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2019年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出炉,你们怎么看呢?,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1-05-14日讯:
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
2020年2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了2019年的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排榜首的是哈工大,下面依次是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大和山东大学,清华没有进入前十,排第13,北大勉强进了前30,排第29。
这个排行榜是2017年开始编制,据高等教育学会的说法是,现在这个排行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排行榜纳入了现在高校里面流行的一些竞赛项目,按照这些竞赛项目的等级、获奖的情况、组织的情况以及确切研究成果进行排行,得出了一个排行榜。
因为这些竞赛大部分都是理工科内容,包括挑战杯科技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字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等。
所以,这个排行榜是理工类学校的排行榜,像偏文理的学校就要弱一些了,所以复旦、北大和南大都在20名以外。中科大不知道排第几名,我在前50名里没有找到它。
对于这个排行榜,我认为:
积极意义
第一这件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尤其对于理工大学来说,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这样的学生才会贴近用人单位的需求。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14,确实杭电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是比较受欢迎,看来各种学科竞赛对学生培养有促进作用。
排行榜排名不等于学校学生质量
第二,学科竞赛排行榜不代表学校真正的学生培养水平。学科竞赛参与的人不多,只要学校重视,愿意投入人力物力,那么一般就会出成果。但这个成果能代表真正的人才培养吗?不一定。这少数学生能使用实验室的各种仪器,那是有特殊经费的,也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连一个人一台实验仪器都没有。这种情况也不少见。
另外,跟老师的投入很有关系。我知道有些普通院校的老师,比如实验室的老师,除了上实验课,就会把其余所有的精力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竞赛上面。这种投入一般会有产出。
像清华等学校,没人操心这些事。管竞赛的老师都是兼职的,竞赛做得好,并不能抵消他很多的工作量,他的工作考核还是研究成果,因此学生都是放养状态,自己在实验室里鼓捣了一点东西,老师觉得不错,可能再要求要求,就去参赛了。这个结果肯定不如那种重视的学科。
其次,跟学校的规模有关系。像中科大,一年学生就那么点,本科生1700多人,一共有24个竞赛,肯定参加的人就少。不如那些有好几千人的大学校,随便都能揪出一些人来参加竞赛。
对排行榜的隐忧
第三,我看了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官网,把这件事还看得特别重要,详细描述了这些指标的确立,好像说得非常科学。这件事让我非常担心,我担心这些指标最终会纳入到对学校正式评估中去。
只要纳入到正式评估中去,我们各个大学都会拼尽全力去争取名次。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原因是,大家可以看看奥赛。我们国家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名次一直不错,前几年没有拿到金牌,被媒体严厉批评,说水平下降,不重视。确实,我们的奥赛水平很高。
问题是,还有下半个问题,别的国家得了不少菲尔兹奖,其中一半人来自奥赛选手,有的曾经获得过银牌,有的曾经获得过金牌。我们国家出了这么多奥赛金牌,但没有获得一个菲尔兹奖。这个教训难道还不够吗?用外力、催肥催出来的果实并不甜美。
我不希望在大学生竞赛中再搞这种形式主义。
还有,到了大学阶段,应该说是各个大学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自由发展,形成独有的风格。现在搞的各种量化指标,评估,就是让全国的大学都一样,都是整齐划一的流水线工厂。这个好吗?
如果大学生竞赛纳入评价体系,我相信大学都会重视,重视的结果肯定会舍弃其他。我们需要的是百花齐放,不是一种类型的人才。
希望我是杞人忧天。我是真切地希望大学少些评估,让大学自由发展,让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心目中的理想大学,而不是根据各种排行榜来选择。
大家说呢?
专题推荐:
学科(5)竞赛(29)出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