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 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图 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质押模式,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3-04-13日讯:
一、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图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融资需求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融资需求方往往是面向最广大群众的大型消费市场,大型消耗企业,这些都是具备感情上的消费,具备高度的选择性。
二、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质押模式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的三种融资模式?解析 | 供应链金融的三种交易模式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缺口经常会发生在采购、经营和销售三个阶段。在采购阶段,一方面具有较强实力供应商往往会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要挟下游购买商尽快付款,供应商的商品价格波动也会给下游企业采购带来巨大资金缺口。在日常运营阶段,中小企业因为库存、销售波动等原因积压大量存货,占用大量流动资金,给企业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在销售阶段,如果面对的是具有较强实力的购货方,货款收回期较长,也给企业带来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云图供应链金融指出,与这个过程相对应,银行融资的切入点分三个阶段:即采购阶段的预付款融资,生产阶段的存货融资生产阶段存货融资,以及销售阶段的应收账款融资。
供应链融资量身定做了几种业务模式以解决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缺口问题。
一、采购阶段的供应链融资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在采购阶段,采用基于预付账款融资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以使“支付现金”的时点尽量向后延迟,从而减少现金流缺口;在日常运营阶段,采用基于动产质押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以弥补“支付现金”至“卖出存货“期间的现金流缺口;在销售阶段,采用基于应收账款融资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以弥补“卖出存货”与“收到现金“期间的现金流缺口。
从产品分类而言,预付款融资可以理解为“未来存货的融资”。因为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预付款融资的担保基础是预付款项下客户对供应商的提货权,或提货权实现后通过发货、运输等环节形成的在途存货和库存存货。提货权融资的情况如担保提货(或保兑仓),这是指客户通过银行融资向上游支付预付款,上游收妥后即出具提货单,客户再将提货单质押给银行。之后客户以分次向银行打款方式分次提货。对一些销售状况非常好的企业,库存物资往往很少,因此融资的主要需求产生于等待上游排产及货物的在途周期。这种情况下,如果买方承运,银行一般会指定中立的物流公司控制物流环节,并形成在途库存质押;如果卖方承运,则仍是提货权质押。货物到达买方后,客户可向银行申请续做在库的存货融资。这样预付款融资成为存货融资的“过桥”环节。
云图供应链金融指出,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的贷款用途也可指定用于预付款,而且广义上,预付款融资包括了银行对客户采购活动的信用支行,如信用证得开立。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银行一般会要求授信申请人提供不动产质押或担保以覆盖敞口。显然这与供应链融资中的预付款融资的概念不同。在供应链融资的预付款融资中,融资的担保支持恰是融资项下的贸易取得,因此对客户融资的资产支持要求被简约到了最大限度。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从上游大企业处获得的货款付款期往往很短,有时还需要向上游企业预付账款。对于短期资金流转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可以运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来对其某笔专门的预付账款进行融资,从而获得金融机构短期的信贷支持。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在上游核心企业(销货方)承诺回购的前提下,中小企业(购货方)以金融机构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向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并由金融机构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业务。
其基本业务流程如下:
1、中小企业(下游企业、购货方)和核心企业(上游企业、销货方)签订购销合同,并协商由中小企业申请贷款,专门用于支付购货款项;
2、中小企业凭购销合同向金融机构申请仓单质押贷款,专门用于向核心企业支付该项交易的货款;
3、金融机构审查核心企业的资信状况和回购能力,若审查通过,则与核心企业签订回购及质量保证协议;
4、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签订仓储监管协议;
5、核心企业(销货方)在收到金融机构同意对中小企业(购货方)融资的通知后,向金融机构指定物流企业的仓库发货,并将取得的仓单交给金融机构;
6、金融机构收到仓单后向核心企业拨付货款;
7、中小企业缴存保证金,金融机构释放相应比例的货物提货权给中小企业,并告知物流企业可以释放相应金额货物给中小企业;
