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网络安全 > 正文

台州银行战略投资者

时间:2021-05-18 06:00
本文关于台州银行战略投资者,据亚洲金融智库2021-05-18日讯:

1.战略投资者具体怎么定义

什么是战略投资者:

所谓战略投资者就是指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拓展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谋求获得长期利益回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

战略投资者必须具有较好的资质条件,拥有比较雄厚的资金、核心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等,有较好的实业基础和较强的投融资能力。

近些年股市中时常引用“战略投资者”一词,就是指把这些有实力的资金吸引到股市中来,以作为长期投资的基石,但就目前来看并不成功。

2.我国有哪些银行引进了战略投资者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日前表示,中国银行业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应该是注重长期利益、与所入股银行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投资者。引进战略投资者只有坚持五项原则、符合五个标准,才是合格的战略投资者,才能达到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预期目的,才能提高中资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中外资银行"双赢"。

唐双宁在11月2日召开的2005中国论坛上演讲时具体阐述了这五项原则和五个标准,五项原则为:一是从国家利益看,要保持国家对大型银行的绝对控股;二是从市场行为看,中外双方应按市场原则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三是从中方看,引进战略投资者主要不是为了引进资金,而是为了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促进中资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应与自身特点相结合,以提升中资银行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目的;四是从外方看,投资入股中资银行一般应当是大型金融机构,在银行经营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五是从监管看,要坚持严格的资格审查,并跟踪和评估实际效果。

五个标准为:一是投资所占股份比例不低于5%,二是股权持有期在三年以上,三是派驻董事,四是入股中资同质银行不超过两家,五是技术和网络支持。

唐双宁介绍说,到目前为止,18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30亿美元。具体情况是:对国有银行,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投资建行54.66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银行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行36.75亿美元;对股份制银行,亚行、花旗和汇丰银行等投资了交通、光大、民生、兴业、浦发、深发以及筹建中的渤海银行,投资额为26亿美元;对城市商业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荷兰国际集团、德国投资与开发公司、国际金融公司等投资了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以及西安市、济南市、杭州市和南充市商业银行,投资额为12亿美元。

3.台州银行是民营私人银行吗

不是。

台州银行,始建于1988年6月6日,由城市信用社发展而来,总行坐落浙江省台州市。2002年3月,以市场化方式发起成立首家政府不控股的城市商业银行——台州市商业银行,2010年9月更名为台州银行。我行注册资本18亿元,2008年,成功引进中国平安、招商银行,成为我行战略合作伙伴。

2010年9月9日台州市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台州银行。台州银行是由成立于2002年的台州市商业银行,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更名发展而来。注册资金18亿元人民币,现有员工5300多名,总行设18个管理处室,下辖舟山、温州、宁波、杭州、金华、湖州、衢州7家分行和55家支行,同时主发起设立了浙江三门银座村镇银行、深圳福田银座村镇银行、北京顺义银座村镇银行、江西赣州银座村镇银行、重庆渝北银座村镇银行、重庆黔江银座村镇银行、浙江景宁银座村镇银行等7家“银座”系列的村镇银行。

4.什么是“战略投资者”

战略投资者,具体来讲战略投资者就是指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拓展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谋求获得长期利益回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

(1)与发行人业务联系紧密,拥有促进发行人业务发展的实力。

(2)长期稳定持股。战略投资者持股年限一般都在5-7年以上,追求长期投资利益,这是区别于一般法人投资者的首要特征。

(3)持股量大。战略投资者一般要求持有可以对公司经营管理形成影响的一定比例的股份,进而确保其对公司具有足够的影响力。

(4)追求长期战略利益。战略投资者对于企业的投资侧重于行业的战略利益,其通常希望通过战略投资实现其行业的战略地位。

(5)有动力也有能力参与公司治理。战略投资者一般都希望能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通过自身丰富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5.股份制银行为什么要引入所谓的战略投资者,外资银行战略投资者

今天,我首先会简要评估中国银行业当前运营的环境,我相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它代表了潜在的外资合作伙伴如何看待将影响他们的财务和战略投资是否成功的一种环境。

接下来我将就外资合作伙伴在交易中希望达到的目标以及目前在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框架下可以获得的成果分享本人的经验和观点,只有了解了以上这些,中国银行业才能正好地与潜在的外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最后谈谈我对目前监管环境以及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

