,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和购物体验。
  • 智慧城市金融服务的重要性

    智慧城市金融服务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 促进经济发展:智慧城市金融服务可以提高金融行业的效率和效益,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
  • 优化城市管理:智慧城市金融服务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医疗、环境等方面的管理,提升城市的治理能力。
  • 增强市民生活体验:智慧城市金融服务可以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生活服务,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 提升城市竞争力:智慧城市金融服务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来到城市,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 智慧城市金融服务的挑战和机遇

    虽然智慧城市金融服务带来了许多机遇,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 数据安全风险:智慧城市金融服务需要处理大量的个人和企业数据,数据安全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
  • 技术难题:智慧城市金融服务需要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手段,技术研发和应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 隐私问题:智慧城市金融服务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收集和使用,如何平衡利益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 然而,面对挑战也意味着机遇。智慧城市金融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只要通过创新,克服困难,智慧城市金融服务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智慧城市金融服务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发展的推进,智慧城市金融服务在未来将面临更多发展机遇。

  • 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将在智慧城市金融服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提供更智能、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将改变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为智慧城市金融服务提供更加安全、透明的解决方案。
  • 跨界合作的加强:智慧城市金融服务需要金融、科技、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的跨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 智慧城市金融服务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将推动城市的创新和升级。我们期待智慧城市金融服务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智慧城市,什么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城市进行智能化改造,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市民的生活质量的城市。

    其主要特点包括信息化、智能化、动态化和人性化。

    在智慧城市中,各个领域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合作互助,市民可以享受更加便利、高效和舒适的公共服务。

    智慧城市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除了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便利和效率外,智慧城市还可以优化城市的环境、交通、资源利用等方面,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智慧化的社会和创新的思维模式,各个领域的积极参与和协同发展也是关键。

    四、智慧城市概念:什么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经常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交叉,甚至与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信息化概念发生混杂。对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读也经常各有侧重,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技术应用,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网络建设,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人的参与,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智慧效果,一些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先行城市则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创新。总之,智慧不仅仅是智能。智慧城市绝不仅仅是智能城市的另外一个说法,或者说是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还包括人的智慧参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内涵。综合这一理念的发展源流以及对世界范围内区域信息化实践的总结,《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一文从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层面的创新对智慧城市进行了解析,强调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的方法论应用。

    五、新型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区别?

    新型智慧城市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其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措施与体现。传统的智慧城市建设重于技术和管理,忽视了“技术”与“人”的互动、“信息化”与“城市有机整体”的协调,导致了“信息烟囱”“数据孤岛”,重技术轻应用、重投入轻实效,公共数据难以互联互通,市民感知度较差。

    六、城乡规划怎么转型智慧智慧城市?

    已经开始城乡规划的学习了,最好是立足城乡规划的专业基础,补充智慧城市、CIM、BIM、数字孪生等相关知识,把跨学科作为自己的优势,否则面对纯CS出身的科班生没有核心竞争力。

    以下面这篇纯规划领域书籍的阅读为例,可以不断思考规划建设与数字技术可以结合的点,而这样深入行业的思考,计算机背景的同学很难做到。

    《从规划设计到建设管理(绿色城区开发设计指南)》是一本关于针对绿色生态城区、综合复杂区域规划设计方法的介绍与工作指南,其中重点是对于“规划设计总控”概念的介绍。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多次感受到,面对城市复杂系统,尤其是区域整体开发这样的复杂工作,CIM及其他数字化技术有诸多参与工作、“从规划设计到建设管理”赋能的机会。

    一、写作背景

    本书由华东总院城市设计中心(现城市空间规划院)查君博士担任主编,编委会委员包括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张俊、华东总院城市设计中心田逸飞、信汇、张绍华。首版发行于2019年3月,同一时间另一本由上海院李定牵头的关于设计总控的专著《区域整体开发的设计总控》仍在编写中,并于一年多以后方才问世。与此同时,围绕“总控”概念的规划设计落地管控实践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2011年开始介入、2015年基本竣工的世博滨江B片区是设计总控实践的早期案例,其后本书涉及的上海桃浦创智城、上海宝山新顾城、上海三林滨江南片区以及徐汇滨江西岸传媒港、世博公园等项目逐渐开展,这些一边探索创新机制一边解决实际问题的总控实践为本书的写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21年7月12日,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印发《关于开展建设项目规划实施平台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上海市建设项目规划实施平台管理工作规则(试行)》,标志着上海市正式从政府层面确立了对于总控工作的鼓励和相关工作指导。同时,类似“总控”或“规划实施平台”的规划落地管控工作机制在各地均有尝试,如深圳的“总师制”。

    二、内容概要

    本书将后期建设管理的理念提前至规划设计阶段,提出了“规划设计总控”的概念,并同时从法定规划优化、专项规划整合、开发建设导则、管控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建立这五个方面,构建区域开发全流程的操作模式和实施框架。