8、中小企业获得商品提货权,去仓库提取相应金额的货物;不断循坏,直至保证金账户余额等于汇票金额,中小企业将货物提完为止。与此项融资活动有关的回购协议、质押合同相应注销。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实现了中小企业的杠杆采购和核心大企业的批量销售。中小企业通过预付账款融资业务获得的是分批支付货款并分批提货的权利,其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额货款,从而为供应链节点上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有效缓解了解决了全额购货带来的短期资金压力。另外,对金融机构来说,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以供应链上游核心大企业承诺回购为前提条件,由核心企业为中小企业融资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并以金融机构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从而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同时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收益,实现了多赢的目的。
二、运营阶段的供应链融资动产质押融资模式
动产质押业务是银行以借款人的自有货物作为质押物,向借款人发放信贷款的业务。由于原材料、产成品等动产的强流动性以及我国法律对抵质押生效条件的规定,金融机构在对动产的物流跟踪、仓储监管、抵质押手续办理、价格监控乃至变现清偿等方面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给金融机构贷款带来巨大风险。因此,动产一向不受金融机构的青睐,即使中小企业有很多动产,也无法据此获得贷款。基于此,供应链融资模式设计了供应链下的动产质押融资模式。
云图供应链金融指出,供应链下的动产质押融资模式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接受动产作质押,并借助核心企业的担保和物流企业的监管,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融资业务模式。在这种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会与核心企业签订担保合同或质物回购协议,约定在中小企业违反约定时,由核心企业负责偿还或回购质押动产。供应链核心企业往往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所以能够通过担保、提供出质物或者承诺回购等方式帮助融资企业解决融资担保困难,从而保证其与融资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和稳定的供货来源或分销渠道。物流企业提供质押物的保管、价值评估、去向监督等服务,从而架设起银企间资金融通的桥梁。动产质押融资模式实质是将金融机构不太愿意接受的动产(主要是原材料、产成品)转变为其乐意接受的动产质押产品,并以此作为质押担保品或反担保品进行信贷融资。
具体的运作模式如下:
1、中小企业向会融机构申请动产质押贷款;
2、金融机构委托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提供的动产进行价值评估:
3、物流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并向金融机构出具评估证明;
4、动产状况符合质押条件的,金融机构核定贷款额度,与中小企业签订动产质押合同,与核心企业签订回购协议,并与物流企业签订仓储监管协议;
5、中小企业将动产移交物流企业;
6、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移交的动产进行验收,并通知金融机构发放贷款;
7、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供应链下的动产质押融资模式是将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仓储服务三者予以集成的一种创新式综合服务,它有效的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组合、互动与综合管理。以达到拓展服务、优化资源、提高经营效率和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以及增加整个供应链竞争力为目的的综合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的发展,供应链下的动产质押融资模式也出现了发展和创新出了动态动产质押业务,即核定库存质押业务,较之静态动产质押(非定库存质押)最大的区别在于:银行在动态动产质押中除了对借款企业的货核定质押率,并给与一定比例的授信金额以外,还会根据存货的价值核定个最低价值控制线,当货物价值在控制线之上时,借款企业可自行向第三方流企业提出提货或者换货的申请:当货物价值在控制线之下时,借款企业必向商业银行提出申请,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银行的指令进行提货或换货操作;而静态动产质押业务,借款企业不得随意提取或更换其己质押给商业银行的货物,除非补入保证金、归还银行授信或者增加其他担保。
动产质押也可以仓单质押模式进行操作,仓单可以作为权利凭证进行质押,仓单质押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权利凭证出质给质权人,质押合同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仓单一般是指仓库业者接受顾客(货主)的委托,将物受存入库以后向存货人开具的说明存货情况的存单。仓单质押一般可以分标准仓单质押和非标准仓单质押两种模式:
1、标准仓单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由期货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完成入库商品的验收、确认合格后签发给货主并在期货交易所注册生效的提权凭证,标准仓单经期货交易所注册后,可用于进行交割、交易、转让、抵、质押和注销等。标准仓单质押是指商业银行以标准仓单为质押物,给与符条件的借款人(出质人)一定金额融资的授信业务。
