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信访舆情包括哪些? 涉法涉诉信访条例?,据
亚洲金融智库2023-12-17日讯:
一、信访舆情包括哪些?
舆情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简言之,狭义舆情指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广义舆情则包括社会客观情况与民众主观意愿.从狭义舆情的视角看,信访工作机制的环节主要包括提供舆情表达渠道,舆情汇集与分析,舆情上达及舆情疏导.从广义舆情的视角看信访工作还包括从体察民情,珍惜民力,集中民三个方面作好信访工作。
二、涉法涉诉信访条例?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涉法涉诉信访条例》。该条例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1. 规范了信访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信访部门和接待员的职责。
2. 强调了对涉及公共利益或重大社会矛盾、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信访案件要严格依法处理。
3. 加强了对恶意信访行为的打击,对虚假诬告、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进行了惩处。
4. 提升了对信访举报者保护的力度,建立健全了保密机制和奖励制度,保障举报者合法权益。
总之,《涉法涉诉信访条例》旨在通过改善信访工作环境,提高信访管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正义,并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涉法涉诉信访终结规定?
第三条符合下例条件之一的案件,可予以终结:
(一)经复查后作出的决定、鉴定、判决、裁定等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完备,定性准确,处理意见合法适当,当事人又提不出新的证据的。
(二)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已经依政策、法律法规妥善解决但仍坚持信访,所提出的要求超出政策、法律法规规定的。
(三)信访反映的问题已妥善处理,当事人明确表示接受处理意见,又以同一事由重新信访的。
(四)经认真工作,限于客观条件,案件仍无法侦破、无法执结或犯罪嫌疑人暂时无法抓获,当事人又不能帮助提供新的证据或线索的。
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
1、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把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
2、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司法程序机制,各级政法机关及时审查涉法涉诉信访事项,符合法律规定的,依法转入相应法律程序办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3、严格落实依法按程序办理制度,对已经进入法律程序处理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政法机关依法按程序在法定时限内公正办结。
4、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对经过中央或省级政法机关审核,认定涉法涉诉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已经得到公正处理,除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外,依法不再启动复查程序。
5、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对因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无法经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造成当事人生活困难的,按规定及时给予司法救助。
五、涉法涉诉信访办理程序?
一、案件受理
要带着责任和感情接处来信来访,了解信访群众的真实诉求,耐心细致做好解疑释惑和思想疏导工作。对非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要及时告知信访人其他救济途径。对涉法涉诉诉信诉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限期加以解决,防止来信转来访,初访转重访。
二、调查核实
对已受理的信访事项要及时落实承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组织开展调查核实工作,一般应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至90日。办理时限有法律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提出初步意见
承办单位和人员通过调查核实后应严格依法依政策研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与信访群众见面或通过其他方式反馈,做好情况沟通和思想疏导工作,争取让信访群众自愿接受处理意见。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在实体没有明显错误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调解方式进行化解。
四、信访评查
信访群众对初步处理意见不服,提请复查复核的,承办单位应及时组织开展案件评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执法监督员、专家学者、资深律师待各方代表参加,进一步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并及时向信访当事人反馈,促其息诉罢访。
五、公开听证
信访群众对评查意见仍不服的,承办部门应及时按照中央政法委《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听证工作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让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来评判诉求的合理性和处理的公正性,以澄清是非,强化监督,争取理解支持,同时多方帮助上访人解开心结,增强息诉罢访效果。
六、信访终结
经过上述程序的处理,诉讼程序已经完结,合理诉求确实解决到位,信访人员仍不息访的,可以根据中央政法委《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的规定,启动信访终结程序。对已依法终结的案件和已签订息诉罢访协议的案件,应采取适当方式将公开听证、答复、质证等情况及终结结论、息访协议予以公布,并及时通报党委、人大和政府信访部门,还应继续做释法析理和思想疏导工作。
七、帮助救助
对已终结的信访案件,当事人确有“法度之外,情理之中”实际问题的,可酌情给予司法救助。对刑事被害人,要按照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法发[2009]10号)的规定,做好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工作。对接受过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原则上不再给予涉法涉诉信访救助。对仍有实际困难需要继续帮扶的,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联席会议的重视和支持,报请纳入政府救助、社会救助、民间互助范围。
六、什么是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1、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把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2、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司法程序机制,各级政法机关及时审查涉法涉诉信访事项,符合法律规定的,依法转入相应法律程序办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做好解释说明工作。3、严格落实依法按程序办理制度,对已经进入法律程序处理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政法机关依法按程序在法定时限内公正办结。4、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对经过中央或省级政法机关审核,认定涉法涉诉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已经得到公正处理,除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外,依法不再启动复查程序。5、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对因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无法经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造成当事人生活困难的,按规定及时给予司法救助。
七、浙江省绍兴市涉诉涉法怎样正确信访?