    第一章介绍了区域开发和绿色城区建设的背景。第二章展开绿色城区开发建设趋势与阻力。并对规划系统缺陷及其成因进行解读。第三章是本书核心,介绍了绿色城区开发建设模式与对策,着重阐释了“规划设计总控”概念。提出了规划设计总控的“七大原则”:1)多专项整合;2)多利益协调;3)多维度统筹;4)全过程参与;5)动态化调整;6)综合化咨询;7)多部门协作。解释了总控“五步走”实施模式:1)管控简化及设计协调现状优化;2)专项梳理及规划整合空间层面;3)开发控制及建设落实时间层面;4)管控流程及机制建立体制机制;5)技术平台及智慧运营技术手段。后续第四章到第八章分别展开了“五步走”模式的具体内容。最后一章介绍了上海桃浦创智城、上海宝山新顾城、上海三林滨江南片区三个案例。

    三、读后感:CIM赋能总控的若干设想

    接下来,按照阅读顺序,记录一下阅读过程中,对于CIM赋能总控以及规划设计到建设落地的一些想法。

    1、技术手段和数字智能的引入,是未来规划设计的头号趋势

    在本书1.1.3行业发展章节中,提出未来规划设计会更多关注四个方面:技术手段和数字智能、公共政策和规划管理、空间质量和建设品质、以人为本和关注各方利益。其中后三个可以说在规划学科领域已经有较长时间的讨论,但是数字技术的引入,短板非常明显,可提升空间相对最大

    2、CIM对审批流程高效化的辅助

    2.2中观层面规划设计趋势中,提到“审批流程高效化”是趋势之一。201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深化本市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施办法》,针对工业项目、小型项目、其他社会投资项目,政府审批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5个、35个、48个工作日,相比于原先105个工作日大幅缩短。

    关于审批的信息系统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普及,现阶段的主要作用是是解决工作流程的线上化,CIM基于自身丰富的城市基础信息和规划法规、规范知识图谱,可以进一步辅助审批的核心决策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3、控规的三维化

    2.3.2.1提到传统控规控制内容强调平面控制,缺乏三维空间引导。目前的控规确实主要是采用二维平面的形式,限定一些红线、退界、布局范围等。未来是否可以结合CIM的三维特性,让红线的“面”变成红区的“体”,在三维空间对建筑形体进行更准确的引导,这样功能混合、立体城市也能进一步在有约束的情况下也获得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不是像现在因为主要是二维管控,所以就简单化一刀砍死,共享、混合、立体都无从谈起。

    4、CIM的城市级碰撞检查辅助专项规划整合

    2.4.1提到规划系统缺陷的成因之一是技术上,开发建设相关规划需要整合,但相关技术手段与方法仍然缺乏。不同规划之间往往存在“规划打架”,但是却不易觉察。这非常类似建筑中各专业存在碰撞的问题吗,建筑是用BIM解决,城区则可以用CIM进行城市级的碰撞。难点应该是一些规划要素比较难语义化,需要懂规划的一起完成数字化转译。

    5、CIM提供公众参与的可视化平台

    3.1.4.2在介绍法国规划体系的时候,提到基于城市设计平台,给各参与方提供一个可以相互理解和充分协商的可视化平台。数字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消除信息壁垒、完成信息共享,而数字孪生可视化则可以大大降低沟通的难度。在未来规划逐渐走向存量市场,城市更新、社区营造逐渐成为规划市场的主流,相信这种以公众参与为目的的CIM可视化平台会有越来越多的需求

    6、CIM平台对规划实施整体过程的管理支持

    3.2.3提到了规划实施的智慧运维,需要借助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实现规划要求提核、规划建筑审查、设计方案比选、智能实施监测。目前这些功能在技术难度上已经具备了一定可实现性,但是在真正的规划实施工作中,这样一个平台常常被抛在一边。原因是多方面的,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一方面要推动技术研发,做出更适合规划总控团队的平台工具,减轻他们的使用门槛,充分体现平台对于提升效率、信息存储连续性、信息提取便捷性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推动对工作机制的变革,把数字平台真正结合到总控工作流中。

    7、CIM平台的使用对象应当包含总控团队

    在实践项目中,CIM平台的购买方通常是建设单位,在区域开发中就是一级开发商。我们对于使用主体有过很多讨论,也曾因为出资方是一级开发商而把用户定义成一级开发商。但是,本书3.5.1中D谈到,技术管理平台应以总控单位为主体,而考虑到一级开发商委任总控团队的原因就是因为开发商本身人力不足,所以赋能总控的CIM平台即使不是以总控团队为单一用户,也应将其列为主要用户

    8、CIM辅助智能审批

    在4.3.3.2展示了附加图则的管控要素,包括建筑高度、屋顶形式、建筑材质、建筑控制线、机动车出入口、公共停车位等等,粗略划分了一下,有一半管控要素利用数字工具进行自动审查应该是技术可行的,其他不可行的要素主要是一些有主观判断或不好转译的,也可以借助可视化能力,辅助审批决策。

