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双边锛偙├罪紓的滴滴,如何跨过中年危机?,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1-07-05日讯:
1.单靠监管部门的约谈罚款,滴滴根本不惧,
2.当下还需要滴滴创造就业机会,一棍子拍死没可能
3.司机工会成立的呼声早就不绝于耳,但这个行业基本是一盘散沙,想要抱团取暖,跟资方对峙,呵呵
4.所谓的中年危机,分站在什么角度,资方被资本以及背后各方利益集团的裹挟,想停下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5.拆分,可能是唯一的解决办法,法理依据就是反垄断法。至少可以暂时缓解当下严重对立的劳资关系。
6.滴滴这些年,对客运行业资费的损害,是非常致命的,现在出租车的运费还是15年前的水平。
算了,说多了没用,除了资方,把全社会都得罪光了的滴滴,虽然已经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但如果放任滴滴继续无限放大,尾大难除啦!
20岁姑娘坐滴滴被害后续,浙江运管责令滴滴暂停顺风车业务,此次事件中滴滴的管理层涉嫌违法吗?
违法?根本不可能违法的,能用赔偿和道歉搞定的事情,为什么还要用法律来解决呢?放心,虽然这是四个月之内发生的第二起恶性案件,但这只能说明是企业的管理漏洞,怎能和法律沾上边呢?
从此次更为恶劣的案件可以看出,上次空姐遇害案发生之后,滴滴公司所谓的痛心整改,无非是鳄鱼流下的眼泪而已,他们的作风依然故我,除了在一些功能上的变化之外,其它没有做出一点有进步的改进,特别是客服功能,可以说是保持了一贯的垃圾水平。
我们回溯到上一次空姐遇难,凶手在案发之前,曾经就有一起语言性骚扰的投诉记录,由于客服没有联系上他,滴滴后续对这个投诉没有做出妥善处理,还保持着对他业务的开放,直至最后发生凶杀案。
而此次奸杀案,在之前已经有乘客对凶手进行了投诉,说司机“多次要求乘客坐到前排,开到偏僻的地方,下车后司机继续跟随了一段距离”。司机的动机非常具有危险性了,但客服依然打着公事公办的腔调,承诺两个小时内回服,可直到案发也没有任何动静。而且更为可气的是,在受害者向朋友发出求救信号后,朋友连续七次致电滴滴客服反应,但滴滴依然还是那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最后一次丧失了可能补救的机会。
虽说我们不能对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大平台求全责备,要求百分百的安全和案件零发生率,但是在不到四月的时间内,类似案件连续发生两起,而且之前都有征兆,我们的滴滴工作人员为何就没有一丁点的警惕性呢,这样的客服管理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无论什么情况下,人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哪怕承担一些恶作剧的精力付出,宁可到头来是一场闹剧,我们也应该高度重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对于现在的滴滴顺风车,我认为当下不应止于对浙江地区关闭滴滴顺风车功能,应该在全国范围内都暂停顺风车业务,要让他们在心底有一次痛彻心扉的反思和改正才好,不能再像上次一样便宜他们了。
专题推荐:
滴滴(16)运管(2)车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