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法律法规及师德师风讲座材料,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1-05-09日讯:
1.法制教育讲座材料
法制教育讲座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很高兴能参加我们学校的这个法制教育讲座。
举办这个法制教育讲座很有必要,也很及时,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个讲座,让同学们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忥,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今天,我主要讲四个问题: 一、未成年人为什么必须学习法律知识? 二、“违法”“犯罪”的概忥与区别。
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 四、未成年人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一、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学习法律知识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成员在案犯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大幅度上升,犯罪年龄相对提前。仅从我区的实际来看,在我们办理的未成年人案件中,盗窃案、抢劫、打架斗殴等案件居多,大部分行为人均表示,根本不知道其行为是犯罪行为。
因此,未成年人必须加强自身法律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使自己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哪些行为构成违法与犯罪(也就是要使自己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同时,知道拿起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违法”“犯罪”的概忥与区别 违法和犯罪这两个词,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但是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同学们可能不是很了解。
根据我们的办案调查情况分析,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成年人对法律的无知。什么是违法呢?我们通常所讲的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中所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严重不良行为,即: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上述列举的行为中,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这一行为希望同学们引起注意,同学们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但这也是违法行为;还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在学校也是时常发生的,据我们了解,一些高年级的同学会向低年级的同学强行索要钱财,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同学们不要害怕,要敢于检举揭发,同这些违法行为作斗争。那么对具有上述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处理呢?一方面对违法行为较轻的未成年人,一般由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和学校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
如果未成年人具有上述违法行为,且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之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什么是犯罪呢?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 (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值得注意的是,《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辩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还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动、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已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尚小,智力发育尚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知识,还不具有完全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他们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应当受他们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们对一切犯罪都负刑事责任。
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举个案例:去年,在乌桥村发生一起案件,外来民工学校的五名同学相约到田野里玩,遇到天下雨,于是一起到一家厂里躲雨。当他们看见这家厂里闲置的电机时,便回家拿来手钳、改刀、扳手等工具,将电机撬烂,把里面的铜线取出拿去卖掉,后来被公安机关查获。
在这起案件中,三名嫌疑人刚满十五岁不满十六岁,另外两名同学更是才只有九岁。同学们说,他们的行为够没构成犯罪?很显然,他们五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按照刑法应该被刑事拘留,甚至会被判刑。
但是由于他们未满十六周岁,只能由父母监管,但是在他们的人生道。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法律法规有哪些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相关办法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国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师德师风建设材料之专题讲座《如何做新时期的人民教师》
第一部分讲座提纲第一,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热爱学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呢?这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爱儿童!”在这里我要说,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学生!古今中外,无数的史实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教育者热爱他的学生,他就会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前程战胜重重困难,并一直坚持和奋斗下去。第二,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爱岗敬业。
对众多优秀教师的调查表明,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好教师、优秀教师,是跟他们有着坚定的爱岗敬业精神分不开的。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是因为对教育工作有着无限地热爱与忠诚,真正做到了“诲人不倦”,从而被誉为“万世师表”的。
第三,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传道、受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果没有过硬的教学能力,他就不可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但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而且还会成为一个误人子弟的人。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教师要始终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就必须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虚心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第四,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在我国目前尚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不诚信氛围慢慢地渗进校园这块纯洁的圣地,导致校园的不诚信现象层出不穷。
这其中就包括教师队伍中的不诚信行为。这些教师的不诚信行为大大损害了整个教师队伍在社会上的形象,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这种行为对学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慢慢地把不诚信行为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诚实守信乃做人之本啊!虽然这些教师“竭尽全力”,但却只能,也只能“培育”出不诚信的学生来。可悲啊!第五,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始终保持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心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既指出了育人的长期性,也指出了育人的艰巨性。
