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中国与东盟在投资,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1-05-17日讯:
1.中国现阶段与东盟的经济关系
1、作为一个巨大的进口市场,中国已帮助亚洲多国恢复了经济,特别是迅速恢复了出口。
2、中国的走出去战略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极其重要的举措,对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3、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这一自贸区建成后,将成为拥有18亿人口,GDP超过2万亿美元的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在贸易方面,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削减,将有助于东盟各国扩大商品、服务的出口,增加收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由此推动东盟各国的经济增长。同时,来自中国商品的竞争也将促进东盟企业自我完善,改善生产和经营。在投资方面,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将增加中国以及外部投资资金的进入。
4、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迅速发展并日益密切。目前,中国与东盟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年均增长60%。中国与东盟已确定全面深入发展经济关系的目标,其中,农业、计算机、人力资源发展、湄公河流域开发和加强相互间投资是21世纪初双方的重点合作领域。在2001年的第七次东盟首脑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决定推动双方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以期到2010年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2.如何解决中国与东盟各国相互投资的问题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28日以绝对多数票通过决定,批准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及其两个修改议定书,从而为中国与东盟双方于10月正式签署加入该条约,在法律程序上铺平了道路。
这项以“促进该地区各国人民间的永久和平、友好与合作,以加强他们的实力、团结和密切关系”为宗旨的条约是东南亚国家联盟于1976年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订立的,两个修改议定书的制定则是为了使东南亚以外的国家可以加入条约。条约是东盟基础性政治文件,被视为东南亚国家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对条约的宗旨和原则及相关条款表示赞同。自1998年以来,东盟多次表示希望中国作为该地区以外的大国第一个加入条约。
东盟是中国的友好近邻和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和东盟各国都十分重视维护和发展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坚信这种关系的发展对双方以及本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表明中国与东盟的政治关系大幅度提升,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思想在中国与东盟关系上再一次得到体现。
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声明,决定建立面向21世纪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双方一致同意将《联合国宪章》、《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公认的国际法作为处理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近几年,中国与东盟关系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不断增强,经济交融日益紧密,合作越来越富有成果。双方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双方发表了《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开辟了新的合作空间;双方还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就和平解决争议,开展南海合作达成共识;今年4月,双方领导人就非典型肺炎问题举行特别会议,开辟了双方合作的新途径;在本月中旬在金边举行的中国与东盟外长会上,双方就中国作为第一个域外大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达成共识,双方将于今年10月正式签署这一文件。
中国与东盟在加强地区合作、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上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合作,努力实现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
中国已成为东盟与中日韩(10+3)、亚洲合作对话(ACD)等地区合作机制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将继续支持本地区逐步建立完善的贸易与投资框架,最终形成物资、人员、技术和信息的自由流动,以积极、开放、包容、合作的态度支持亚洲多层次合作机制齐头并进发展,调动各种有利因素,不断增强合作基础,扩大参与范围。
随着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将得到进一步的全面发展,中国和平与稳定的周边关系将得以进一步巩固,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与共同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3.如何解决中国与东盟各国相互投资的问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28日以绝对多数票通过决定,批准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及其两个修改议定书,从而为中国与东盟双方于10月正式签署加入该条约,在法律程序上铺平了道路。
这项以“促进该地区各国人民间的永久和平、友好与合作,以加强他们的实力、团结和密切关系”为宗旨的条约是东南亚国家联盟于1976年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订立的,两个修改议定书的制定则是为了使东南亚以外的国家可以加入条约。条约是东盟基础性政治文件,被视为东南亚国家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对条约的宗旨和原则及相关条款表示赞同。自1998年以来,东盟多次表示希望中国作为该地区以外的大国第一个加入条约。
东盟是中国的友好近邻和重要的合作伙伴。
4.直接投资的东盟已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第四大经济体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燕今日在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发布会上表示,截至6月底,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近300亿美元,约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1%。东盟已经超过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4大经济体。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高燕、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平、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介绍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经贸合作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高燕表示,截至2002年底,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额累计为301亿美元。10年来,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信增额超过700亿美元,累计达1007亿美元,其中东盟国家来华投资771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东盟投资236亿美元。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近300亿美元,约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1%。东盟已经超过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成为继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之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4大经济体。
据悉,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力生产、商务服务、批发零售、制造、采矿、金融等领域。截至目前,中国共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近2500家,雇用当地雇员近12万人。与此同时,东盟对中国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额东盟对华实际投资32.6亿美元;2012年,这一数字为71亿美元,增长一倍多。2013年上半年,东盟对华投资达41亿美元,累计超过800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6%。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第四大外资来源地,东盟为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
5.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战略和途径选择研究
产业合作方面:中国与东盟各方的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及资源禀赋等存在差异,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产业协作层面。
按照人均GDP、科技发展状况、工业化水平和贸易模式,中国-东盟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属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新加坡、文莱,具有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势;第二层次是马来西亚,属于中上等收入水平,具有中等技术及资金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第三层次是中国和东盟的泰国、菲律宾、印尼,属于中下等收入层次,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第四层次是东盟北部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属于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具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如果能够实现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其市场规模将在世界上各个区域性经济组织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正逐渐形成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交织的分工体系,从而形成与发达国家间的有力制衡。
投资合作方面:自2002年11月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以来,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不断扩大。
截至2008年年底,东盟国家对华实际投资520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2008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增速大大加快,同比增长125%,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东盟国家作为其海外拓展战略的目的地;同时,中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东盟的投资也出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达21.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25%。随着《投资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一体化的实现和贸易、投资壁垒的降低,产业转移障碍将大大减少,必然能吸引大量资本向区内转移。
货币金融合作方面:具体而言,自贸区内的货币和金融战略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推动扩大与东盟十国进行双边货币互换的规模。中国应该积极推动与更多东盟国家签署更大规模的货币互换协议,并努力在近几年内将双边机制扩大为区域多边机制,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区内货币互换框架;其次,推动人民币在自贸区内部结算规模的扩大。东盟是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也是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境外区域之一。2008年,双方贸易额达到2311.2亿美元。这个金额如果以人民币结算,超过1万亿的规模。同时也可以改善该地区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再次,推动建立与东盟国家的汇率协商及联动机制,降低美元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鼓励一些国家实行与人民币挂钩的汇率机制;最后,在《清迈协议》基础上积极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建立机构化的区域危机救助机制,培育包括亚洲货币市场基金外汇储备基金在内的区域金融市场,为推动由“10+3”成员国13种货币组成货币联盟和亚洲汇率联动机制做好制度性准备。
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
然而,中国-东盟合作的战略意图绝不仅仅于此。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后危机时代“中国-东盟自贸区-东亚经济一体化-东亚共同体”的发展脉络依稀可见。目前以“东南亚共同体”为核心,以东盟10+1合作机制(东盟加中国)为第一外围,以东盟10+3(东盟加中日韩)合作机制为第二外围,以东亚峰会为代表的“10+6(再加上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合作机制为第三外围的“同心圆”战略正在构筑。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全球力量格局很可能向快速增长的国家和经济体转移,下一轮增长的强大驱动力,将来自于中国等在内的东亚新兴经济体国家,一个更加均衡、更加富有活力的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