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债券投资估值下行,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1-04-20日讯:
1.如何对债券进行估值
对债券及股票估值是为了对债券和股票的收益做预测,当收益预测低时我们会卖出手中债券或股票,收益预测高就继续持有或追加所持数量。
1.所谓债券估值,是根据债券的现金流、付息频率、期限等各种条款来决定其价格的过程。债券估值可以作为二级市场的交易基准和一级市场招投标的理论依据;并由此决定各类债券资产组合净值的涨跌,从而影响投资人的实际利益。因此,准确的债券估值,是债券投资的基础。
2.股票估值分为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 绝对估值是通过对上市公司历史及当前的基本面的分析和对未来反应公司经营状况的财 务数据的预测获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2.如何对债券进行估值
对债券及股票估值是为了对债券和股票的收益做预测,当收益预测低时我们会卖出手中债券或股票,收益预测高就继续持有或追加所持数量。
1.所谓债券估值,是根据债券的现金流、付息频率、期限等各种条款来决定其价格的过程。债券估值可以作为二级市场的交易基准和一级市场招投标的理论依据;并由此决定各类债券资产组合净值的涨跌,从而影响投资人的实际利益。
因此,准确的债券估值,是债券投资的基础。 2.股票估值分为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 绝对估值是通过对上市公司历史及当前的基本面的分析和对未来反应公司经营状况的财 务数据的预测获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3.债券如何估值
交易所债券估值及查询方法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每日发布的中债估值数据中已包含交易所上市的债券估值。目前,对于仅在交易所交易上市的债券,用户可通过交易所债券代码或债券简称查找;
对于跨市场上市交易的债券,用户可通过该券的银行间代码(或债券简称)及相对应的流通场所查看该券的交易所估值。
债券估值的基本原理就是现金流贴现。
(一)债券现金流的确定
(二)债券贴现率的确定
债券的贴现率是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最低回报率,也叫必要回报率:
债券必要回报率=真实无风险利率+预期通胀率+风险溢价
扩展资料
基本要素
1、债券面值
债券面值是指债券的票面价值,是发行人对债券持有人在债券到期后应偿还的本金数额,也是企业向债券持有人按期支付利息的计算依据。债券的面值与债券实际的发行价格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发行价格大于面值称为溢价发行,小于面值称为折价发行,等价发行称为平价发行。
2、偿还期
债券偿还期是指企业债券上载明的偿还债券本金的期限,即债券发行日至到期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公司要结合自身资金周转状况及外部资本市场的各种影响因素来确定公司债券的偿还期。
3、付息期
债券的付息期是指企业发行债券后的利息支付的时间。它可以是到期一次支付,或1年、半年或者3个月支付一次。
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付息期对债券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有很大影响。到期一次付息的债券,其利息通常是按单利计算的;而年内分期付息的债券,其利息是按复利计算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债券估值分析
4.投资分析中:债券估值如何分析呢
、债券估价原理 债券估值的基本原理就是现金流贴现。
债券投资者持有债券,会获得利息和本金偿付。把现金流入用适当的贴现率进行贴现并求和,便可得到债券的理论价格。
(一)债券现金流的确定 债券发行条款规定了债券的现金流。债券现金流的确定因素:债券的面值和票面利率、计付息间隔、债券的嵌入式期权条款、债券的税收待遇、其他因素。
(二)债券贴现率的确定 债券的贴现率是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最低回报率,也称为必要回报率。其计算公式为: 债券必要回报率=真实无风险收益率+预期通货膨胀率+风险溢价 名义无风险收益率:真实无风险收益率+预期通货膨胀率。
一般用零利率或相同期限国债的到期收益率。 二、债券报价与实付价格 内 容: (一)报价形式 报价是指每100元面值债券的价格。
以下两种报价均较为普遍: 1.全价报价:即买卖双方实际支付价格。优点是所见即所得;缺点则是含混了债券价格涨跌的真实原因。
2.净价报价。在债券报价的基础上加上该债券自上次付息以来的累积应付利息。
优点是把利息累积因素从债券价格中剔除;缺点是双方需要计算实际支付价格。 (二)利息计算 计算累计利息时,针对不同类别债券,全年天数和利息累计天数的计算分别有行业惯例。
1.短期债券。天数:全年360天,半年180天。
利息累积天数则分为按实际天数(ACT)计算(ACT/360,ACT/180)和按每月30天计算(30/360,30/180)两种。 计算规则:按实际天数计算,算头不算尾,闰年2月29日不计利息。