尤其是当下,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学生的情况非常复杂,教师要教育好一个学生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更何况我们面对的学生不止一个。另外,在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教师想在教学和教研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也确实很不容易。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没有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心态是不行的。第六,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是乐于奉献的。
人是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高等动物,既离不开物质,也离不开精神。在这一点上,教师跟其他人是一致的。
现阶段,总体来说,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教师所能享受的福利待遇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物质条件相对较差。这就要求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应该具备乐于奉献的精神。
如果一名人民教师老是想着自己的付出与自己在物质方面的回报不成正比(有可能是相距甚远),那么他的心态就无法摆正,就无法专心于“育人教书”,自然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所以,自真正成为人民教师那一天起,我们就应该想到,我们必须始终抱着乐于奉献的心态。
毕竟,我们从事的是一份与众不同的工作,一份关乎人类兴衰存亡的工作,是阳光底下最灿烂的事业。在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在以上讲的六点当中,热爱学生这一条是处于首位的。
也就是说,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他(她)必须是一位真心替学生着想的教师,无论学生是所谓的“好学生”抑或“差生”。如果一名人民教师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其它五点要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那么他(她)就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甚至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了。
要爱学生,要让学生喜欢你。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扶蔚心灵的湖水,生命的歌声能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
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师爱是每个学生都应充分享受的权力,充分沐浴爱的霞光。
时代在变化,过去教师的穿戴总是和“艰苦朴素”,教师走在街上,或是参加社交活动,常常被人一眼看出。久而久之,“艰苦朴素”和“不修边幅”等同了起来,现在时代不同了,教师的穿戴应当端庄、得体,既体现职业特点和个人气质,又不失亲和力。
21世纪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学校也逐渐走向了市场,任何东西都需要包装,难道教师就不要包装吗?同样教师也需要得体的包装,在学生面前,男教师擦亮皮鞋,刮干净胡子;女教师略施淡妆,佩戴合适的首饰,这很重要,仪表美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涵盖了人作为社会人全部的美,将人内在之美与处在形象美有机的统一在一起。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给人以人格上的尊重。
人从头提倡要讲求仪表美,不仅是一个形象的问题,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体现对别人的尊重。
对仪表美的具体要求是:教师的仪表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它是无声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
邹晓东:人们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充分。
4.师德培训教师法学习内容
一、严明纪律,明确责任。
为了使学习学有所获,不走过场,学校对每位教师提出严格要求,严明学习纪律,规定学习期间不得迟到、早退,不随意缺席,会上认真作好笔记,不得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会后写好心得体会。
二、精心组织,具体落实。
(一)、学习主要内容: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
3、《蚌埠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
4、感动学校人物事迹报告。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6、《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7、《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学习形式:
本次学习的形式灵活多样,通过听报告、师德建设讨论、撰写反思材料等形式,开展学习。
三、认真学习,受益甚多。
通过这次学习,使广大教师从思想到行动都得到了一次净化。学习之后,要求每位教师写两篇不少于300字的学习心得体会和一篇总结。师德师风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我们更重要是落实在各自的行动中。这次培训学习虽已结束,但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却永远没有尽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大力弘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园丁精神,为推进我校的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而奋斗。
5.教师法律法规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6.法律法规讲座包括哪些内容
首先要看你讲的主题是什么。一般来说,讲座的内容应当包括立法的目的、主体、原则、具体的内容。具体的按法律法规当中顺序做相应的ppt幻灯片即可。
内容当中,如果是修改后的法律法规,应当明确改动的法条、为什么要改、改动之后的亮点在哪里;如果是新的立法,应当立法目的、法律的职能。
如果讲座对象是专业人士,可以讲讲立法背景、立法的理论基础之类的加强讲座深度。
如果是非专业人士,是普及性的讲座,应当注意穿插案例,增强讲座的趣味性。
7.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加强师德修养的
教师的职业道德及其作用: 师德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应该具有的优秀的人品、过硬的素质、磊落的言行、坚定的信念、一贯的践行、执着的引领等品行。
在学校里,其存在应该是干部(代表、带动)→教师(践行、引领)→学生(塑造、成长)→教师(满足感、幸福感、动力)→学校(特色、品位、效益)这样一种形式,而教师高尚的师德修养就是构成这种形式的中坚力量,它决定了学校统一的、明确的价值观,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和高度,决定了学校“育人”职能的成败。也就是说,只有师德高尚才能真正践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历史使命,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才能真正打造“特色学校”,打造“品牌学校”,打造“品位学校”。
那么如何塑造高尚师德,提高师德修养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发挥理论的教育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只有掌握了它才能更好的辨善恶、明是非、提素质、育人才,所以说提高教师的师德理论水平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必由之路。对于如何提高教师的师德理论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集体学习。
集体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师德理论教育方式,可以系统的学习师德理论和法律法规;可以集思广益,将理论学习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可以解决一些个体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但是也存在诸如时间、地点、次数等限制。 第二,个体学习。
个体学习是一种可以自我调控的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可以在较大的宽度上广泛涉猎,在时间上比较宽裕,但是受个人水平、自控能力等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目的。 第三,集体辅助个体学习。
主要通过组织培训、外出交流、购买并分发学习材料如《师德修养》、《教师师德建设的方法》、《班主任工作方法》、《教师素养的养成》等书籍和刊物,完善教师成长档案等方式,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推动教师师德理论水平的提升,它既克服了自学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又比集体学习方式更灵活、更机动,具有较强的优越性。 第四,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反思与感悟。
只有在实践中践行并检验理论学习成果,做到知行统一,才能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应少做或不做,才能时刻用清醒的头脑、科学的理论、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指导、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师德修养。 二、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一个作风严谨、关系和谐、士气高昂、团结奋进的战斗环境,一个优美、洁净、文明的校园环境,可以转化为多层次的、多种形式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长期的、连续的,可以极大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可以有力地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推动“人本和谐教育”建设。
