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网络安全 > 正文

完善消费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时间:2021-05-04 06:36
本文关于完善消费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据亚洲金融智库2021-05-04日讯:

1.我国金融监管方面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金融监管方面的金融法律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保险法》、《证券法》、《信托法》、《证券投资基金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金融法规主要有:《储蓄管理条例》、《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人民币管理条例》、《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暂行条例》、《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扩展资料:金融监管体制是金融监管的职责划分和权力分配的方式和组织制度。

国际上主要的金融监管体制可分为双线多头监管体制、一线多头监管体制和单一监管体制。金融监管体制是各国历史和国情的产物。

确立监管体制模式的基本原则是,既要提高监管的效率,避免过分的职责交叉和相互掣肘,又要注意权力的相互制约,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在监管权力相对集中于一个监管主体的情况下,必须实行科学合理的内部权力划分和职责分工,以保证监管权力的正确行使。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业内简称“资管新规”。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禁止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等主要政策标准的确立将推动资管行业发展重回本源,以稳健投资策略为主的持牌机构将迎来重大战略利好。

国家想发展经济,首先就是钱的问题,有了钱,政府机关就能给公务员发工资,国家各项政策能够落实,跟钱有关系的国家机构分为两类——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1、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国务院是大boss,他手下有三个金融机构——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

(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她的日常工作是印发钞票、对货币流通进行调控、指导银行业务。

其中,指导银行业务很重要,因为各大银行都是直接碰到钱的,银行本身也分成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盈利机构,国家想搞建设就要找它贷款;商业银行——盈利机构,和老百姓息息相关,比如四大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以上机构的主要管理币种是人民币,外币也是央行管,不过她把这份工作交给了外汇管理局,专门管外汇。(2)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主要靠给银行派活儿调控经济,那监管银行的机构就要提到银保监会了,他主要管银行日常运营,比如银行想开分行、银行内部高管人员变动等等。

银保监会还管理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2018年,两会将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成银保监会,因为我国的金融模式已经改变,步入混业经营的发展时代,各个业务间的交叉经营极为频繁,监管重叠、监管真空等问题严重,部分新式金融机构,如财富公司,需要两个监管主体的协调,不然就会产生监管盲区。

央行和银保监会有很多业务交集,平常经常配合,但是具体的活儿还是不同,央行是业务指导,银保监会是监管运营。(3)证监会股票、基金、期货这些词汇对于投资人恐怕再熟悉不过,能够主营这些业务的机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简称“精中英”。

管不好这些机构,金融市场稳定将受到空前影响。管理他们的,就是证监会。

举个例子:如果某企业想上市,他需要到证监会审批,只有得到证监会审批,证券交易所才会做好准备,企业才能发行股票。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各司其职、各管一摊,都是平级关系。

他们,就是国家金融机构体系。2、政府机构政府也得有自己管钱的部门,不然收上来的税怎么处理?公务员工资怎么发放?管它的叫财政部,主要职责是:定税收政策、发国债、管政府收支。

财政部因为是国家机构,结构具有典型的政府特征——省会设立财政厅,地方市级设立财政局。他们的工作模式也很简单:财政部定政策,财政厅执行,财政局贯彻落实。

3、央行和财政部的关系央行和财政部都受国务院领导,央行管货币政策,财政部管财政政策。当国家想管理经济的时候,需要两个机构配合,比如近年来的“去杠杆”,央行让银行”收紧”,就是少借钱给企业,财政部也要跟进”收紧”,就是让政府也要少花钱。

与互联网金融有关的法律法规汇总: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5年7月28日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规定。

目前我国合法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及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除传统各项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和政策外,专门针对新型业态的监管规定主要是从2010年的人民银行2号文(《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第三方。

2.消费金融的发展体制

在国际上,消费金融体制已有4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无论在海外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显示了独特优势。从扩大内需角度看,金融危机缩减了国外需求,启动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未来转型的方向;而消费金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促进消费的。然而,在以上积极的政策目标解读之余,我们亦不能过度期望。如果深入地分析和考虑我国居民消费与金融市场的状况,则消费金融体系的前景不容乐观。