正确的程序如下:
1,争议双方沟通。
2,争议双方无法沟通,或者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先找争议当事人的主管单位领导,或者本单位的信访部门提出。这里提到的主管单位,是指的供职单位。
3,在供职单位主管领导无关解决的情况的下,向上一级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信访部门提出。
4,上一级无法解决,并给出答复后,就涉及到逐级信访。
八、什么是涉法舆情应对处置“三同步”工作机制?
涉法舆情应对处置“三同步”工作机制,是依法处置、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
九、农村俗语:“穷走水一家毁,富涉淫三代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农村俗语:“穷不走水,富不涉淫”,寓意很深,绝对的大道理,其中“淫”有四个含义,“水”有三个方向,每一个都是金句良言,懂得,终身受用,造福子孙!
中华上下五千年,先祖们通过观察,凝聚了古代人的智慧,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文化和俗语,有一些俗语虽然看上去很简单,可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来,仔细想一想,这些俗语里都涵盖着大智慧。
那么,针对先祖留下来的“穷不走水,富不涉淫”,他们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如果单从字面上看,意思很简单,就是穷人家的人不要走水路,富家子弟要远离淫思,可是,我们的先祖真的是想表达这个意思吗?
答:当然不是,这两句话背后的寓意才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信息。
其一:不要以水为生
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今,以捕鱼为生的人,都是比较含辛的,风吹日晒,比其他人显得沧桑很多。
在古代,穷人家由于没有钱财,想靠捕鱼为生,奈何没有好的捕鱼工具,一天下来甚至都捕不到鱼。
试想一下,和那些正规的捕鱼船相比,穷人家的小船只能在浅滩附近捕鱼,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
另外,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谚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是体现了贫苦人家的无奈。
每次出去捕鱼,网都会出现破洞,辛辛苦苦的劳作,捕到的鱼都从破洞里逃走了,只能上岸修补鱼网。
所以老人就奉劝后人,没有好的捕鱼工具和大船,一定不要以捕鱼为生。
还有,这句话放在当下也是一样,由于滥捕滥杀,近海已经没有多少鱼了,只有去远洋的才能真的捕到鱼,才能赚到钱。
而一些小的渔民,只能在近海捕捉一些浅水鱼,能赚钱,但是发不了财。
其二、不要走水路
穷不走水的第二个意思就是穷人家不要走水路,主要是两方面的考虑:
①遭遇坏人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当下,只要是远洋的船上,都会配备一定的武器,目的就是遭遇海盗时,还能放手一搏。
可是古代穷人家里,顶多配一把砍刀,如果遇到水盗,根本无还手之力。
虽然有强盗劫匪,但是相对于陆地上遇见土匪,生还的机率更大。
更主要的是,在水上遇到坏人,可以说连尸首都找不到。
②遇到意外
和富人的豪华游轮相比,穷人家的小船小得可怜,牢固性更加的让人唏嘘不已。
这样的小船在平静的湖里和小溪里完全没有问题,可问题是,古代的穷人家里怎么能占有湖呢?
