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如何实施田间试验设计方案?,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4-10-27日讯:
答:
(1)试验菜地的选择
对于基层科技人员来讲,往往喜欢选择交通便利的试验点和科技水平相对较高的菜农,但是对于了解和掌握本菜区施肥的总体情况不利。因此,应特别强调在一定蔬菜生产区域内选点的随机性和代表性,试验点应覆盖高、中、低不同肥力的菜园土壤,同时试验管理的可靠性也要得到保障。
为确保菜田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的质量,在试验地条件的选择上,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代表性:试验地块平坦整齐、土壤肥力均匀等能代表当地菜区土壤一般条件;
二是要有菜园利用记录档案:试验地块要有多年的土壤利用田间档案记录,以便了解试验地的肥力状况。尤其是对保护地蔬菜来说,在一个棚室内,过去可能同时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会导致土壤肥力不匀,这就需要提前观察前茬作物生长情况来判断试验地肥力差异概况。
三是要有高水平的管理技能:经营试验地的菜农科技意识比较强,有多年丰富的种菜管理经验及较高的文化和科技水平,便于田间试验数据的记录、保存和交流。
(2)供试肥料种类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蔬菜生产中的常用肥料。
一是养分含量稳定:如果做某种养分的梯度试验,应选用单质肥料,便于田间试验方案的实施;如果是在示范推广中,也可以考虑施用一些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等二元或N∶P2O2∶K2O比为15∶15∶15、16∶16∶16的三元复合肥;二是质量可靠,不含有害成分:一定要购买正规肥料公司生产并经过质量认证的肥料产品;同时最好在施用前重新分析成分含量,确保其不含影响蔬菜生长发育及其品质的有害成分,例如果菜类忌施含氯化肥等。
(3)供试蔬菜品种的选择
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应明确供试蔬菜品种,首先要根据当地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一般宜选择当地最具代表性、经济效益好的主栽蔬菜品种或拟推广或引进的菜种进行田间试验。
(4)试验地块的区划
在采集基础土壤样品之后,可进行整地、施肥、区划试验地、设置保护行等试验准备。小区面积:露地蔬菜小区面积一般为20~50米2,如叶菜类密植蔬菜可小些,果菜类可大些;保护地蔬菜小区面积一般为20~30米2,至少5行以上。小区宽度:叶菜类密植蔬菜不小于3米,果菜类不小于4米。
为保证试验的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土壤肥力和气候的影响,田间试验一般设3~4个重复(或区组)。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肥力、地形等条件应相对一致,区组间允许有误差。
“3414”试验有14个处理,在露地栽培菜园中,寻找面积符合要求的试验地设置3~4次重复是可以的,但是在保护地栽培中因棚室面积很小,试验小区增多将带来试验管理和实施的难度。因此,从菜园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的要求来看,不一定需要在每一个试验点设置重复,可以通过多年(2~3年)多点(最终20~30点)重复的办法。
(5)菜田田间试验记载与测试
①田间试验结果记录见附表1。
②田间试验结果记录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试验地基本情况,包括:
地址信息:省、县、乡、村、邮编、地块、菜农姓名;
位置信息:经度、纬度、海拔;
土壤分类信息:土类、亚类、土属、土种;
土壤信息:土壤质地(砂土、壤土、黏土)、土层厚度(>50厘米、20~50厘米、<20厘米)和土壤障碍因素(易旱、易涝、盐害、碱害)。
试验地养分测试: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中、微量元素、pH,土壤水分及其他土壤理化性状的测试。
植株营养诊断:植株全量氮、磷、钾、钙、镁及硼、锌等营养元素的测试。
气象因素的监测:多年平均及当年气温、降水、日照、湿度等气候数据。
田间施肥情况调查:记录试验地前1~2茬作物施肥情况、肥料种类、来源、肥效、价格等。
田间管理信息:灌水、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农艺管理措施。
田间土壤和植株样品采集与制备及测试:见第四章与第五章。
(6)试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常规试验和回归试验的统计分析方法可参见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T4972002)。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