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平安保险基础建设项目投资,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1-05-14日讯:
1.平安人寿投资服务实体经济多少钱
截至2017年6月末,平安人寿投资服务实体经济已经超过1100亿元,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债券计划、基础设施建设股权投资计划、铁路建设基金优先股等方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从投资去向来看,平安人寿通过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投资实体经济余额898.53亿元,其中既有南水北调项目,亦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有促进能源建设的核电、水电建设项目;通过基础设施股权投资计划、铁路建设基金优先股、中保投基金等形式支持国家公路铁路建设220 亿元,其中仅铁路建设基金优先股就达119.06亿元、京沪高铁项目达63亿元,中国平安是京沪高铁项目除中铁以外最大的资本支持方。据了解,2007年,平安资管公司牵头设立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出资160亿元参与了京沪高铁的投资建设,成为京沪高铁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平安资管公司副总裁鲍培和在会上介绍,此次投资充分发挥了保险资金规模大、久期长的优势,自京沪高铁投入运营以来,项目公司运营和收益日趋见好,2015年起公司实现了盈利,2016年京沪高铁运送旅客1.51亿人次,日均41.6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0%。除此之外,过去三年间,平安银行先后和各地地方政府签署了数十项战略合作协议,其中的重点就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及重点支柱产业的升级改造,合计协议金额超过2万亿元。
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中的潜在风险也颇受关注。发布会上,鲍培和表示,“要利用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稳定性高的独特的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做实体经济的服务者和价值的发现者。
同时也要确保保险资金的独特特性,一个是安全性,一个是流动性,一个是效率性,要把这些结合起来。”鲍培和从三方面介绍了平安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
第一是前置管理,从资产负债的管理到大类资产配置管理,提前预估整个金融市场到投资品种的风险的收益,通过分散效率和集中度控制确保风险可控下的最佳收益。“近三年来,平安的保险资金的固定收益类的资产始终保持在80%以上,权益类的资产的配比在17%以下,配置结构比较稳健。”
第二是战术的资产配置管理,结合保险负债端的负债特性,通过主动的拉长久期的策略,合理安排现金流的方式,积极的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投资,并通过这种战术资产配置的管理,挖掘期限溢价和流动性的溢价。以此在保证实体经济流动性需求的同时,保证保险公司的稳健和收益。
第三是技术的运用。鲍培和介绍,针对具体的项目和产品,平安集团通过投前、投中、投后这种全流程的风险管控,监控、防范、应对市场的波动和信用风险,其中除了平安已有的一整套投资的管理的流程以外,平安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金融科技的成果。
如战略配置、战术配置都用了智能投资的系统,减少了人为干预产生差错的可能。鲍培和表示,三个层次的风控管理措施起到了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平安保险资金已投的所有的项目,没有发生过一起风险事件。”
保险,赚的就是概率学。
2.中国平安保险的一些相关知识
中国保险行业有望因政府鼓励它们实现业务多元化、进入零售和投资银行业以及资产管理领域而受益。
同时,保险公司也能更灵活地投资于私人资本运营、房地产甚至大规模基础建设项目。 业务多元化进程的领头羊之一是中国平安(601318)。
按市场份额计,中国平安是仅次于中国人寿(601628)的全国第二大保险商,1988年成立于广东深圳,主要从事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业务。当时,对于习惯依靠国家铁饭碗的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保险还是个很新鲜的概念。
二十多年来,随着政府加快推行市场化改革,国家过去对居民就业、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保障也一去不复返。有关部门一直鼓励推行个人保险,以替代不断萎缩的社会保障网络。
如今,鉴于中国金融系统越来越复杂,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保险公司的目标之一是建立长期资本基础,应对未来的保险赔付。
尽管保险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大大推进了保险业。去年,中国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额接近人民币2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9%,是2000年时的六倍。
中国平安正在拓展人寿保险以外的业务,为此,它采取了与荷兰国际集团(ING)类似的“三大支柱”策略,大举进入银行业和资产管理业,向其4,000万个人客户出售金融产品。 与其同业竞争对手中国人寿专注于人寿保险业务不同,中国平安是一家拥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