在此问题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力度。作为学校的领导群体,其良好行为、模范作用、以身作则本身就是一道无声的命令,这种非权力的影响力,是激发下属积极性、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最好的催化剂,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风向标,因此,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全体干部时刻高标准、严要求、寻不足、找差距、重整改、狠执行、尚廉洁、能垂范、勇争先,时刻以高昂的士气、严谨的作风、过硬的素质、廉洁的形象成为广大教职工的表率,才能推动“书香”大环境的形成,才能有效提升学校师德建设水平。 第二,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学校制度建设,打造依法办学、依法执教、依章管理的大环境,并将学校管理与教师考核挂钩。
通过学校管理与考勤挂钩,与业务成长挂钩,与工作绩效挂钩,与班级量化挂钩,与阳光学校建设挂钩,与师德师风建设挂钩,与常规检查挂钩,与教研能力挂钩,与教学管理挂钩,与学生安全挂钩,与“生评师”结果挂钩,并利用学校、功能室、班级三级督查机制,严要求、狠落实、勤检查、抓典型、促后进、重整改、强反馈。这样,就形成了制度约束、领导管理、同事互助、学生反馈、家长认可、自身纠查六力合一的考核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师德建设的开展。
第三,营造充满阳光与活力的“书香型”学校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荡涤人的胸怀,所以要充分重视学校软环境和硬环境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一是要求全体教职工多读、多看、多听教育界名人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同时树立学校的“模范”,打造“名师”,用鲜活的事迹、生动的事例去感染、鼓舞教师,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去施加直接、深刻、快捷的影响,努力营造“学榜样、赶先进”的良好氛围;二是对学校硬环境责任到班、责任到人,并利用每一个可以利用的宣传阵地,强化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三是不间断举行各种体育比赛、书画展、演讲比赛、主题教育等活动,并将每次活动过程、结果、开展情况、日常保持情况等进行综合排名,与班主任考核挂钩、与班级考核挂钩,从而提高教师努力干好工作的源动力,推动师德建设;四是构建和谐校园氛围。在严格与和谐相结合的“人文管理”模式下,积极。
8.通过对教师道德法规的学习,谈谈对目前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理解和认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本文来自: 放放假() 详细出处参考:。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教师职业比其它职业有更强的示范性,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比其它职业更为广泛、更深远。
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但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呢?笔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坚定的职业信念、师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团结协作精神、教师的言表风度等六个方面的品质。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
坚定的职业信念,是职业道德的基础。这一信念的确立有一个逐步确立、不断加深的过程。
每位教师从他准备当老师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此后,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实际投入到教师工作实践中去,经过实际的锻炼和体验,包括承受各种挫折,吸取教训之后,不断加深认识,提高思想觉悟,加深情感体验,最后建立起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坚定信念。
教师坚定的职业信念确立的过程,多方面的因素起着作用,主观的认识、态度和实际表现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职业信念,应当鼓励每位教师加强学习,加强自我修养。
通过积极投入教育事业,体验到自身工作不只是艰辛的事业,而且是充满了无限乐趣和幸福的事业,决心为其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 。
而且有师爱。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这是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关系,把师爱视为教师的美德。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为“仁爱”,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师爱之重要。
今天,师爱的作用更加重要,其作用是:一,师爱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力量。教师只有对学生怀有深挚的情感,才会呕心沥血地为学生操劳。
师爱越深,责任感就越强,办法就越多。 二,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深处的桥梁。
如果教师对学生怀有赤诚之心,那么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亲近感,就会敞开自己的心扉,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漠,甚至损伤学生的自尊,那么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厌恶和反抗。
这种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成为教育的一大障碍。这在“后进生”教育上特别明显。
三,师爱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热爱集体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个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热爱、同情、关怀学生能起示范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同学、热爱集体、积极参与和投入集体生活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良好的情感和性格的形成。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以模范品行为榜样来教育和影响学生。
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它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上,教师“为人师表”从哪里做起呢?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首先,要突出教师的行为表现,教师应从自身的行为规范做起,处处严以律已,当学生的表率。
我国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得好:“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很有影响的。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
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的行动。所以,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言行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来影响教育孩子。
”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其次,老师为人师表,要从自己的外部表现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文化修养诸方面真正成为青少年儿童的表率,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孔子说得好“言必信,行必果”。
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诚实、正直、富有正义感的学生。 再者教师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之一,它作为一种教师美德,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如今,正处在知识科技信息日益发展的时期,出现了所谓“知识激增”的现象,同时随着现代的大众传播手段的普及,学生的信息来源不断扩大,他们的视野开阔,思想活跃。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吸取新知识的营养,不断丰富更新自身知识,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教学需要。二,由于教育学生是一个长期的点滴积累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其间还会出现各种曲折和反复。
因此,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具有执着的精神,怀着对学生的一片赤诚之心,孜孜不倦,循循善诱,方可达到预定的效果。 三,教师要具有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觉悟,对学生热爱和任劳任怨的崇高精神,并且掌握教育艺术,善于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财富,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教师要有团结协作精神 。教。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