    9、仿真模拟辅助专项要素的矛盾梳理及解决方案

    5.8谈到很多专项要素的矛盾和解决,其中一些明显可以通过GIS引擎自带的分析能力或者BIM碰撞得到辅助。例如加油站选址距离保护建筑过近,可以借助GIS对于两个要素的距离进行判别。还有共享单车与交通空间的矛盾、地下空间的碰撞,与此类似的很多空间冲突都可以利用工具辅助。其他还有诸如电力专项、排水专项等,可以通过简单的模拟和设置规则进行辅助判断。

    10、CIM可视化平台有利于阅读和使用“区域总图”

    5.9.2提到总控的一个关键成果是一张区域总图,在规划实施平台政策中也强调地区总图这一关键技术成果。大总图其实就是涵盖了道路交通、竖向规划、给排水等等专业的内容,可能有十几类内容,也即十几个大类的图层。这些内容如果能转译到CIM可视化平台中,肯定比纸质图纸好阅读,也会比CAD图纸好理解,而且还有三维整体集成的优势,对于总图这一关键成果的使用效率会有较大提升。

    11、AI辅助建设实施验证

    6.3提到了总控团队在编制完管控文件后,需要做建筑验证,即“以街坊为最小验证单位进行方案布局,一般达到建筑标准层基本柱网布局深度,对建筑内部功能及外立面形态不作要求,主要目的是将建设实施阶段可能遇到的实施性问题前置化研究,以最大程度节省解决相应问题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说白了,就是编制完了管控规则,要自己先强排试试规则有没有问题。这里的强排不追求美观和创新,主要是为了暴露问题,这样的场景非常适合引入AI自动生成方案,暴力排雷


    相关回答:

    阿里智慧建筑、腾讯智慧城市,建筑工程行业人员如何参与?

    我是 @言之,前建筑师、城市设计师,现智慧城市产品经理。

    关注我,关注数字化转型中的城市与建筑。

    七、什么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基于信息通信技术(ICT),全面感知、分析、整合和处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各 类信息,实现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以及时对城市运营管理中的各类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决策支持,优化城市资源调度,提升城 市运行效率,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智慧城市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融合在一起,将城市信息化推向更高阶段。它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社交网络等工具和方法,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和智能融合的应用。智慧城市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有专家指出,伴随着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理念的广泛普及,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从内容上来说,智慧城市包含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应用、智慧服务、智慧治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内容。其中与百姓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智慧应用主要体现在交通、电网、物流、医疗、食品系统、药品系统、环保、水资源管理、气象、企业、银行、政府、家庭、社区、学校、建筑、楼宇、油田、农业等诸多方面,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可以想见。

    智慧城市的发展一般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智慧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物联网建设、云计算中心建设等等,实现数字化,才能谈智慧化的问题。从服务性来说,城市管理、城市公共设施、基础服务设施的数字化最为关键;第二阶段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融合阶段,将不同领域的城市基础服务信息实现互联和互通,借以形成泛在的城市服务;第三阶段是智慧城市的内生发展阶段,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便捷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慧化城市服务。

    八、智慧城市和智慧水务差别?

    智慧水务属于智慧城市一部分。智慧水务只涉及城市给排水。智慧城市涉及市容市貌,软件等。

    九、智慧城市|什么是智慧城管?

    数字经济时代,智慧城市在盛行

    一年来,“数字”翅膀给美好中国带来许多可能,电子政务、数字经济、智慧社会,一场数字变革正在神州大地上激荡。

    400个数字经济重大项目,3000亿元总投资,其中200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一批项目已建成运营。

    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

    “截至去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万亿元,约占GDP的1/3。”杨小伟说。

    一年来,我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实现突破。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成为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达到59万台,工业APP平均1500多个,注册户数平均超过50万,2018年平台相关业务收入平均约为5亿元。

    一年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务,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统服务。

    新时代孕育新产业,新产业澎湃新动能

    数字经济,助力国内大市场形成。2018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5.4%,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6.4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扩展就业新空间。数字经济下,新模式新业态孕育而生,带动配套服务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机会。

    数字经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显示,有92.9%的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后利润率得到提升;2018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相关企业实现研发成本降低30%,生产效率提高10%,实现节能减排10%。

    “我们可以看到,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的作用持续提升,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说。

    智慧社会让你我的生活更便捷

    “靠面子”就能寄快递!今年4月,菜鸟驿站推出刷脸寄件,提前在线上发出寄件需求,到站授权后刷脸,实名认证,寄出快递,秒级响应。

    凭脸就能取钱!日前,可以刷脸取款的ATM机悄然出现,摄像头精确计算瞳距、五官比例,有效防御照片、换脸视频、翻拍、面具攻击等风险,保证不会认错主人。

    十、智慧金融专业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还可以,好就业的。

    智慧金融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使金融行业在业务流程、业务开拓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智慧提升,实现金融产品、风控、获客、服务的智慧化。金融主体之间的开放和合作,使得智慧金融表现出高效率、低风险的特点。


    专题推荐: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 备案号: 滇ICP备2021006107号-276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