2非标准仓单是指由商业银行评估认可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出具的,以生产、物流领域有较强变现能力的通用产品为形式表现的权益凭证。非标准单质押是指商业银行以非标准仓单位质押物,给与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出质人)一定金额融资的授信业务。从中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物流金融的务领域出发,非标准仓单质押业务更具有代表性。
三、销售阶段的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指的是卖方将赊销项下的未到期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为卖方提供融资的业务模式。基于供应链的应收账款融资,一般是为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上游债权企业)、核心企业(下游债务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参与此融资过程,核心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作用,一旦融资企业(中小企业)出现问题,核心企业将承担弥补金融机构损失的责任;金融机构在同意向融资企业提供贷款前,仍然要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只是把关注重点放在下游企业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况上,而不仅仅是对中小企业的本身资信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传统的银行信贷更关注融资企业的资产规模、全部资产负债情况和企业整体资信水平。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以企业之间的贸易合同为基础,依据的是融资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被接受程度和产品盈利情况。此时银行更多关注的是下游企业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况,而并非只针对中小企业本身进行风险评估。
在该模式中,作为债务企业的核心大企业,由于具有较好的资信实力,并且与银行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因而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中小企业无法偿还贷款,也要承担相应的偿还责任,从而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同时,在这种约束机制的作用下,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为了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维系与大企业之间长期的贸易合作关系,就会选择按期偿还银行贷款,避免了逃废银行贷款现象的发生。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帮助中小企业克服了其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难以达到银行贷款标准、财务状况和资信水平达不到银行授信级别的弊端,利用核心大企业的资信实力帮助中小企业获得了银行融资,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
具体的运作模式如下:
1、中小企业(上游企业、销货方)与核心企业(下游企业、购货方)进行货物交易;
2、心企业向中小企业发出应收账款单据,成为货物交易关系中的债务人;
3、中小企业用应收账款单据向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
4、核心企业向金融机构出具应收账款单据证明,以及付款承诺书;
5、金融机构贷款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成为融资企业;
6、中小企业融资后,用贷款购买原材料和其他生产要素,以继续生产;
7、核心企业销售产品,收到货款;
8、核心企业将预付账款金额支付到融资企业在金融机构指定的账号:
9、应收账款质押合同注销。
三、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前景
供应链哪些环节存在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面对上游供应商的采购环节和面对下游渠道的销售环节,都需要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支持。
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在原材料交货验收后,可以供应链金融的方式,代核心企业向供应商代付货款。
核心企业的下游销售渠道,向核心企业订货的时候,可以供应链金融的方式,代下游销售渠道向核心企业代付款。
但是,供应链金融的实施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必须是核心企业的上下游。
2、采购和销售必须是真实的。
3、所有货物可控,而且验收和签收单据齐全。
四、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包括
业务流程集成包括?1) 基础数据治理
基础数据治理是跨异构流程集成项目的首要前提,企业的基础数据包括:组织、岗位、人员、客户、供应商、项目、产品、物资、物料等,保证有效的基础数据治理全局共享,可以为业务流程再造、业务升级创新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避免提供的数据有误,造成任务交接对象出错,流程中断或延迟等现象;重要信息发布与传输过程中,出现漏发、错发等现象,导致信息协同失败问题;避免数据变更时,出现没及时处理权限职责、作业分配等方面问题,导致工作出错或迟滞等情况。