我将和大家谈谈我对目前监管行情以及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的看法。在谈及以上议题的时候,希望大家把注意力放在最可能使中国的银行与外资战略投资者实质性的互惠互利这样一个伙伴关系的建立的关键因素上。

全球的经验证明,银行业的改革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绝对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我们非常惊喜地看到,中国政府在解决历史遗留下来问题上决心和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银行业的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成立,中国政府将大量的资源和优势的人才投入到对银行业监管并致力于推动建立一个坚实的更加透明的监管框架,更好的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将是建立这样一个框架的首要推动因素。

在放松管制方面,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最近的一些举措,比如银行运作更加以市场为导向,例如外资在股份制银行中的单一持股比例上限已经提高了20%,中国这次遵守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做的承诺,放宽了对外资银行在产品及地区方面的限制,同时也改善了固定利率体系,扩大了利率浮动的空间。其他的措施包括对主要的国有银行的资产开始了重组,改进了贷款分类与报告体系。

同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贷款和不良资产方面获得了更大的灵活性,也实行了更严格的外部审计与管理。逐步改善监管营运环境,规模优势以及快速成长并尚待开发的市场,都使外资对中国的银行业有越来越强烈的兴趣。

但尽管外资有明确的兴趣,但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真正能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有实质性联营的项目还寥寥无几。从中国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角度来看,最重要的问题通常是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战略投资者,从而建立花旗银行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汇丰控股与上海银行那样的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对这种关系,我希望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表述,即如何建立一种具有吸引力的商业的架构,从而提高外资的兴趣,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要取得成功,合作伙伴关系必须建立在互相有利的明智的商业与财务考虑的基础上,灵活的合作框架与投资结构能够弥补国外投资者与中国银行业间的差距,因此,合作架构与合作伙伴的选择同样重要,因为使战略联盟成功的条件不仅找到适当的合作伙伴,也包括适当的项目。在此,我也敦促中国的银行业迅速行动起来,主动研究结成合作伙伴的利弊,因为地区和全球宏观环境的变化,可能减少国外投资者对投资中国银行业的迫切性。

在谈及具体操作过程之前,我想我有几个评论,总的来来,中国政府的银行业改革的同时保持了非凡的经济增长与金融体系的稳定,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然而,中国的银行业仍然面临着一定的经营挑战,必须通过不断提高监管水平,以及采取关键的业务步骤来逐步加以解决。正如最上面之的图所示,一定架构充分反映产品的风险,以及运营效率,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股本回报率比其他市场相对较低,产品开发周期不能满足需求,将来也可能与竞争的激烈程度不符,因此中国的银行业需要引入新产品开发经验,建立信用导向性的贷款体系,并改善经营效益,以提高营运能力。

第二个图表明了资产质量持续的风险管理,更加严密的风险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要因素。(见图)最下面的图表明了资金短缺,现实使银行进行有利的扩张,资本市场与外资在这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花旗集团相信国际战略投资者能够协助中国的引航成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然而,上述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也将使外资在评估中国银行业如何投资或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增加了不确定性。与外资合作伙伴成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一步是要理解潜在的外资合作伙伴的经营理念以及中资银行在谈判中能够获得益处。

中国的银行业需要了解的要点包括:1.外资合作伙伴与中国银行建立长期业务伙伴关系的关系在于换取中国的市场以及高质量客户群的机会。2.外资合作伙伴不仅能够带来资本,而且在最佳做法、技术专长、产品服务以及管理知识方面提供商业价值。

3.外资合作伙伴通常的决策过程都比较复杂。4.外资合作伙伴希望在公司治理和日常管理方面能够施加较大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外资合作伙伴通常需要最终能够控股。

对外资合作伙伴和中国的银行业来说,以上这些原则对为股东、债权人、客户、员工及政府创造长期的价值至关重要。外资合作伙伴通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方面有比较苛刻的要求,但是我们认为,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的银行业能够获得许多战略输入,主要体现在更优势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更高的激励标准、更完善的公司治理体制,这与让出董事席位及分享更多经济利益相比具有更大的价值。

外资合作伙伴提出的其他可能影响中国银。

台州银行战略投资者


专题推荐: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上一篇:网络安全的实质和关键是保护网络的什么安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版权所有
  亚洲金融智库网主要提供风险管控,网络安全,舆论公关,金融法务,金融培训等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