中国平安从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经历使其更具灵活性,同时在开发各种新产品方面也领先于中国人寿。 公司收益中增长最显著的并非来自保险业务。
自中国平安去年收购深圳商业银行以来,银行业在该公司收益中所占的比例已达10%。去年,中国平安开始通过25万名保险代理人销售投资型产品,从而揭开了大举进入资产管理领域的序幕。
相对于银行而言,这种直销方式是中国平安的一大优势。 花旗投资研究(Citi Investment Research)分析师梁智勤(Bob Leung)说,在亚太区各地,当保险公司开始推出资产管理服务后,保险的普及率都会大大提高。
但迄今为止,中国的保险公司在资产管理领域还没有大的作为。 11月7日,中国平安成为首家获得QDII资格的保险人,可以为客户推出海外投资产品。
在保险企业分得的65.7亿美元QDII配额中,中国平安获就占到约30亿美元。 中国平安的资产管理业务可能还会因政府近期限制内地资金大量流入香港股市而受益。
在有关部门8月底宣布即将允许内地居民直接投资香港股票之后,香港股市大幅走高。此后,直通车计划被推迟,内地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限制资本流出,比如最近深圳就对从当地银行提款设定了限额。
政府还对地下钱庄展开了打击行动。 花旗投资研究的梁智勤说,中国保险公司具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专业的分销渠道、管理有序的强大销售力量,以及稳定可靠的客户。
政府会对利用这些金融机构来吸纳准备流出内地的资金更感兴趣。 许多分析师表示,在寿险公司中,中国平安在一段时间内仍会得到优质溢价。
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在11月5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平安目前的股价分别是2007年和2008年账面价值预期的6.8倍和5.6倍。与此相比,中国人寿的这两个数据分别为6.0倍和5.1倍,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PICC)分别为5.9倍和3.1倍。
贝尔斯登分析师陈永富(Francis Chan)在其研究报告中声称,保险业的保费收入持续强劲增长,投资回报率也表现不俗,但估价过高。 近几周来,由于美国房地产及信贷市场动荡对香港金融类股的影响难以预料、直通车计划推迟及内地A股下跌等因素的影响,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平安也出现大幅波动。
截止6月30日,中国平安的权益类投资占投资组合的18.7%,而中国人寿约为20%。 这种波动在周二可见一斑,当天中国平安在香港早盘下跌近5%,但至收市时涨0.9%至88.15港元。
目前股价比10月2日创出的117港元的年内最高收盘价低了29%,但仍比2006年底的股价涨一倍多。Thomson Financial收集的数据显示,大多数分析师对中国平安H股的评级为买进,不过不少分析师的目标股价都位于甚至低于目前水平,12个月的股价中值为 91.14港元。
贝尔斯登更看好中国平安,对其评级为强于大盘,2008年年底前的目标股价为138.70港元。贝尔斯登预计,中国平安今年的利润将增长137%,2008年将增长56%,而Thomson Financial的数据显示,分析师对中国平安2007年和2008年的利润增长预期平均为113%和4.6%。
在2007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平安实现利润1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保费总收入同期增长18%,为760亿元。
不过一些分析师警告说,预期的收益增长主要取决于公司在香港和内地股市的交易;不过,来自权益型投资的利润也能提供短期现金流,在保险公司进入能带来更持续回报的领域时提供资金。 花旗的梁智勤表示,尽管中国平安的股价已反映了保险和银行业务的增长,但并未考虑资产管理服务的潜在增长。
来自海外企业的竞争目前尚未对中国保险公司产生很大影响。外资保险公司目前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约为6%,其业务主要集中于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
尽管海外保险公司可以。
3.目前保险基金可用作哪些方面的投资
投资渠道逐步放开 保险投资瓶颈难破 业界对中国保险公司投资渠道放开的疑虑,更多地来自对于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的担心 岁末年初,保监会依照惯例,往往会推出一些针对保险公司的利好消息。
然而,诸多保险公司一直在期盼的《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保险机构投资者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两份文件,并没有如预期出台。 2005年12月15日,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首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开元”和“建元”的发行中,保险公司依然未获得官方的投资许可。
此前颁布的《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曾规定,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将有待保监会另行发文规范。 事实上,关于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对保险公司的放开事宜,保监会的有关文件草案早已上报高层,最终仍受制于这一产品自身的规范性。
具体的症结在于,税务总局与人民银行在征税问题上争执不下;因此,尽管相关试点已经推开,但缴税方式仍未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 这直接影响了保险公司对其投资的放开。
