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入侵检测的什么入侵行为?,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4-03-03日讯:
一、入侵检测的什么入侵行为?
常见的比如:
1 暴力破解
2 SQL注入
3 文件上传
4 跨站脚本攻击
二、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区别?
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是信息安全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的目标都是保障系统的安全,但方式和范围有所不同。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计算机系统、网络或应用程序进行实时地监控和分析,以发现任何对系统安全构成威胁的活动或事件。入侵检测系统会收集各种来源的信息,如日志文件、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并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和规则库来识别非法操作、异常流量以及恶意代码等异常情况。入侵检测主要关注主动攻击者的威胁,能够及时发现并警告管理员。
而入侵防御(Intrusion Prevention)则是在入侵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安全事件的处理能力,除了能够发现潜在威胁外还可以采取主动措施进行预防和阻止。通常使用一些技术手段来防止攻击进入系统或破坏系统功能,如访问控制、强化身份认证、加密等。入侵防御更为谨慎和积极,它试图阻止安全事件的发生,而入侵检测则更多地是发现和报告这些事件。
综上所述,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都是保障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它们的目标、范围和方式有所不同。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来提高信息安全等级。
三、什么是入侵检测?
我们之前做过入侵和攻击这方面的。整体上网络的入侵和攻击体现在:
1)除具备针对网络层/传输层的基础攻击防护外,越来越注重应用层深度识别。
2)网络应用越来越复杂,单纯的依靠端口识别应用以达到攻击检测的目的不再有效。
3)网络带宽的快速增长给入侵防护系统的处理能力带来挑战,具备大流量业务并发处理能力尤其重要
4)网络安全趋势可视化展示需求越来越突出。
我们一般说的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有以下特征:
1. 满足高性能的要求,提供强大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保证正常网络通信的质量;
2. 提供针对各类攻击的实时检测和防御功能,同时具备丰富的访问控制能力,在任何未授权活动开始前发现攻击,避免或减缓攻击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 准确识别各种网络流量,降低漏报和误报率,避免影响正常的业务通讯;
4. 全面、精细的流量控制功能,确保企业关键业务持续稳定运转;
5. 具备丰富的高可用性,提供BYPASS(硬件、软件)和HA等可靠性保障措施;
6. 可扩展的多链路IPS防护能力,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安全投资;
7. 提供灵活的部署方式,支持在线模式和旁路模式的部署,第一时间把攻击阻断在网络之外,也支持旁路模式部署,用于攻击检测,适合不同客户需求;
8. 支持分级部署、集中管理,满足不同规模网络的使用和管理需求;
9. 支持用户、连接、日志、安全事件的可视化展示。
一般情况下应用的网络架构图如下(主要看IDS)
四、什么是入侵检测,以及入侵检测的系统结构组成?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 入侵检测的系统结构组成:
1、事件产生器:它的目的是从整个计算环境中获得事件,并向系统的其他部分提供此事件。
2、事件分析器:它经过分析得到数据,并产生分析结果。
3、响应单元:它是对分析结果作出反应的功能单元,它可以作出切断连接、改变文件属性等强烈反应,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报警。
4、事件数据库:事件数据库是存放各种中间和最终数据的地方的统称,它可以是复杂的数据库,也可以是简单的文本文件。
五、入侵检测技术现状
入侵检测技术现状
概述
随着网络空间的不断扩大和普及,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一个极其重要且备受关注的议题。在网络攻击的日益猖狂下,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变得愈发关键。本文将探讨入侵检测技术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
入侵检测技术可以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基于特征的检测和基于行为的检测。
- 基于特征的检测:主要依靠对已知攻击特征的检测,当网络通信中出现特定的标志时触发警报。
- 基于行为的检测:通过监控网络通信的行为模式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从而实现对入侵的检测。
现有技术的挑战
虽然入侵检测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假阳性和假阴性率的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入侵检测系统要尽可能准确地识别出真正的攻击和异常,而不是误报或遗漏。
- 对未知攻击的识别能力:随着攻击手段的不断演变和更新,如何有效应对未知攻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性能和效率问题:入侵检测技术需要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实现高性能和低延迟,这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发展方向
为了应对当前入侵检测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借助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入侵检测系统对复杂攻击的识别能力。
- 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可以更好地分析网络流量数据,发现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异常行为。
- 自适应入侵检测:实现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及时应对攻击者不断变换的攻击手段,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结论
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是确保网络安全的关键。通过不断地努力和研究,相信入侵检测技术将会朝着更加准确、高效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六、区域入侵检测怎么使用?
