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闻,党建新农村建设,蔷靖潞影,杨雨婷 张书记
 
位置: 亚洲金融智库网 > 舆论公关 > 正文

有关单位和人员在报送,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时,应注意什么

时间:2022-09-15 09:16
本文关于有关单位和人员在报送,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时,应注意什么,据亚洲金融智库2022-09-15日讯:

律达网: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需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及时、准确的信息报送,有利于掌握突发事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果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为此,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这一处置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需注意把握好一下几点。
一是把握时效性,做到迅速高效。时效性是突发事件信息的生命,也是信息编报的首要原则。对此,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都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章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第三章第二节第一款明确规定:“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分级标准》立即如实向国务院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保有关情况。”这些都充分说明,突发事件往往事发紧急,信息报送容不得半点延迟。因此,作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主体和责任人,要充分认识报送时限的重要性,整合现有的信息汇集途径,畅通信息报告传输渠道,建立高效统一、反应迅速、安全可靠的信息平台,努力做到“十个及时”:及时领会信息主题、及时判明性质和类别级别、及时编写信息、及时确定秘密等级、及时明确主管者、及时明确报送对象、及时送出审签、及时明确报送方式、及时传递信息、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二是把握真实性,做到客观准确。突发事件来势凶猛,千变万化,情势常处在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及时掌控与了解突发事件的真实信息,是正确进行预测、预警、处置和救援的基本前提,是政府作出重大决策的客观依据,是直接影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每个负有报送、报告责任的相关单位和人员都应当掌握真实,正真做到“三个到位”、“六个清楚”。“三个到位”即核实要到位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方式询问了解核实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分析要到位要对采集到的所有信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科学判定并梳理成为有价值的可供领导决策参考的有用信息;表述要到位对核实、分析得来的信息认真思索,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述准确,使阅读者一目了然、及时判定并决策。“六个清楚”即对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清楚;突发事件信息来源清楚;突发事件的起因和性质清楚;突发事件的基本过程和已造成的后果及影响范围清楚;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已采取的措施清楚;下一步工作建议清楚。
三是把握标准性,做到轻重缓急。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突发事件的科学含义,准确把握获取的突发事件是否是突然发生,是否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破环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是否危及公共安全等,从本质上把握突发事件信息是否报送的第一关。其次,要认真学习领会并严格把握突发事件信息研判的标准。目前,我国突发事件信息研判依据的标准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掌握、《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以及地方制定的相关标准。以《甘肃省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为例,这一标准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每个大类又分为若干小类。如自然灾害分为水旱、气象、地震、地质、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7小类,事故灾难分为安全生产、民航航空、交通、电网停电、通讯网络安全、特种设备、公共场所安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核与辐射事故9小类,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故和动物疫情3小类,社会安全事件分为群体性事件、金融突发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粮食安全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刑事案件、考试安全事件7小类,每个类别的信息都有明确的研判指标。只有把这些研判指标了如指掌,才能使信息报送工作既得心应手、准确及时,又不牵扯决策者过多的工作精力,更不影响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正确及时处置。
四是把握灵活性,做到快速便捷。信息报送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编报责任人一定要正确把握。一般来讲,信息报送的方式有当面口头报告、电话报告、手机短信报告、书面报告等。至于采取哪种方式和途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呆板教条。对于重大事件,且尚未掌握翔实资料的情况下,应先电话或口头当面汇报,当了解正是情况后,要编辑书面信息,及时报告。对于涉密信息,坚决不能采取电话或手机短信报送,应采取当面口头报告或书面报告,以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五是把握连续性,做到善始善终。对于较大以上突发事件要随时跟踪进展情况,掌握最新动态,及时报告决策者,以便决策者及时采取有效针对性措施降低危害、缩小影响。要连续关注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动态,适时对外发布真实科学的信息,已达到正视听、稳民心的目的。对于较大以上突发事件,一般要有初次报告、阶段报告、总结报告,对于危害和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要连续编报事件最新动态。初次报告应可能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件的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件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件采取的措施及事件控制情况等,阶段报告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总结报告要报告终结性的鉴定结论,对事件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六是把握规范性,做到统一有序。信息报送格式的规范是多方面的。仅就书面信息而言,要实现规范性,就要做到“五个统一”,即文头格式、标题格式、正文格式、报送对象、落款格式统一。文头格式,信息文头一般套用固定格式。正文要注意层次分明、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内容完整。报送对象应按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及分级标准正确确定,一般首先要明确分管的主要领导,其次要按照固定格式报送相关部门和领导。落款格式应注明审核人、编写人和印发时间,以便落实责任。
七是把握敏锐性,做到查漏补缺。信息报送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有的部门、有的单位为了局部利益和逃避惩处,存有侥幸心理,对发生的个别较大以上突发事件漏报、谎报甚至瞒而不报,为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埋下了隐患,丧失了第一时间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的良机,给社会、给受害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各级突发事件的主管部门、主管单位的负责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敏锐性,积极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加大信息监测力度,努力做好突发事件信息的查漏补缺工作,及时追究漏报、谎报、瞒报责任人的责任,把信息报送工作中的不良风气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八是把握全局性,做到关口前移。应急管理活动涉及多个领域不同层次的协同配合,突发事件安信息报送工作更是如此。因此,必须有“大应急”的理念,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关口前移,信息共享,充分发挥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作用。首先,要加强跨部门的合作。地方人民政府接收到各方报告的信息后要进行汇总整理,主管该突发事件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各自部门收到的信息通报其他有关部门,以便各部门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中协作配合。其次,要加强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应急管理部门要在县区之间、市州之间以及省市之间信息共享和情报合作中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联络员作用,及时了解、交流和掌控各类突发事件信息,为领导决策和突发事件的快递有效处置提供有力保障。例如,2011年1月11日1时35分许,陇海铁路线陕甘交界处甘肃境内一铁路桥下,一辆16吨重的液化气槽罐车发生侧翻事故。陕西、甘肃两省应急办及时将信息报告主管领导、通报省直有关部门和天水市政府,协调、指导有关方面对事故迅速进行处理,确保了陇海铁路线的畅通。
九是把握责任性,做到奖罚分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七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六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二条等,都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有关信息的通报、报送和公布做出了规定,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的,除追究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责任外,还应当追究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因此,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编报突发事件信息,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把责任落实到单位、岗位和个人。要定期通报所属各市州、各有关单位、各部门的信息报送情况,对落实规定制度者褒扬奖励,对落实规定制度不力者要通报批评甚至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要定期展评各市州、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上报的信息,对优等的要给予个人适当奖励,对不规范、不负责任者给予批评惩罚,以鼓励和鞭策信息编报者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信息报送工作良性发展。(摘自2011年第8期《中国应急管理》)


专题推荐:突发应急事件公关培训方案(16)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突发应急事件公关培训方案(16)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洲金融智库网 备案号: 滇ICP备2021006107号-276 版权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