除了资产证券化,保险公司觊觎已久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亦未有实质进展。目前,《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和《保险机构投资者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均已上报高层部门进行审批。
由于部门意见需要进一步协调,高层对于保险业扩大投资渠道亦有不同认识,因此仍需时间磨合。 在保监会的极力撮合下,前者近期有可能先行一步推出。
渠道难开 自2004年以来,中国保监会放开投资渠道的努力可谓频繁。 以往,保险资金只允许银行存款、购买债券;2004年中便可以投资基金,而后又放开其间接进入股市;2005年还批准了保险资金可以独立席位直接进入股市。
2005年,保险资金投资企业债券余额占保险公司总资产的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9月中旬,保监会发布《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后,已允许保险资金在境外运用,并可适量投资红筹股。 即便如此,与成熟市场的保险企业相比较,中国保险业的投资渠道仍嫌偏窄。
一家国内大型寿险公司有关人士抱怨,寿险公司要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又要完成保值增值的任务,还要适时与高负债匹配;目前债市和股场普遍低迷,银行资金充裕,利率偏低,情况并不乐观。 中国保监会2005年10月2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1月到9月,全国保费收入达3778。
76亿元,同比增长13。1%。
截至9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13071亿元,比年初增长了25。8%;其中,债券投资6690。
4亿元,银行存款4994亿元,两项超过可用资金的60%;证券投资基金1062。4亿元,股票(股权)投资仅98。
7亿元,小于保险业可用资金的1%。 相形之下,这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5年出版的《保险业统计年鉴1994-2003》上公布的欧美等国的保险投资状况相去甚远。
以美国为例,2003年其保险业的投资分布为债券70%,股票11%,抵押贷款7%,无抵押贷款3%,房地产1%,其它投资8%,分布相当广泛。 不同投资结构直接反映到收益上。
统计显示,2000年-2003年的四年中,中国保险业的投资平均收益率仅为3。54%。
目前有业内人士预测,2005年的收益率应该为略高于3%的额度,同样远低于欧美国家保险市场10%左右的收益水平。 “保险公司在做投资时,强调的是资产与负债相匹配。
所以保险业注重优化投资,即在预测的投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投资收益,同时又保证一定的资产流动性。”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Prudential Financial)年金产品发展部精算经理潘蔺对《财经》说,为了实现资产与负债相匹配,保险公司通常使用现金流匹配(Cash Flow Matching)或存续期间匹配(Duration Matching)两种办法;根据不同的险种,设置不同的投资。
“比如人寿险,保单的周期较长,产品受利率的影响较大,通常使用存续期间匹配方法,购买与之相匹配的是中长期债券;车险保单的周期较短,基本不受利率影响,可以考虑别的投资工具。”他说。
金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郭晋鲁对国内投资与资产的不匹配颇有感触,“比如,我们对客户承诺6%的回报率,但是目前在国内买到的五年期债券的回报率只有3%;又比如,我们对客户的负债是20年的负债,但是国内市场上,期限长达20年的债券很少。 ”至于外国保险公司为锁定风险进行的金融衍生品的投资,对于中国的保险公司而言,更远超出了其风险控制能力范围。
保监会有关官员对《财经》表示,在没有获得高层首肯、同时有关规定尚有待完善的情况下,在保监会的现有政策框架内,对于超过目前投资渠道范围的投资申请,保监会一律没有权限予以放行。 投资憧憬中国保险公司拓宽投资渠道的愿望素来十分强烈。
事实上,坊间关于保险公司绕道投资房地产、路桥设施的传闻一直不绝于耳。 这种投资冲动与保险业近年来的发展不无关系。
从保险产品的角度看,很多寿险公司的万能险比以往大幅增加,其一般情况下结算利率目前高于3%。 此外,对于投资连结产品,客户的保险利益是与独立投资账户的投资业绩直接挂钩,因此,对投资运作的水平和资金的保值增值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
4.保险公司把钱都会投资哪些方面
投资渠道逐步放开 保险投资瓶颈难破 业界对中国保险公司投资渠道放开的疑虑,更多地来自对于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的担心 岁末年初,保监会依照惯例,往往会推出一些针对保险公司的利好消息。
然而,诸多保险公司一直在期盼的《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保险机构投资者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两份文件,并没有如预期出台。 2005年12月15日,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首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开元”和“建元”的发行中,保险公司依然未获得官方的投资许可。
此前颁布的《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曾规定,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将有待保监会另行发文规范。 事实上,关于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对保险公司的放开事宜,保监会的有关文件草案早已上报高层,最终仍受制于这一产品自身的规范性。