区域入侵检测可以帮助用户保护家庭安全,在未授权的情况下监控房屋内部进入。使用时,需要安装入侵检测器,并在设备上设置预警区域。当检测到有人或物体通过预警区域时,检测器会发出警报,并通过手机APP或其他方式实时通知用户。为了确保准确性,建议对预警区域进行精细设置,避免误报。
七、什么是特征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IntrusionDetection)是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它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行为、安全日志、审计数据、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以及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的信息,检查网络或系统中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八、什么是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是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它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行为、安全日志、审计数据、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以及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的信息,检查网络或系统中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因此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入侵检测通过执行以下任务来实现: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系统构造和弱点的审计;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并向相关人士报警;异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并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它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看看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便是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 入侵检测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可分为特征检测与异常检测两种。 1 .特征检测: 特征检测 (Signature-based detection) 又称 Misuse detection ,这一检测假设入侵者活动可以用一种模式来表示,系统的目标是检测主体活动是否符合这些模式。它可以将已有的入侵方法检查出来,但对新的入侵方法无能为力。其难点在于如何设计模式既能够表达“入侵”现象又不会将正常的活动包含进来。 2 .异常检测: 异常检测 (Anomaly detection) 的假设是入侵者活动异常于正常主体的活动。根据这一理念建立主体正常活动的“活动简档”,将当前主体的活动状况与“活动简档”相比较,当违反其统计规律时,认为该活动可能是“入侵”行为。异常检测的难题在于如何建立“活动简档”以及如何设计统计算法,从而不把正常的操作作为“入侵”或忽略真正的“入侵”行为。 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步骤 对一个成功的入侵检测系统来讲,它不但可使系统管理员时刻了解网络系统(包括程序、文件和硬件设备等)的任何变更,还能给网络安全策略的制订提供指南。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应该管理、配置简单,从而使非专业人员非常容易地获得网络安全。而且,入侵检测的规模还应根据网络威胁、系统构造和安全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入侵检测系统在发现入侵后,会及时作出响应,包括切断网络连接、记录事件和报警等。 信息收集 入侵检测的第一步是信息收集,内容包括系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而且,需要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不同关键点(不同网段和不同主机)收集信息,这除了尽可能扩大检测范围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从一个源来的信息有可能看不出疑点,但从几个源来的信息的不一致性却是可疑行为或入侵的最好标识。 当然,入侵检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收集信息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因此,很有必要只利用所知道的真正的和精确的软件来报告这些信息。因为黑客经常替换软件以搞混和移走这些信息,例如替换被程序调用的子程序、库和其它工具。黑客对系统的修改可能使系统功能失常并看起来跟正常的一样,而实际上不是。例如,unix系统的PS指令可以被替换为一个不显示侵入过程的指令,或者是编辑器被替换成一个读取不同于指定文件的文件(黑客隐藏了初试文件并用另一版本代替)。这需要保证用来检测网络系统的软件的完整性,特别是入侵检测系统软件本身应具有相当强的坚固性,防止被篡改而收集到错误的信息。 1.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 黑客经常在系统日志文件中留下他们的踪迹,因此,充分利用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信息是检测入侵的必要条件。日志中包含发生在系统和网络上的不寻常和不期望活动的证据,这些证据可以指出有人正在入侵或已成功入侵了系统。通过查看日志文件,能够发现成功的入侵或入侵企图,并很快地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日志文件中记录了各种行为类型,每种类型又包含不同的信息,例如记录“用户活动”类型的日志,就包含登录、用户ID改变、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授权和认证信息等内容。很显然地,对用户活动来讲,不正常的或不期望的行为就是重复登录失败、登录到不期望的位置以及非授权的企图访问重要文件等等。 2.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的改变 网络环境中的文件系统包含很多软件和数据文件,包含重要信息的文件和私有数据文件经常是黑客修改或破坏的目标。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的改变(包括修改、创建和删除),特别是那些正常情况下限制访问的,很可能就是一种入侵产生的指示和信号。