其一,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落后,不对称信息会增加借款人道德风险,并导致金融系统不得不提高贷款利率以降低损失,这样会引起“逆向选择”而使得借款人基本都是有信用瑕疵的群体,最后消费金融公司的借贷市场变成了“柠檬市场”。而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则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将面临信用危机的挑战。

其二,消费金融体系的自身信用面对挑战和竞争。一个运作良好的金融机构,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过硬的品牌。在市场优胜劣汰规律的支配下,那些专业从事消费金融却实力和信用平平的公司,很难与传统银行的个人信贷部门竞争。如此,最后市场中留下的消费金融公司估计大多是由传统银行设立,只不过是从这些传统银行原有的个人信贷部门独立出来而已,抑或是引入了国外成熟的独立从事个人消费信贷的公司。

其三,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量入为出”的思想,决定了消费贷款的需求不足。同时,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教育和住房价格的高昂,助推了预防性储蓄的需要和行为。另外,借钱消费从传统的中国思想来看可能也很难被接受。所以,消费金融体系可能还会面临缺乏需求的挑战。

其四,相关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建设不可能短期内能够完成。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无担保、无抵押消费贷款模式在我国基本上没有实践过,因此缺乏相关的例如借款人违约处理、客户信用状况查询等体系和制度法规。所以,当前的试点其实也是在摸索,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短期内估计也较难有较大规模发展,靠它来带动内需大幅上升是不现实的。

总体来说,采取试点的方法实践我国的个人消费贷款模式是一项重要的举措,也是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的需要,对于启动内需也至少存在着预期上的积极作用,是应该肯定的。不过,我国匮乏的金融信用体系、谨慎的居民消费习惯以及尚不够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决定了,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壮大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和过程。

3.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该如何加强

近年来,在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产品与创新服务层出不穷,在扩大消费者的选择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理解和防范新金融风险的难度。随着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日益频繁化和多样化,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迫在眉睫。

事实上,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作为金融机构日常监管的重点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近年来我国从法律、法规上加强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在2013年修订,2014年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把金融服务纳入了《消保法》调整的范畴,规定了经营者的安全保障、相关信息告知、个人信息保护等义务,进一步强化金融行业经营者的责任。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个人信息保护权等八项权利。

李艳明指出,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各消费维权部门的协作尤为重要。去年8月,国务院批复成立了由工商总局牵头,二十余个部门参加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共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她透露,近期,包括“一行三会”在内的27个部委将共同签署下发关于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进金融行业放心消费的创建工作,加强企业自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4.关于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

比如:一、基本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1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16.基金会管理办法17.储蓄管理条例18.现金管理暂行条例19.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20.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二、机构与人员管理规则1.金融机构管理规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3.外国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4.在华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暂行办法5.境外金融机构管理办法6.城市合作银行管理规定7.城市信用合作社管理办法8.城市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管理办法9.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10.农村信用合作社机构管理暂行办法11.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范本)12.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级联合社管理规定13.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级联合社章程(范本)14.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暂行办法15.典当行管理暂行办法16.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17.外资金融机构中、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暂行规定18.《外资金融机构中、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19.关于对金融机构违法违规经营责任人的行政处分规定20.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人股的暂行规定 三、业务经营管理规则 (一)信贷资金管理1.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贷款通则3.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4.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 (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及风险管理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的通知2.城市信用合作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办法3.农村信用合作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办法4.防范和处置金融机构支付凤险暂行办法 (三)存款与利率管理1.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2.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3.通知存款管理办法4.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5.制止存款业务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于规则 (四)现金管理1.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大额现金支付登记备案规定 (五)会计结算管理1.银行账户管理办法2.票据管理实施办法3.支付结算办法 (六)外汇外债管理1.银行外汇业务管理规定2.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3.银行间外汇市场管理暂行规定4.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5.境内机构借用国际商业贷款管理办法6.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7.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实施细则8.外汇账户管理暂行办法9.境外外汇账户管理规定10.境外进行项目融资管理暂行办法 (七)债券管理1.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发行管理暂行规定2.境内机构发行外币债券管理办法 (八)内部控制及监督检查 l.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2.非现场稽核监督管行规定3.中国人民银行现场稽核规程(试行) (九)信用卡管理1.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 四、其他有关规则1.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2.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监事会暂行规定3.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4.会员卡管理试行办法 出处:/view/11004946.htm?fr=aladdin。