具体的症结在于,税务总局与人民银行在征税问题上争执不下;因此,尽管相关试点已经推开,但缴税方式仍未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这直接影响了保险公司对其投资的放开。
除了资产证券化,保险公司觊觎已久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亦未有实质进展。目前,《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和《保险机构投资者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均已上报高层部门进行审批。
由于部门意见需要进一步协调,高层对于保险业扩大投资渠道亦有不同认识,因此仍需时间磨合。在保监会的极力撮合下,前者近期有可能先行一步推出。
渠道难开 自2004年以来,中国保监会放开投资渠道的努力可谓频繁。 以往,保险资金只允许银行存款、购买债券;2004年中便可以投资基金,而后又放开其间接进入股市;2005年还批准了保险资金可以独立席位直接进入股市。
2005年,保险资金投资企业债券余额占保险公司总资产的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9月中旬,保监会发布《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后,已允许保险资金在境外运用,并可适量投资红筹股。 即便如此,与成熟市场的保险企业相比较,中国保险业的投资渠道仍嫌偏窄。
一家国内大型寿险公司有关人士抱怨,寿险公司要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又要完成保值增值的任务,还要适时与高负债匹配;目前债市和股场普遍低迷,银行资金充裕,利率偏低,情况并不乐观。 中国保监会2005年10月2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1月到9月,全国保费收入达3778.76亿元,同比增长13.1%。
截至9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13071亿元,比年初增长了25.8%;其中,债券投资6690.4亿元,银行存款4994亿元,两项超过可用资金的60%;证券投资基金1062.4亿元,股票(股权)投资仅98.7亿元,小于保险业可用资金的1%。 相形之下,这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5年出版的《保险业统计年鉴1994-2003》上公布的欧美等国的保险投资状况相去甚远。
以美国为例,2003年其保险业的投资分布为债券70%,股票11%,抵押贷款7%,无抵押贷款3%,房地产1%,其它投资8%,分布相当广泛。 不同投资结构直接反映到收益上。
统计显示,2000年-2003年的四年中,中国保险业的投资平均收益率仅为3.54%。目前有业内人士预测,2005年的收益率应该为略高于3%的额度,同样远低于欧美国家保险市场10%左右的收益水平。
“保险公司在做投资时,强调的是资产与负债相匹配。所以保险业注重优化投资,即在预测的投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投资收益,同时又保证一定的资产流动性。”
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Prudential Financial)年金产品发展部精算经理潘蔺对《财经》说,为了实现资产与负债相匹配,保险公司通常使用现金流匹配(Cash Flow Matching)或存续期间匹配(Duration Matching)两种办法;根据不同的险种,设置不同的投资。 “比如人寿险,保单的周期较长,产品受利率的影响较大,通常使用存续期间匹配方法,购买与之相匹配的是中长期债券;车险保单的周期较短,基本不受利率影响,可以考虑别的投资工具。”
他说。 金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郭晋鲁对国内投资与资产的不匹配颇有感触,“比如,我们对客户承诺6%的回报率,但是目前在国内买到的五年期债券的回报率只有3%;又比如,我们对客户的负债是20年的负债,但是国内市场上,期限长达20年的债券很少。”
至于外国保险公司为锁定风险进行的金融衍生品的投资,对于中国的保险公司而言,更远超出了其风险控制能力范围。 保监会有关官员对《财经》表示,在没有获得高层首肯、同时有关规定尚有待完善的情况下,在保监会的现有政策框架内,对于超过目前投资渠道范围的投资申请,保监会一律没有权限予以放行。
投资憧憬中国保险公司拓宽投资渠道的愿望素来十分强烈。事实上,坊间关于保险公司绕道投资房地产、路桥设施的传闻一直不绝于耳。
这种投资冲动与保险业近年来的发展不无关系。从保险产品的角度看,很多寿险公司的万能险比以往大幅增加,其一般情况下结算利率目前高于3%。
此外,对于投资连结产品,客户的保险利益是与独立投资账户的投资业绩直接挂钩,因此,对投资运作的水平和资金的保值增值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保险公司普遍反。
5.基建项目投资包括哪些
(一) 按建设性质划分。
1. 新建项目,是指从无到有,“平地起家”,新开始建设的项目。有的建设项目原有基础
础很小,经扩大建设规模后,其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三倍以上的,也算新建项目。
2. 扩建项目,是指原有企业、事业单位、为扩大原有产品生产能力(或效益),或增加新的产品生产能力,而新建主要车间或工程项目。
3. 改建项目,是指原有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科技含量,采用新技术,改进产品质量,或改变新产品方向,对原有设备或工程进行改造的项目。有的企业为了平衡生产能力,增建一些附属、辅助车间或非生产性工程,也算改建项目。
4. 迁建项目,是指原有企业、事业单位,由于各种原因经上级批准搬迁到另地建设的项目。迁建项目中符合新建、扩建、改建条件的,应分别作为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迁建项目不包括留在原址的部分。