所以,为了生计,只能划着小船向大海深处出发。
大海是人类无法掌控的区域,穷人划着小船,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船很可能会翻,人就会发生危险。
更何况海洋深处除了大风大浪,还有更加危险的暴风和漩涡。
所以,古代人宁愿辗转于陆地,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后人涉险走水路,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其三、发生火灾
除了以上两点,穷不走水的第三个意思就是家里千万不要发生火灾,因为一旦发生火灾,可能让本就贫苦的一家,失去活下去的信念。
走水的另外一个意思是指失火,在我国古代对死亡、恶疾、灾祸等很多时候忌讳直言。
如讳言火灾,将失火叫做“走水”。
古代的房子大多都是茅草房,一旦起火,街坊邻居都会用水桶提水灭火,故被古人称为“走水”。
背后的意思就是,本身就已经很穷了,家还被烧光了,这种事情最好不要发生。
失火轻则丢失财物,重则丢掉小命,所以古人才会有穷不走水之说。
每个人有了孩子之后,都恨不得一生照顾他们,但事实却不可能如愿,所以古人就将这些经验,编成容易记住的俗语(谚语),希望后生记在心里,不得不说这种对子女的爱,与生俱来。
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对于贫穷的家庭来说,家里的男人都是顶梁柱,男人在,家才在。
如果男人因意外去世,那么便意味着家里的顶梁柱已经倒下,家里的妻子老小就会无依无靠,所以,人们宁愿平平淡淡地打点零工,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是有道理存在的。
富不涉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翻译过来的大概意思是:
这里面提到四个字:骄奢淫逸!
这才是“富贵不能淫”的真正寓意!
骄:骄横,傲慢
古人是想点拨后人,有钱了本性不能改。
有些人有钱以后,感觉自己高人一等,凡事都会显得骄横,得理不饶人,久而久之圈子越来越小,用不了多久,就回到贫穷的地步。
所以,人就算有了钱,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本性,保持初心,方得始终。
奢:奢侈,大手大脚
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下,富二代、官二代都是一个有钱子弟家的代名词。
因为生活没有压力,对于金钱的观念不看重,养成了奢侈的习惯,大手大脚的花钱,殊不知这些钱都是祖辈千辛万苦积攒下来的。
如果一旦养成了奢侈的习惯,自己又没有赚钱的本领,家底很快就会被败光,盛世之家从此没落,这不是老人愿意看到的结局。
淫:荒淫,迷恋美色
不说古代,就说当下,有多少达官贵人因为贪恋女色,倒在了石榴裙下?
而这里的淫并不只是说的男人,还包括女人!
俗话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对于女人来说也是一样的。
一旦贪恋美色,就会丧失理智,做出对不起家庭的事,甚至在古代,有的帝王因为贪恋美色,将自己的霸权拱手让人。
所以,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下,都不能贪恋美色,否则带来的后果,相当严重!
逸:安逸、放荡
这也是古人对后人的一种警示,说的是人一旦有钱了,就去迷茫,失去人生的方向。
认为自己有钱了,为什么还要拼命地赚钱?等钱花完了再赚不行吗?
说直白点就是打算躺平了!
一旦养成这样的心理习惯,等到钱真花完的时候,再后悔,为时已晚!
穷不走水、富不涉淫,是祖先对我们的一种警示,从古至今,这句话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而“穷走水一家毁,富涉淫三代贫”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
1、穷苦人家只有壮丁才能外出工作,可是一旦“走水”的话,家里的顶梁柱就很危险,万一出现意外,本就贫苦的家庭就彻底毁了。
2、富人家一旦有人涉淫,那么再多的钱财也会被耗光,因为一旦家里出现一个缺口,别有用心之人就会乘机而入,就算富可敌国也经不起别人的算计,最终一无所有的时候,也怪不得别人,毕竟是自己受不住诱惑。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警示,遵循先人的意愿,才能避免很多麻烦!
而那些无视先人留下来祖训的人,也将会为自己犯的错,付出代价!
专题推荐: