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信息报送法律法规,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1-04-17日讯:
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或规定有哪些
第一百七十一条 公司的通知以下列形式发出:
(一)以专人送出;
(二)以邮件方式送出;
(三)以公告方式进行;
(四)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形式。
第一百七十二条 公司发出的通知,以公告方式进行的,一经公告,视为所有相关人员收到通知。
第一百七十三条 公司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会议通知,以专人送出、邮件方式、传真方式进行。
第一百七十四条 公司通知以专人送出的,由被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签名(或盖章),被送达人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公司通知以邮件送出的,自交付邮局之日起第七个工作日为送达日期;公司通知以公告方式送出的,第一次公告刊登日为送达日期。
第一百七十五条 因意外遗漏未向某有权得到通知的人送出会议通知或者该等人没有收到会议通知,会议及会议作出的决议并不因此无效。
第一百七十六条 公司指定《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为刊登公司公告和其他需要披露信息的报刊
2.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都有哪些
一. 2000年以前 2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2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6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8
1.4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11
1.5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13
1.6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 16
1.7 涉及国家秘密的通信、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审批暂行办法 19
1.8 商用密码管理条例 22
1.9 科学技术保密规定 25
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29
1.11 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 33
1.12 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 35
1.13 广东省技术秘密保护条例 38
二. 2000年 41
2.1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 41
2.2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43
2.3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45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48
2.5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60
2.6 联网单位安全员管理办法 61
三. 2001年 63
3.1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63
四. 2002年 68
4.1 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管理办法 68
五. 2003年 71
5.1 广东省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71
六. 2004年 72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72
七. 2005年 77
7.1 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 77
7.2 商用密码产品销售管理规定 79
7.3 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 82
7.4 商用密码科研管理规定 83
7.5 商用密码产品生产管理规定 85
7.6 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 88
7.7 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 91
八. 2006年 96
8.1 关于加强新技术产品使用保密管理的通知 96
8.2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97
九. 2007年 102
9.1 商用密码产品使用管理规定 102
9.2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103
9.3 境外组织和个人在华使用密码产品管理办法 111
十. 2009年 113
10.1 刑法修正案(七)关于信息安全的修订与解读 113
10.2 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 114
十一. 2010年 119
11.1 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 119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122
11.3 中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暂行规定 129
3.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网上道德规范
社会最近发生的网络案件如网友见面、虚拟财产被窃等现象。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注意关于网络安全,网络道德问题,导入这节课“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的主题。
师:首先肯定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积极的、重要的影响。结合上节课学习的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犯罪问题,引出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生:通过教材中任务,找出信息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且填写任务单中相应内容。
师:列举网络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网上传播不良信息;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虚假信息给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垃圾信息泛滥成灾;等等。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解决问题兴趣。
生: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头脑风暴)如:依靠法律法规、依靠技术维护及做好网络道德规范宣传活动等等。
师:指导学生通过学习网站阅读网络道德规范及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生:阅读教材了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并且对自己的日常上网行为进行反省。
(1)设问:去过网吧的同学有多少?一般去一次是多长时间?在网吧里一般都做什么?平均一周去几次?
活动:民意调查,从而阐明“拒绝泡网吧,珍惜生命”。
(2)设问:在网络上,聊过天吗?泡论坛吗?玩过最近流行的网络游戏吗?在这些方面上,你投资了多少,收获了多少?
活动:民意调查,从而阐明“擦亮慧眼,分清虚实世界”。
(3)利用搜索引擎及部分相关资料,举实例,如网页木马、恶意代码、网络虚拟财产案、重要机构机密资料被窃等。
活动:让学生自己总结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号召学生“刻苦钻研网络技术,维护网络安全”,争做网络小卫士。
(4)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注意保护个人的相关资料,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生日、亲属关系、银行账号等相关内容。
活动:假如泄露了个人相关资料,会引起什么样的恶性后果?(让学生自己总结)从而阐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守护个人资料”。
师:组织学生讨论:“本校内的BBS中留有以虚假身份或匿名方式发布的大量帖子,部分内容粗俗,不健康不积极,还有的谩骂同学或是教师的。”教师与学生游览并且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
生:利用校内网站()中的BBS或登陆FTP进行网上讨论,发表个人看法。
师:指导学生登陆因特网法律法规网站,了解法律法规常识。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后案例:“破译密码窃取巨额储蓄资金 黑客被判无期徒刑”等等案例。
生:回答案例中主人公触犯了哪些法律法规。
师:在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下,信息课程日渐成为以后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倡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制定一个“网络课程学习守则”,并对学生制定的守则进行评价。
生:根据《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从“课程学习”、“交流讨论”“联系反馈”等方面讨论总结出学生自己的学习守则,并且努力自觉的遵守守则,并在班上交流。
师:指导学生为本班拟定一份“网络课程学习守则”。
生:各小组长负责完善各小组交流之后的学习守则,共同完成本班内的“网络课程学习守则”。
师:指导学生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单”的全部内容。
4.未按规定进行信息报告与公示需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未按规定进行信息报告与公示需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发布时间:2015-03-19 13:46:33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问:未按规定进行信息报告与公示需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答:根据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企业年检制度已变更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相关法规包括2014年10月1日起生效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和2014年9月2日起实施的《关于贯彻落实有关的通知》(“通知”)等。
根据《通知》要求,企业应当于2015年6月30日前向工商部门报送2013年度报告。企业应报送2013年度报告并公示后再报送2014年度报告并公示。
截至2014年2月28日企业未按照原有规定办理年检手续但工商部门未作出吊销营业执照决定的,应当依法报送年度报告并公示。
今后,企业应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向工商局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