5. 恢复项目,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因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使原有固定资产全部或部分报废,以后又投资按原有规模重新恢复起来的项目。在恢复的同时进行扩建的,应作为扩建项目。
二)按建设规模大小划分。
基本建设项目可分为大型项目、中型项目、小型项目;更新改造项目分为限额以上项目、限额以下项目。基本建设大中小型项目是按项目的建设总规模或总投资来确定的。习惯上将大型和中型项目合称为大中型项目。新建项目按项目的全部设计规模(能力)或所需投资(总概算)计算;扩建项目按扩建新增的设计能力或扩建所需投资(扩建总概算)计算,不包括扩建以前原有的生产能力。但是,新建项目的规模是指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规定的建设规模,而不是指远景规划所设想的长远发展规模。明确分期设计、分期建设的,应按分期规模计算。基本建设项目大中小型划分标准,是国家规定的,按总投资划分的项目,能源、交通、原材料工业项目5000万元以上,其他项目3000万元以上的为大中型项目,在此标准以下的为小型项目。
(三)按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划分。
1. 生产性项目,指直接用于物质生产或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的项目,主要包括工业项目(含矿业)、建筑业、地质资源勘探及农林水有关的生产项目、运输邮电项目、商业和物资供应项目等。
2.非生产性项目,指直接用于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项目,主要包括文教卫生、科学研究、社会福利、公用事业建设、行政机关和团体办公用房建设等项目。
(四)按建设过程划分。
1.筹建项目,指尚未开工,正在进行选址、规划、设计等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建设项目。
2.施工项目,指报告期内实际施工的建设项目,包括报告期内新开工的项目、上期跨入报告期续建的项目、以前停建而在本期复工的项目、报告期施工并在报告期建成投产或停建的项目。
3.投产项目,指报告期内按设计规定的内容,形成设计规定的生产能力(或效益)并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包括部分投产项目和全部投产项目。
4.收尾项目,指已经建成投产和已经组织验收,设计能力已全部建成,但还遗留少量尾工需继续进行扫尾的建设项目。
5.停缓建项目,指根据现有人财物力和国民经济调整的要求,在计划期内停止或暂缓建设的项目。
(五)按项目工作阶段划分。
1.前期工作项目,指已批准项目建议书,正在做可行性研究或者进行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的项目。
2.预备项目,指已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正在进行施工准备待转入正式计划的项目。
3.新开工项目,指施工准备已经就绪,经批准,报告期内计划新开工建设的项目。
4.续建项目(包括报告期建成投产项目),指在报告期之前已开始建设,跨入报告期继续施工的项目。
(六)按项目隶属关系划分。
1.中央项目,亦称部直属项目。它是指中央各主管部门直接安排和管理的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基本建设计划,由中央各主管部门编制、报批和下达。所需的统配物资和主要设备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均由中央各主管部门直接供应和解决。
2. 地方项目,指由省、市、自治区和地(市)、县等各级地方直接安排和管理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基本建设计划由各级地方主管部门编制、报批和下达,所需物资和设备由各地方地方主管部门直接供应。
6.万能险的投资渠道有哪些
各家保险公司会根据不同的险种,选择不同的投资渠道。
一些又实力的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投资公司。 而保险公司的万能险的投资渠道总体来说有这几个方面: 1、银行大额协议存款,保险法规定只允许商业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大额协议存款。
他的利率普通的银行利率。 2、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三峡水利,京沪高铁,西气东输,上海世博会,黄河小浪底工程,航空,石油等他的投资回报率在30%-8%之间。
3,资本金市场。 4、以及债券市场和原始股认购。
5国十条中还提出保险资金可以经营国家营利性项目,投资兼并经营医院,参股银行。 比如平安万能险投资的国家基础建设项目就有:三峡水利,京沪高铁,西气东输,上海世博会,黄河小浪底工程等等。
具体的数字你可以登录平安的网站去查询。 万能险的投资渠道与分红险基本上相同,主要为国债、同业拆借等渠道,随市场利率上调而上调,在加息周期下,结算利率必然也会水涨船高,目前万能险结算利率普遍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万能险结算利率上升回因于银行存款利率上升和各公司相互竞争,存款利率上升直接推动了结算利率的上升,处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各保险公司进一步提高了结算利率。 各保险公司从竞争策略考虑,有可能用一部分股票投资收益来补贴万能险结算利率,而近期市场大幅缩水,万能险的结算利率也面临下降的风险。
万能险具有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和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是应对通货膨胀的不错选择。但是,万能险的稳健投资风格决定其收益不会向股票、基金以及高收益的投连帐户,尤其是初期3~5年投资效果可能不明显。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