黑客经常替换、修改和破坏他们获得访问权的系统上的文件,同时为了隐藏系统中他们的表现及活动痕迹,都会尽力去替换系统程序或修改系统日志文件。 3.程序执行中的不期望行为 网络系统上的程序执行一般包括操作系统、网络服务、用户起动的程序和特定目的的应用,例如数据库服务器。每个在系统上执行的程序由一到多个进程来实现。每个进程执行在具有不同权限的环境中,这种环境控制着进程可访问的系统资源、程序和数据文件等。一个进程的执行行为由它运行时执行的操作来表现,操作执行的方式不同,它利用的系统资源也就不同。操作包括计算、文件传输、设备和其它进程,以及与网络间其它进程的通讯。 一个进程出现了不期望的行为可能表明黑客正在入侵你的系统。黑客可能会将程序或服务的运行分解,从而导致它失败,或者是以非用户或管理员意图的方式操作。 4. 物理形式的入侵信息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未授权的对网络硬件连接;二是对物理资源的未授权访问。黑客会想方设法去突破网络的周边防卫,如果他们能够在物理上访问内部网,就能安装他们自己的设备和软件。依此,黑客就可以知道网上的由用户加上去的不安全(未授权)设备,然后利用这些设备访问网络。例如,用户在家里可能安装Modem以访问远程办公室,与此同时黑客正在利用自动工具来识别在公共电话线上的Modem,如果一拨号访问流量经过了这些自动工具,那么这一拨号访问就成为了威胁网络安全的后门。黑客就会利用这个后门来访问内部网,从而越过了内部网络原有的防护措施,然后捕获网络流量,进而攻击其它系统,并偷取敏感的私有信息等等。 信号分析 对上述四类收集到的有关系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等信息,一般通过三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和完整性分析。其中前两种方法用于实时的入侵检测,而完整性分析则用于事后分析。 1. 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就是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网络入侵和系统误用模式数据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该过程可以很简单(如通过字符串匹配以寻找一个简单的条目或指令),也可以很复杂(如利用正规的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安全状态的变化)。一般来讲,一种进攻模式可以用一个过程(如执行一条指令)或一个输出(如获得权限)来表示。该方法的一大优点是只需收集相关的数据集合,显著减少系统负担,且技术已相当成熟。它与病毒防火墙采用的方法一样,检测准确率和效率都相当高。但是,该方法存在的弱点是需要不断的升级以对付不断出现的黑客攻击手法,不能检测到从未出现过的黑客攻击手段。 2.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首先给系统对象(如用户、文件、目录和设备等)创建一个统计描述,统计正常使用时的一些测量属性(如访问次数、操作失败次数和延时等)。测量属性的平均值将被用来与网络、系统的行为进行比较,任何观察值在正常值范围之外时,就认为有入侵发生。例如,统计分析可能标识一个不正常行为,因为它发现一个在晚八点至早六点不登录的帐户却在凌晨两点试图登录。其优点是可检测到未知的入侵和更为复杂的入侵,缺点是误报、漏报率高,且不适应用户正常行为的突然改变。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基于专家系统的、基于模型推理的和基于神经网络的分析方法,目前正处于研究热点和迅速发展之中。 3.完整性分析 完整性分析主要关注某个文件或对象是否被更改,这经常包括文件和目录的内容及属性,它在发现被更改的、被特络伊化的应用程序方面特别有效。完整性分析利用强有力的加密机制,称为消息摘要函数(例如MD5),它能识别哪怕是微小的变化。其优点是不管模式匹配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能否发现入侵,只要是成功的攻击导致了文件或其它对象的任何改变,它都能够发现。缺点是一般以批处理方式实现,不用于实时响应。尽管如此,完整性检测方法还应该是网络安全产品的必要手段之一。例如,可以在每一天的某个特定时间内开启完整性分析模块,对网络系统进行全面地扫描检查。 入侵检测系统典型代表 入侵检测系统的典型代表是ISS公司(国际互联网安全系统公司)的RealSecure。它是计算机网络上自动实时的入侵检测和响应系统。它无妨碍地监控网络传输并自动检测和响应可疑的行为,在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截取和响应安全漏洞和内部误用,从而最大程度地为企业网络提供安全。 入侵检测功能 监督并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检查系统配置和漏洞 检查关键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识别代表已知攻击的活动模式 对反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 对操作系统的校验管理,判断是否有破坏安全的用户活动。 入侵检测系统和漏洞评估工具的优点在于: 提高了信息安全体系其它部分的完整性 提高了系统的监察能力 跟踪用户从进入到退出的所有活动或影响 识别并报告数据文件的改动 发现系统配置的错误,必要时予以更正 识别特定类型的攻击,并向相应人员报警,以作出防御反应 可使系统管理人员最新的版本升级添加到程序中 允许非专家人员从事系统安全工作 为信息安全策略的创建提供指导 必须修正对入侵检测系统和漏洞评估工具不切实际的期望:这些产品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它们无法弥补力量薄弱的识别和确认机制 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无法执行对攻击的检查 无法感知公司安全策略的内容 不能弥补网络协议的漏洞 不能弥补由于系统提供信息的质量或完整性的问题 它们不能分析网络繁忙时所有事务 它们不能总是对数据包级的攻击进行处理 它们不能应付现代网络的硬件及特性 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从网络安全立体纵深、多层次防御的角度出发,入侵检测理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这从国外入侵检测产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就可以看出。在国内,随着上网的关键部门、关键业务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版权的入侵检测产品。但现状是入侵检测仅仅停留在研究和实验样品(缺乏升级和服务)阶段,或者是防火墙中集成较为初级的入侵检测模块。可见,入侵检测产品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技术途径来讲,我们认为,除了完善常规的、传统的技术(模式识别和完整性检测)外,应重点加强统计分析的相关技术研究
九、入侵检测可以检测出哪些网络攻击?