5.如何建立与完善我国金融法的体系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有效金融监管的条件;二是多元化监管主体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三是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资源与行业发展不匹配;四是金融监管缺乏科学的实务操作系统。

建立有效金融监管体系的重点,一是建立与完善以监管当局、内控制度和行业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二是建立与完善以金融监管制度体系、金融监管信息系统、金融风险减震机制、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金融监管合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操作系统;三是培育以稳健的宏观经济环境、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有效的市场约束、完善的系统性保护性机制和金融问题高效处理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有效金融监管条件。 现阶段,我国已建立了中央银行、保监会、证监会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法律体系以及相应的指标体系和监测体系。

但从实际运行的效果看,还存在着诸多缺陷,一是缺乏有效金融监管的条件;二是多元化监管主体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三是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技术)与行业发展不匹配;四是金融监管缺乏完善的实务操作系统 。鉴于此,笔者认为,建立我国有效金融监管体系的着眼点应放在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 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并没有统一模式,关键是实现金融监管的便利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考虑到目前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还将持续一定时期,因此,我国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建设应重点突出三大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一)完善监管当局的监管控制系统。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当局是由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共同构成的。从监管当局的结构状况看,除中央银行的监管资源基本与其监管对象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外,证监会目前只在各省会城市及其他个别城市设立了派出机构,其监管资源状况只能满足于对证券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管和持续营业机构的非现场监测,还无力顾及到对其监管对象经营合规性、风险性的检查与评估。

保监会在全国各地的派出机构更少,没有设立保险监管机构的地区,其对保险业的监管工作主要委托当地人民银行代理 ,由此造成对保险业的监管责权利脱节,监管质量与效率很低。对此,现阶段完善监管当局监控系统的重点,一是增设证监会、保监会的机构和人员,使其能单独完成或通过聘请中介机构共同完成对其监管对象的监管任务。

二是建立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的分级联系制度,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实现对有关金融机构的业务并表监管。三是各监管当局的总、分支机构之间要明确监管职权,各分支机构要在授权范围内,按统一标准行使监管职能。

四是各级金融监管部门要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责任制,明确规定监管机构及其人员对监管对象存在的问题应查未查、应查出未查出、查出不报、不依法处罚、执法过错等行为所负的责任,以促使监管机构及其人员提高素质,规范行为。五是各监管当局要实行本外币业务、内外资机构、境内外机构、表内外业务的统一监管,扩大金融监管覆盖面。

考虑到加入WTO后,为有效解决混业经营条件下对金融机构的并表监管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借鉴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体制选择的实践,笔者认为,加入WTO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可供选择的改革模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模式:保持现有金融监管的制度结构,对于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交叉,可通过加强不同监管主体之间的协调来解决并表监管问题。

在实践中还可以实行以一家监管机构为主的做法,来应付金融业务多样化的监管需要。世界上不少国家目前选择的是此类金融监管模式。

第二种模式:顺应混业经营统一并表监管的需要,成立一家超级金融监管机构,从而独自、全面、有效地对业务广泛的金融机构的整体情况加以监控。这是现阶段金融监管体制选择的新趋势。

第三种模式:打破现有的制度结构,在不成立统一的超级金融监管机构的情况下,按照金融监管的目标设立几个监管部门,各部门从各自的目标出发有权审视各家金融机构,组成矩阵式的监管模式。目前,这种监管模式只是一种理论模型,尚未进入实践阶段。

从上述三种模式比较看,第一种缺陷越来越明显。第二种模式虽然有利但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很高。