2) 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面向业务流程的异构系统应用服务平台,进行服务的开发、组合、编排、治理、数据的集成和传递。应用集成实现异构系统集成,屏蔽信息化孤岛,数据集成实现数据全面共享,为更好的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跨系统的流程流转,支撑企业实现业务的“纵向贯通”与“横向集成”奠定基础,之后通过门户平台进行企业应用中心的构建,将流程整合成果以工作台中待办催办形式展现,同时门户中内嵌流程中心,复杂业务功能的流程服务的承载工作工具。
3) 产品严格选型
在跨异构流程集成项目中,对于产品的选型很有考究,现市面上BPM平台产品的功能基本大同小异,可以满足企业一般流程集成场景。事实上企业走到流程集成建设阶段,真正对产品的需求并不是平台中的某一功能,而是产品的扩展开发能力、业务集成能力、敏捷应用能力。扩展开发能力表现在业务表单的定制化开发,是否可以实现表单导出,快速扩展;业务集成能力表现在服务及平台的交互能力,不仅限于与自身产品的集成,还包括集成其他厂商产品;敏捷应用能力表现在产品预置多种行业模型、表单等,可以快速实现业务场景,同时统一技术标准,满足后续系统接入扩展。
五、十大供应链金融公司
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的运营模式?一个企业,投资,生产,资金回收,再投资,再生产,循环往复。若资金周转不开时,就需要贷款,此时金融科技公司,就出面放货,吃利息。
六、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优化设计研究论文
业务流程优化的好处?流程优化是为了消除浪费、精细冗繁环节、重整不合适环节、补漏空缺环节,最终实现-一个质量优且效率高的流程。
流程优化就是消除人浮于事、扯皮推诿、职责不清、执行不力的固疾,从而达到企业运行有序、效率提高的目的。
流程优化是对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流程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提倡“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理念,使企业成本、质量、服务和反映速度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指标获得巨大的改善。
流程优化消除了部门壁垒、消除了职务空白地带,并且由于全体员工潜能的释放和积极性的发挥,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也将大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七、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及模式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的模式有哪些?供应链金融其实质是对供应链上个各个阶段提供金融服务,当然这些供应链上必须要有一个核心企业,围绕这家核心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练成一个整体,全方位为链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金融融资服务,也就是俗称的“1+N”
举个简单的例子,加入A企业在业内信誉佳,上下游关系稳定,每年的进货跟出货也比较稳定,那A企业就可以为上下游做担保,向银行申请融资服务。
目前供应链金融包括3种模式分别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保兑仓融资模式和融通仓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模式是指企业为取得运营资金,以卖方与买方签订真实贸易合同产生的应收账款为基础,为卖方提供的,并以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
这个也是目前用的最多的模式。
八、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优化设计研究
金融中介业务流程?1.有资金需求客户联系中介。
2.签订资金融资申请。
3.中介寻找资金方。
4.双方签订融资协议。
5.中介收取手续费。
九、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图及介绍
工伤处理流程图及费用?工伤处理流程:
1、发生工伤后,需先去社保局确认单位是否为自己购买了工伤保险。
若单位已买工伤保险,可要求单位在一个月内申报工伤;若没有,则需尽快搜集劳动关系证据,一年之内申报工伤。
不管单位有没有买工伤保险,员工都可以申报工伤,这是以后索赔的前提条件。必须注意要在一年之内申报。
2、待社保局认定为工伤,且医疗期满后可向社保局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需是社保局指定的鉴定机构,不同于一般的司法鉴定机构,共分十级,最高级别为1级,最低为10级。
3、不同的伤情,医疗期也不同。
医疗期内,员工无需上班,单位若有此要求的,员工亦可拒绝。医疗期内,单位需按照员工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待遇发放工资,很多单位提出只发底薪或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都是不合法的。
医疗期内,员工需住院治疗的,最好住院治疗。因为,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陪护人员的误工费都可以要求支付。若未住院,这两项都比较难以争取。
4、劳动能力鉴定后,若对结果有异议的,可在收到结果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未评上伤残等级,只能要求停工留薪(即医疗期内)的工资、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误工费及医疗费。
若评上伤残等级,可去社保局办理理赔手续。
5、理赔事项
在解除劳动关系之前,社保局只赔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若单位未买工伤保险的,由单位赔付。
解除劳动关系后,由单位支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社保局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未买工伤保险的,均由单位承担。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