(1)网络病毒攻击
计算机病毒属于一种可以自我复制的计算机程序,严重破坏着特定的系统资源,威胁着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对于网络病毒来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隐蔽性。现阶段,病毒主要的入侵对象包括电子邮件和FTP文件等。
(2)身份攻击
在网络使用过程中,要对用户身份加以确定,还要具备与此对应的访问权限。但是仍然存在着解决不法手段来扮演用户对网络加以入侵,造成了网络攻击行为的发生。对于与身份攻击来说,破坏者会寻找网络中存在的空白点和薄弱点,会对其进行扫描。如果发现了漏洞,会对合法用户的账号信息加以盗取,严重威胁着主机系统中重要信息的安全性。
(3)拒绝服务攻击
由于DOS的出现,极容易出现计算机死机和无响应现象,给合法用户带来猝不及防的打击。通过拒绝服务攻击,将一定序列和数量的报文发送到网络系统中,众多需要回复的信息漫布在整个网络服务器中,浪费和流失了诸多网络系统资源,不利于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
、入侵检测系统异常检测方法有什么?
1)特征检测
特征检测对已知的攻击或入侵的方式作出确定性的描述,形成相应的事件模式。当被审计的事件与已知的入侵事件模式相匹配时,即报警。原理上与专家系统相仿。其检测方法上与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方式类似。目前基于对包特征描述的模式匹配应用较为广泛。该方法预报检测的准确率较高,但对于无经验知识的入侵与攻击行为无能为力。
2)统计检测
统计模型常用异常检测,在统计模型中常用的测量参数包括:审计事件的数量、间隔时间、资源消耗情况等。
统计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具有较高检出率与可用性。但是它的“学习”能力也给入侵者以机会通过逐步“训练”使入侵事件符合正常操作的统计规律,从而透过入侵检测系统。
3)专家系统
用专家系统对入侵进行检测,经常是针对有特征入侵行为。所谓的规则,即是知识,不同的系统与设置具有不同的规则,且规则之间往往无通用性。专家系统的建立依赖于知识库的完备性,知识库的完备性又取决于审计记录的完备性与实时性。入侵的特征抽取与表达,是入侵检测专家系统的关键。在系统实现中,将有关入侵的知识转化为if-then结构(也可以是复合结构),条件部分为入侵特征,then部分是系统防范措施。运用专家系统防范有特征入侵行为的有效性完全取决于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完备性。
4)文件完整性检查
文件完整性检查系统检查计算机中自上次检查后文件变化情况。文件完整性检查系统保存有每个文件的数字文摘数据库,每次检查时,它重新计算文件的数字文摘并将它与数据库中的值相比较,如不同,则文件已被修改,若相同,文件则未发生变化。
文件的数字文摘通过Hash函数计算得到。不管文件长度如何,它的Hash函数计算结果是一个固定长度的数字。与加密算法不同,Hash算法是一个不可逆的单向函数。采用安全性高的Hash算法,如MD5、SHA时,两个不同的文件几乎不可能得到相同的Hash结果。从而,当文件一被修改,就可检测出来。在文件完整性检查中功能最全面的当属Tripwire。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