若不按规定履行报告义务,将会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1. 违规企业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对于未按规定履行及时公示义务的企业,工商部门应当书面责令其在10日内履行公示义务。企业仍未公示的,工商部门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予以公示。
对未履行年度报告及公示义务的企业,工商部门应当在当年年度报告公示结束之日(6月30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予以公示。
工商部门发现企业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或通过公示的企业地址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的,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予以公示。
如异常名录内企业满3年仍未履行公示义务的,由工商总局或省级工商部门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并向社会公示。企业自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之日起满5年未再发生逾期未公示年报的情形,由工商总局或省级工商部门移出严重违法企业名单。
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企业信息将作为重要考量因素,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将有可能被予以限制或者禁入。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2. 违规可能被给予行政处罚
企业违反信息公示义务如不按时公示或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情节严重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3. 工商局对企业公示信息抽查
工商部门将接受公众对企业信息不实的举报,并将于每年年度报告公示结束后对企业公示信息进行随机摇号抽查,抽取不少于3%的企业进行检查。工商部门可能以书面检查、实地核查、网络监测等方式进行检查,也可能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开展相关工作。抽查结果由工商部门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布。
5.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是怎么规定的
一年左右出调查结果。
第一是因为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证监会立案调查之后多久需要出结果,第二也和涉及的违法违规事项有关,如果事情特别复杂的话,可能调查起来时间要长一些。泸天化是最快的,两个月多一点出结果,最慢的是宝硕股份,从立案调查到出结果的时间长达8年。最近几年,绝大部分案件是一年左右出调查结果。
所遇到的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的案件里,绝大部分最后都会有一个行政处罚,只有极个别被认定为不构成违规一般来看,信息披露违规不算是什么大问题,即使查实,其处罚一般也就是责令公司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再严重一点就是公开谴责而已
证券法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报送有关报告,或者报送的报告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依据上述法律规定,信息披露违规最高就是罚款30万,不会对上市公司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希望大家擦亮眼睛,提防庄家趁机恶意砸盘,不要轻易丢掉筹码
6.什么是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及救济制度
到目前为止,具有普通法传统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仍然将违反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及其相应的救济根据初次信息披露和持续性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同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招股说明书下的法律责任和救济;另一类是持续性信息披露下的法律责任和救济。
这与我国对违反信息披露法律采取统一法律责任标准的规定有所不同。 有关禁止性规定及法律责任我国《证券法》规定如下: 《证券法》第17条:证券发行申请经核准或者经审批,发行人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证券公开发行前,公告公开发行募集文件,并将该文件置备于指定场所供公众查阅。
发行证券的信息依法公开前,任何知情人不得公开或者泄露该信息。 发行人不得在公告公开发行募集文件之前发行证券。
《证券法》第24条:证券公司承销证券,应当对公开发行募集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查;发现含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不得进行销售活动;已经销售的,必须立即停止销售活动,并采取纠正措施。 《证券法》第59条:公司公告的股票或者公司债券的发行和上市文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证券法》第63条: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公告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财务会计报告、上市报告文件、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的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经理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证券法》第65条: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公告的情况进行监督,对上市公司分派或者配售新股的情况进行监督。
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承销的证券公司及有关人员,对公司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作出的公告,在公告前不得泄露其内容。 《证券法》第66条: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有重大违法行为或者不具备其他上市条件的上市公司取消其上市资格的,应当及时作出公告。
证券交易所依照授权作出前款规定的决定时,应当及时作出公告,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证券法》第67条:禁止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活动。
《证券法》第68条:下列人员为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发行股票或者公司债券的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及有关的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发行股票公司的控股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证券交易信息的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法定的职责对证券交易进行管理的其他人员;由于法定职责而参与证券交易的社会中介机构或者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人员。 《证券法》第69条: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内幕信息。
下列各项信息皆属内幕信息:《证券法》第62条第2款所列重大事件;公司分配股利或者增资的计划;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公司债务担保的重大变更;公司营业用主要资产的抵押、出售或者报废一次超过该资产的百分之三十;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或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可能依法承担重大损害赔偿责任;上市公司收购的有关方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对证券交易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其他重要信息。 《证券法》第70条: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其他人员,不得买入或者卖出所持有的该公司的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
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收购上市公司的股份,本法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证券法》第72条:禁止国家工作人员、新闻传播媒介从业人员和有关人员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严重影响证券交易。
禁止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证券交易活动中作出虚假陈述或者信息误导。各种传播媒介传播证券交易信息必须真实、客观,禁止误导。
《证券法》第177条:经核准上市交易的证券,其发行人未按照有关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对发行人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前款发行人未按期公告其上市文件或者报送有关报告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对发行人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证券法》第183条: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的,责令依法处理非。
7.统计法律法规有那些
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
1: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2: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3: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中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必须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已取得统计员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可免于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和申请,凭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直接从事统计工作。
4:未标明前款规定的标志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依法责令停止有关统计调查活动。
5: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