经典例题1:2010年3月5日,某年息6%、面值l00元、每半年付息1次的l年期债券,上次付息为2009年12月31日。如市场净价报价为96元,则实际支付价格为: (1)ACT/180: 累计天数(算头不算尾)=31天(1月)+28天(2月)+4天(3月) =63(天) 实际支付价格=96+1.05=97.05(元 (2)30/180: 累计天数(算头不算尾)=30天(1月)+30天(2月)+4天(3月)=64(天) 实际支付价格=96+1.07=97.07(元) 2。
中长期附息债券。天数:全年定为实际全年天数或365天(我国交易所)。
累计利息天数也分为实际天数、每月按30天计算两种。计算规则是“按实际天数计算,算头不算尾、闰年2月29日不计息。”
经典例题2:2010年3月5日,某年息8%,每年付息l次,面值为100元的国债,上次付息日为2009年12月31日。 如净价报价为l03.45元,则按实际天数计算的实际支付价格为: ACT/365: 累计天数(算头不算尾)=31天(1月)+28天(2月)+4天(3月)=63(天) 实际支付价格=103.45+1.38=104.83(元) 3。
贴现式债券。 我国贴现式零息债券:按照实际天数累积利息,闰年2月29日也计利息。
公式为: 经典例题3:2008年1月10 日,财政部发行3年期贴现式债券,2011年1月10日到期,发行价格为85元。2010年3月5日,该债券净价报价为87元,则实际支付价格计算为: 三、债券估值模型 (一)债券估值模型(不含嵌入式期权) 根据现金流贴现的基本原理,不含嵌入式期权的债券理论价格计算公式为: 式中:P债券理论价格; T——债券距到期日时间长短(通常按年计算); t——现金流到达的时间; C——现金流金额; y——贴现率(通常为年利率)。
(二)零息债券定价 零息债券不计利息,折价发行,到期还本,通常1年期以内的债券为零息债券。其定价公式为: 式中,FV为零息债券的面值。
经典例题4:2010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l年期中央银行票据,每张面值为100元人民币,年贴现率为4%。 则理论价格为: (三)附息债券定价 附息债券可以视为一组零息债券的组合。
以用零息债券定价公式分别为其中每只债券定价,加总后即为附息债券的理论价格。也可以直接套用公式(2.4)进行定价。
(四)累息债券定价 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可将其视为面值等于到期还本付息额的零息债券,并按零息债券定价公式定价。
经典例题5:2010年3月5日,某年息6%、面值100元、每半年付息1次的1年期债券,上次付息为2009年12月31日。如市场净价报价为96元,则按每月30天计算的利息累积天数为( )。
A.62天 B.63天 C.64天 D.65天 【正解】:C。累计天数(算头不算尾)=30(1月)+30(2月)+4(3月)=64天 四、债券收益率 出于不同的用途,债券收益率计算方式种类繁多,以下主要介绍债券的当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零利率、持有期收益率、赎回收益率的计算。
(一)当期收益率 债券的年利息收入与买入债券的实际价格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y——当期收益率;C——每年利息收益;P——债券价格。
优点:简便易算;缺点:零息债券无法计算当期收益率,不同期限付息债券之间不能仅仅因为当期收益率高低而评判优劣。 (二)到期收益率 债券未来现金流现值等于当前价格所用的相同的贴现率,也就是金融学中所谓的内部报酬率。
式中:P——债券价格;C——现金流金额;y——到期收益率; T——债券期限(期数); t——现金流到达时间(期)。 1。
果债券每年付息l次,每次付息金额为C,债券面值为F,则公式可以写为: 2。 债券每半年付息l次,其到期收益率公式如下: (三)即期利率 即期。
5.债券股票估价怎么算啊
这个比较困难,相对复杂,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其《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得出了一个十分简便的成长股估价公式:
价值=当前(正常)每股收益*(8.5+两倍预期年增长率)
该公式计算出的数据十分接近一些更加复杂的数学计算例如(折现现金流估值模型)所得出的结果
增长率这一数据我认为应该取随后7到10年之间的数据并且还要剔除非经常性损益
本公式其实是求市盈率公式的变换形式:市盈率=当前价格/每股收益,所以(8.5+两倍年预期增长率)也就是表示当前市盈率
下面拿“格里电器”来举例子:从和讯网可以得例如格里2010年每股收益大约为1.23人民币,2011预期每股收益和2012年预期每股收益的数值可以保守计算出它大约每年18%%的速度增长(得益于国家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所以:
1.23*(8.5+18*2)=54.73人民币
所以他的每股价值大约为55元,现价22.8元价格远远低于当前价值处于低估区间安全边际很大,这是一个例子,简单的估价模型,他计算出来的数据和经典传统的折现现金流估值法计算的数据结果相差无几,下面是折现现金流估值的例子…关于股票估值最难的就是对自由现金流的增长率和价值折现率的确定,如果稍有失误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增长率估计过快将导致股价过高从而产生错误的安全边际,这对投资人来说将是致命的,如果增长率估计太过保守虽然很安全但是直接导致股价低估进而可能过早抛售,赚不到可观的价差利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