第三种尚需实践检验。因此,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应分两步走。

第一步:考虑到国内的信用评级和外部审计尚未达到一定的水平,金融监管的基础设施等还跟不上,现阶段仍应坚持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重点是改善金融监管的基础条件,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以实现综合监管。第二步:根据国际金融新趋势,结合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的新要求,我国的金融监管应逐步走向泥业经营、统一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

在向混业模式的过渡中,待条件成熟时,可将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管职能分离,将人民银行的监管部门、证监会、保监会合并成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当局,负责对所有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监管,监管当局可按行政区划设立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负责对辖内所有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监督管理。 二)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

6.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这是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 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经验而提出的重要任 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 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运 行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经济法治建设,制定了一系 列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使各方面经济活动逐步纳入制度化、规 范化、法治化轨道。

但同时,我国的经济法律基础仍比较薄弱,保护产权 的法律不到位,促进创新的法律不健全,市场法律体系不完备,规范市场 秩序的法律不完善,法治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同步,这些问题和现 象的存在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 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加强党的领导,完善 经济立法机制,充分发挥法律的引导、调节、促进、规范和保障作用,把 推进改革与完善法律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施提供全方 位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第一,要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产权保护是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强 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进一步完善保护国家、集 体、私人产权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各类企业法 人财产权的保护,切实保护国有财产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内部人员控 制。 要加强对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保护,加强对非公有制经 济产权保护,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第二,要完善激励创新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及其保护制度是推动 创新的重要保障。

要加快完善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相关 的法律法规及配套的行政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推进知识产权法院建 设,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完善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 成果产业化的法治保障,建立支持创新的风险投资法律体系。健全集聚 创新人才的体制机制,将培养与引进有机结合,吸引优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第三,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 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是市场经济高效运 行的必要条件。

要按照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过错责任原则、所有权不可侵 犯原则和契约自由原则,完善民法典。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投资管理、土地管理、能源和矿产资源、农业、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法律法规,促 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易、平等使用。

推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 用地市场,启动能源领域法律法规立改废工作,促进资源能源节约、生态 环境保护。完善《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在保障安全的同时逐步放开 市场准入,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促进资金自由流动,提高资 金配置效率。

第四,完善促进公平竞争法律制度。 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市场经 济健康发展的基础。

完善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和改善宏 观调控、市场监管,反对垄断,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健全宏观调 控体系,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加大反对地方保护、行政垄断和不正当竞 争力度,维持统一开放的市场秩序。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确保企业 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构建,牢固树立诚信经 营、合作共赢的理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尊重消费者权益,维护消费 者利益。

7.什么是消费金融

默顿(Merton,1971)将消费金融定义为:如何在给定的金融环境 中,利用所掌握的资产来最大满足消费者的各种消费需求。

消费金融是 由消费金融公司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小额无担保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 务方式,其在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推动作 用。 其业务主要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及同 业拆借、发行金融债等。

消费金融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 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 构。但分析中国居民消费与金融市场的状况,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落后, 信息不对称风险大,并长期形成了“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同时相 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也不完善,消费金融体系的前景不容乐观。

因 此当前最迫切的需要就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只有 在国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敢于放心大胆消费的前提下,消费金融才能 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消费金融的一个狭义的理解是与消费尤其是短期的简单消费直接 相关的融资活动。

这样的理解显然过于局限,我们试图给消费金融赋予 一个在金融经济学基础上的更为恰当和宽泛的含义,即与消费有关的金 融问题。 这里,我们对消费和金融两个方面的含义都作了拓宽。

我们所 说的消费不仅局限于日常生活的消费,而且包含了对所有资源的非生产 目的的使用或消费。所说的金融也不仅包括消费者本身所面临的金融问 题,还包括市场、机构和政府与消费相关的金融技术、产品、服务、法 律、监管、政策。

所以说,我们这里所说的消费金融是一个更为全面和 完整的概念。

完善消费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专题推荐: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新融鑫投资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版权所有
  亚洲金融智库网主要提供风险管控,网络安全,舆论公关,金融法务,金融培训等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